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利厦门2023春拍 | 小器藏大美 一壶得真趣

 馱夫 2023-04-26 发布于福建

喫茶,有无数的风雅

它是诗意的生活

亦是人间的烟火

宜兴所产砂壶,自明代至今扬名五百年。紫砂壶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紫砂壶典雅的造型式样与文人们淡泊雅致的审美情趣相得益彰,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到了清代,文人壶的兴起使得紫砂进入了一个的鼎盛时期。于是有了“适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之说。

惠孟臣(1602-1669)传为明天启、崇祯间宜兴制壶名手(一说孟臣为清康熙、雍正间人)。江苏宜兴人,生卒不详,孟臣名号有君德、思亭等,孟臣是晚年自号,为时大彬后一名手。孟臣制壶,大壶浑朴,小壶精妙。以竹刀刻款。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家溯》、日·奥兰田《茗壶图录》、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别传》等著录中皆对孟臣开篇详加叙述。可知孟臣盛名自古已然,以致后世“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



清中期 紫泥三线水平壶

五陵山月平江秋 孟臣制

本壶为经典壶形,壶身呈扁珠形,鼓腹饱满,形制典雅,厚重不失灵巧。壶流明畅,壶柄圆弧。其壶嘴、壶把、壶口同一水平线上,俗称「三线水平壶」。底部行书刻诗文「五陵山月平江秋 孟臣制」。整器壶形饱满,直流截平,把圆润有力,为功夫茶利器。

12.5cm.Wide, 6.5cm.High

估价:RMB15,000-25,000



清中期 紫泥磨光梨壶

流水足以自怡 孟臣制

本把紫泥壶作梨式之形,宽口、截盖、鼓腹、浅圈足,壶面磨光,光可鉴人。壶底用竹刀刻款「流水足以自怡 孟臣制」。整器壶身饱满,线条呈现圆融之势,流转之间一丝不苟。此类梨形壶可握于一掌之内,抱壶自酌饮,宜不辜负清风明月。

尺寸:14cm.Wide, 8cm.High

估价:RMB20,000-30,000



清中期 紫泥诗句梨形壶

白雪如动水共流 孟臣制(壶底)

此紫泥梨式壶中腹浑鼓,弯嘴胥出,圈把秀巧,盖顶宝珠钮,比例协调,壶盖与壶身完美相接,过渡圆融,线条流畅。壶底镌刻「白雪如动水共流 孟臣制」。全器包浆温润,握于一掌之内,手感极佳。

尺寸:6cm.High

估价:RMB45,000-55,000



清乾隆 朱泥神灯壶

洞口桃红夕照斜 孟臣制

本壶作神灯式,器型小巧可爱,朱泥胎质,泥色朱红微嫣,油润可人,壶腹饱满至壶底下收,扁珠钮,壶盖与壶口衔接严实且过渡自然。端庄稳重之气尤足。壶底竹刀刻「洞口桃红夕照斜 孟臣制」。本壶为神灯式中之精品,无论壶身拿捏把握,还是壶盖摘拿,都方便自如。壶形极利茶性,为茗茶利器。

尺寸:15cm.Wide, 6.5cm.High

估价:RMB30,000-40,000



清 朱泥莲子壶

云破月来京一新 孟臣制

古莲子式壶,相传由明代的莲子罐演变而来,壶型起源时间较早。本件莲子壶泥色朱红温润,火候极到,壶肩舒展有度。壶把下设垂耳,清秀俏丽。壶底镌文「云破月来京一新 孟臣制」然一经茶汤滋养,不数日,立现精神奕奕,此乃养壶之妙也。

尺寸:10cm.Wide, 6.5cm.High

估价:RMB35,000-45,000



清乾隆 紫泥梨形壶

月明林下美人来 孟臣制(壶底)

此壶紫泥为胎,胎体油润细腻,作梨式之形,壶型小巧雅致。截盖拱起与器身相契合,扁珠形钮,三弯流朝天,出水流畅;圈把呈环状,弯曲自然,弧线流畅优美。底部镌刻「月明林下美人来 孟臣制」。整器做工精致,是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得的佳作。

尺寸:7.5cm.High

估价:RMB35,000-45,000



朱泥壶的泥质细腻,泥性甚娇,窑烧收缩率甚大,烧成率低,加之延展性好,能制薄胎,多用于制作小壶坯体,但烧结后胎壁坚实,气孔率较小,聚热性强。以其不喧不晔的形制,泡出的茶汤既能兼顾瓷器的逼香,又有紫砂的含韵,而风尙盛极不衰。

清 朱泥君德壶

「君德」二字楷书款

君德壶之壶型似矮梨而与之又有显著区别,此件朱泥壶君德式,气态圆融,敦腹宽口,盖面鼓起,口盖相合,圆钮竖立,气孔向上,流嘴呈三弯,蓄势挺拔。壶之下半部分饱满沉稳,壶底刻有「君德」二字款。整壶胎质紧密结实,造型优美雅致,经岁月沉淀后,包浆莹润,大小不过盈握,敦朴有致。

君德壶因「君德」二字款识得名,亦有说法称「君德」乃清初时期名工,善制此壶式,日后即统称为君德壶。

尺寸:10cm.Wide, 5.5cm.High

估价:RMB20,000-30,000



清乾隆 朱泥思亭壶

本壶泥色内敛,线条饱满,颇为腴美,三弯流自腹向上胥出,流口简练。耳形圈把,高虚盖与壶口相切形成压截盖,圆珠形钮整器线条柔美,让人爱不释手。

思亭,陆思亭,清初陶人,生卒不详。在朱泥器中,孟臣、逸公、君德、思亭原皆为清代制壶好手,也正因其名声大,先后为后世陶人藉名,成为宜兴朱泥小壶的代名词,其中君德、思亭更成为特定形制的名称。闽南俗语:「一无名、二思亭、三逸公、四孟臣」。陆思亭主要是制作手工朱泥梨形壶为多,后因制作得以领悟,慢慢形成自家风格。后人因其所制作的梨形壶个性十足:犹如少女亭亭玉立而不失端庄、稳重,俊秀而不失典雅。因而,思亭就成了凡是高身梨形壶的代名词。

尺寸:7cm.High

估价:RMB25,000-35,000



清乾隆 「竞媚清香」款朱泥梨形壶

「竞媚清香」 篆书方章(壶底)

本壶朱泥胎,颗粒感明显,截盖拱起与器身相契合,珠形钮,弯流出水流畅。经长年使用,包浆莹润。周高起所谓:「绉周身,朱立隐隐,更自夺目。壶嘴略长而直,英姿挺拔,和而不阿,媚而不谄,是谓精巧而无害也」。底部钤 「竞媚清香」 篆书方章。「竞媚清香」为乾隆时期常见款识。

尺寸:8cm.High

估价:RMB45,000-55,000



“壶,入用久,涤拭日加,自发自然之光,入手可鉴,此为书房雅供。”品茗结束后,须先将壶内茶渣取出,并注入热水洗净壶内、壶盖的茶渍,壶身用略微沾湿的软布轻柔擦拭干净,并掀盖置放,待完全晾干后,即可收起保存、玩赏,等待下次的使用。

清末 黑泥君德壶

君德(壶底) 福记(把下)

君德壶因「君德」二字款识得名,亦有说法称「君德」乃清初时期名工,善制此壶式,日后即统称为君德壶。本壶黑泥作胎,敦腹敛口,盖面鼓起,口盖相合,壶底卧足呈内。弯流外撇,自然胥出,圆把环扣流畅,优雅含蓄。壶身光素,未作一丝缀饰,浑然天成,壶底刻有「君德」二字款。整器做工精致,是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得的佳作。

尺寸:7cm.High

估价:RMB35,000-45,000



周桂珍 当代紫砂泥集玉壶

「周桂珍造」四字方章(壶底)

「桂珍手制 丙戌冬月」(壶内)

1978年,由高海庚设计、周桂珍制作的「集玉壶」被选作首次访日时之国礼,即为本拍品之壶形,取材古代玉器(玉佩),集璧、环、璜、玦、珪五种形制于一身,故名「集玉」。本拍品壶身为扁圆柱形,似用两大玉璧迭合组成,壶腰用玉饰纹凹凸线分界束出壶身骨秀神清之姿。肩腹用弧线交接,底足用两条直角线阶梯收缩,烘托出壶体刚健婀娜之态。流与把皆取夔龙纹为装饰,壶嘴方形,方中带圆,根部刻龙首玉纹,壶盖形似圆璧,嵌盖式,盖纽饰环,玉鱼拱形,在严整中又增加了动感。壶底钤有「周桂珍造」四字方章,壶内刻「桂珍手制 丙戌冬月」,可知本壶创作于2006年,附有手写证书。整体装饰和谐协调,莹洁圆润,韵味隽永,格调高雅。

周桂珍,1943年生于宜兴丁蜀镇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早期拜师王寅春和顾景舟先生,退休后定居北京。40余年的创造生涯,使她在紫砂艺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78年由高海庚设计、周桂珍制作的《集玉壶》被选作出访外国的礼品。1989年作品《环龙三足壶》、《之泉茶具》分别获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陶瓷美术设计」奖;同年作品《大曼生提梁壶》被南京博物院收藏。1991年作品《真知提梁壶》入选北京国际艺术研究会。2001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周桂珍个人作品专集》。2005作品《井栏壶》、《沁泉壶》被中国国家美术馆收藏。2006年《韵竹提梁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07年作品《集玉壶》入选故宫博物院'紫泥清韵紫砂展',并被收藏。先后获得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


尺寸:8.5cm.High

估价:RMB60,000-70,000



朱可心 紫泥竹段壶

「朱可心」三字方章(壶底)

「可心」(盖内)

尺寸:11cm.High

估价:RMB 110,000-180,000

本壶为一节竹段壶,因其壶盖、流、壶柄皆做竹节型,壶身贴塑竹叶,壶体即为模拟一节竹段形态,故此得名。竹段为身,取竹之虚心可受;竹枝为壶把、钮、流,取竹之坚韧不拔;竹叶贴塑尤其特别,层迭交错而叶尖如芒,轻盈秀丽。壶底钤有「朱可心」三字方章,盖内钤「可心」小章。整体工艺极为利落细致,气质温雅从容,是花器作品里的经典之作。

朱可心(1904-1986),出生于宜兴市丁蜀镇。原名凯长,后改名「可心」」寓意「虚心者,可师也」,「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之意。宜兴紫砂名艺人,花货巨匠,一代宗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生于宜兴蜀山,14岁拜汪生义为师学艺,1931年受聘于宜兴陶瓷职业学校任技师、工厂教员,作品「云龙鼎」美国芝加哥博览会「特级优奖」。1954年受命组建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为宜兴紫砂工艺厂创始人之一,19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名艺人有李芹仙、汪寅仙、李碧芳、潘春芳、许成权、范洪泉、谢曼伦、曹婉芬、王小龙、高丽君、倪顺生等,1957年参加全国民间艺人代表大会,六十至七十年代设计新品达百余种,分别为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所收藏。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紫砂壶制作大师、著名陶瓷艺人、江苏陶瓷协会理事。朱可心是一位不断进取的艺人,作品多洋溢时代气息。壶艺风格浑厚淳朴,法度合宜,善于从自然及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和素材。辛勤培育紫砂塑器技艺人才,有潘春芳、许成权、汪寅仙等。



壶中自有乾坤在,煮茶品茗任江湖。紫砂虽小,却容大道。茶烟袅袅,于方寸间,自得其乐。诚如赵朴初先生所说:“七碗受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文章来源:图片、信息整理搜集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