分享

经济预警

 求是1025 2023-04-26 发布于山东

背景

1888年,法国学者A.福里利(Alfred Fourille)用不同颜色描述法国的经济运行状态,从而产生了经济预警思想。之后,美国学者于1909年开始编制反映美国宏观经济状态的“经济活动指数”。1919年,“美国一般商情指数” 开始定期发布。但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西方经济学家才开始普遍承认资本主义也有大危机,经济预警才正式产生。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进行经济预警。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时的美国华尔街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时的美国华尔街

环节

经济预警的环节包括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划分警限、预报警度5个环节。

①明确警情。是经济预警的前提。警情通常分为甲类警情和乙类警情两类。甲类警情主要通过有关经济增长数量的总量指标反映,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能源原材料生产增长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乙类警情通过有关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反映,如通货膨胀、环境污染、财政收支、外汇收支、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失业率等。只有当警情指标超出安全警限时才表明警情出现,安全警限的标准依据不同国家和不同经济指标而有所差异。

②寻找警源。是经济预警的重要内容。经济警源主要有4类:第一类是内生警源,如货币发行过多引起严重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第二类是外生警源,主要是指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引起重大经济波动。第三类是自然警源,指由于自然资源储量锐减或自然灾害引起的严重经济波动。第四类是非经济性警源,如民族纠纷等非经济性因素给经济带来的严重干扰。

③分析警兆。是经济预警过程的关键环节。警兆即警情发生的先兆,是警源演变成警情的外部表现。警兆有两类:一类是景气警兆,可以直接反映经济运行过程中景气或警情的程度;另一类是动向警兆,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动向。

④划分警限。是预报警度的基础。警限是根据历史数据经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之后,人为确定的衡量警情强弱程度的数量指标。

⑤预报警度。是经济预警的目标。预报警度,即根据警情和警兆指标的实际变化情况,判断宏观经济运行所处警限区间,并据此做出预报。  

方法

依据经济预警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手段,经济预警方法可分为3类:景气指数分析法、景气警告指数法和经济计量模型法。

①景气指数分析法。是依据综合性的经济景气指标体系提供的预警信号,对经济活动进入景气区和不景气区的时间进行预警的方法。是景气预警实践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方法之一。其特点在于预警信号由先行指标提供,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规定预警信号所指的时间,并检验预警信号的真伪。

②景气警告指数法。是选择一组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将其合并为一个综合指标,通过类似于一组交通管制信号系统的方法,对当前的经济景气状况发出预警信号,通过观察该指标的变化情况判断未来经济变化趋势。其特点在于使用一组指标判断经济景气和未来发展趋势,降低了使用单一指标做判断带来的决策风险,且政策指向直观明了。如何准确确定预警界限是该方法的关键和难点。

③经济计量模型法。使用计量模型对经济运行所处景气状态做出判断的方法。首先,选择反映经济运行特征的特征变量,输入特征变量的历史记录,输出预测期特征变量的预测值,并对该预测值做出系统分析。其次,对历史上特征变量体系的数量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各历史时期的系统的数量特征分为不同类型,分析每种景气状态中各特征变量的取值范围、全部特征变量总和的数量特征所在范围、各特征变量取值在全部特征变量取值中的地位。最后,与经济景气状态的预测值进行比较,判断预测期经济运行所处的景气状态。

条目图册

扩展阅读

  • 李华,刘瑞.国民经济管理学 . 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