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涂《春夕》:请把我留在春天里

 墙头草说 2023-04-26 发布于山东
唐代诗人崔涂是江南人,但他曾长时间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于是,思乡成为了他诗歌的主题,当他旅居湘鄂时,曾写下《春夕》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溪水流去与花儿的凋零是如此无情;我目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楚城。诗人起笔便渲染出一片暮春之景:落花飘零,春水远流。这一切,使诗人联想到时光,以及随着时光逝去的美好。于是,诗人惋惜于春天的逝去,却只能无奈地目送春天远去,然而,自己却仍在他乡漂泊,不知何时才能归去,顿觉乡愁满怀。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在如梦一般的过往中离家万里;三更的月光下杜鹃正在枝头凄厉地啼叫。眼前的残春之景,引发了诗人的思归之情,但无法归去,现实与理想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这使他产生了深深的虚幻感。于是,他经常因此失眠,常常在三更半夜听到子规鸟的啼鸣声。在一声声“子归—子规—”的鸣叫声中,他更觉冷清、凄凉。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从家乡寄来的书信常年断绝;我在这个春天里已经是满头白发了。诗人常年在外漂泊,不知归期何时,就连家书也长久地中绝,思乡的心再也得不到慰藉。于是,他只能望眼欲穿,忧心如焚。诗人揽镜自照,早已满头白发,那是时光留下的印记,生年有限,归途渺然,又怎能从深深的忧愁中解脱出来呢?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我目前是不愿归去而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五湖的胜景又有谁来与我争抢呢?诗人在他乡的生活并不顺利,不止一次地动了归去的念头。如今,归去的希望已渐渐渺茫,于是,他便故作旷达之语,说自己目前只是不愿归去,要归去时自然就可以归去。因为,五湖胜景就在那里,关键在于人们是否愿意归隐田园。此时,诗人既不甘心,又渴望归去,他是纠结、彷徨的。

在这首诗中,诗人缘景生情,由眼前的暮春之景,联想到自己的漂泊在外,郁郁不得志的现状。于是,一方面他渴望归去,一方面又心有不甘,面对着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他感到了深深的无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