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塞北专栏 || 《新疆环塔之旅:民丰》——啄木鸟

 溪云斋 2023-04-27 发布于山东

民丰

塞北专栏


作者名片:啄木鸟,地质工作者,中国地质作家协会会员,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进修班进修。散文,诗歌散见国内报刊杂志,喜欢在西部的大地上行走,用脚步丈量大地的苍茫辽阔,用心智感悟尘世的薄凉清欢;喜欢与温润的和田玉结缘,品玉,藏玉。

——xiyunzhaichuin

新疆环塔之旅——民丰

新疆环塔之旅:民丰

啄木鸟

民丰,隶属于和田地区,是昆仑山北麓沙海里一个寂寂无名的偏远小县。若不是与成语“国富民丰”沾亲带故,若不是县境里有“中国的庞贝”之称的尼雅遗址,很少有人会提及它并记住它。

 下了火车,打的赶到在携程里提前预订好的宾馆,已早过了中午的饭点。我们安置好行囊,走出宾馆,看看周边并没有吃饭的地方,便向宾馆的老总打听,他说这里比较偏僻,吃饭要去城里。他说他正好要进城做核酸检测,刚好开车顺便带我们一程。

 我们坐进车里,老板启动了汽车,又摇了摇头,下车,提了一大桶水开始擦洗车前的挡风玻璃。他说昨天刚洗的车,晚上一场雨,车就成了这般模样——车窗玻璃上,覆着厚厚的一层泥沙。文友打趣地说:“好奇葩!这哪里是在下雨?分明是在下沙子啊!”我们都笑了。文友生活工作在山青水秀的长江流域,像这样的雨后情景恐怕一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她不知道,一场沙尘暴过后,这里空气中的浮尘要多少天才能款款地慢慢落尽?

一场雨,不仅涤尽了天空中飘浮的沙尘,也降下了这沙漠腹地极端天气逼人的燠热。前几天如影相随让人诅咒的高温,已不见了踪影——仅仅一夜之间,天气变得清凉了许多。

 之所以选择在民丰停留,我们就是想去尼雅遗址看看,看看沙漠深处遗世孑立的佛塔,看看残存的胡杨木房舍框架,看看房前屋后早已枯死千年的果木,看看出土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的古老墓地,看看风沙过后,脚下能否拣拾到汉代的五铢钱,能否偶遇露出地表不同文字的木简或纸质文书……也看看虚构的小说《鬼吹灯》里神秘的精绝国在现实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一人一盘子羊肉抓饭,一碟小菜,一小碗酸奶,填饱了辘辘饥肠,我们便打着饱嗝,信马由疆的走进了街边的一家玉器店。



同样的身处在莽莽昆仑山下,介于产糖白玉的且未与产青花玉的于田之间的民丰却不产玉。粗略地浏览了一下玉器店里的柜台,玉器还没有我家展柜里的丰富。我向女店主垂询去尼雅遗址的路径。她打量了我们一番后,用浓重的河南腔说:“尼雅遗址没有对外开放。我劝你们不要去了,离县城90多公里呢。开车60公里到一个维族人的村子,就几乎没有路了,沙包连着沙包,一望无际。前年跟着县里的领导,我们去了一次,车陷在沙窝子里,挖了又陷,陷了又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将车开了回来,修车就花了一万多。”听了女店主的话,我们像被陡头浇了一瓢冷水,满怀希望的眸子渐渐黯淡了下来。

 去尼雅遗址是彻底没戏了,那就去民丰博物馆看一看,或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呢。我们又问去博物馆怎么走?“新博物馆正在建,老博物馆已关门好久了,好像一直都没有开门。”女店主的话,让我倍感失望和挫折,不免有些心灰意冷,颇为失落,更不要说内陆远道而来环塔的文友们了。

民丰,已失去了逗留与羁縻环顾的意义,我们商议,那就住一晚,砺兵秣马,明天马不停蹄地继续下一站的行程。

 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我久久不能入梦。

 四年前,我就想在尼雅的沙丘上留下自己的脚印:听听风声,听听鹰唳,抚摸一下因风雨侵蚀而苍然的房舍立柱,感受一下无边的沉寂,万古的洪荒……因研究性保护,没有对外开放,最后只好无奈地作罢,心怀郁闷,怅然地离开。没有想到,这次来,还是重蹈覆辙……

    好在浩如烟海的史书里,还能捕捉到有关精绝国影影绰绰的历史印迹——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也能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看到精绝国的大致概貌。在《汉书·西域传》里,就有精绝国不足百字的记载:“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各一个。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庐国四日,行地空,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那时的精绝国,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片绿洲,一个人口不多的小部落,一个弱小的邦国,使用的文字是遥远的贵霜帝国的佉卢文。五百年后,当玄奘西天取经归来,精绝城已彻底沉沦了——人去屋空,一片荒芜,满目疮痍。玄奘在他口述的《大唐西域记》里,就有翔实的记载,不过已是物是人非,不再叫精绝,而易名为尼雅的同音异译——尼壤:“媲摩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唯趣城路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萨旦那以为东境之关防也。”  



真正让精绝国惊现于世,走进人们的视野,走向世界考古界明亮的聚光灯下的,是英国著名的探险家斯坦因。在二十世纪初,他曾先后四次来到尼雅,对古城进行了多次滥挖盗掘,装箱运走了不计其数的文物,仅汉文、佉卢文、粟特文的木简就达七百多枚……也自此,向世人揭开了湮没在流沙下的精绝国神秘面纱的一角。

 一如悄然灭失的古罗马庞贝古城,销声匿迹的印地安人印加帝国的都城库斯特,精绝也是突然之间消亡的——消亡在了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前。通过破译解读出土的佉卢文木简,根据考古发掘现场发现的各种遗物来推测,并相互印证,得出的结论是:尼雅人是因战火与离乱而匆匆离开故土的。考古工作人员在发掘清理一处院落时,发现一只瘦骨嶙峋成为干尸的家犬仍拴在角落的木桩上,可想而知当时的形势是多么的紧迫,主人逃离的是多么匆忙!自此,他们就如同人间蒸发,再也没有回来,生死不明,不知所终。当时,在精绝国的西南方向有一个强大而野蛮的族裔,常常前来袭扰,打家劫舍,攻城掠地,安于一隅的尼雅人闻之无不谈虎色变,人心惶惶,寝食难安。至于那个部族来自于哪里,却显得波诡云谲,迷雾重重,言之不详。

 精绝,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消失在了茫茫黄沙之下,消失在了万里西风之中,成了山重水复的千古之谜。

 尼雅遗址,我们已不能抵达与企及,只能遥想和遥望。

 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不知今夜,梦里,我们是否能如愿以偿,走进尼雅,在溶溶的月色里,无边的寂静中,在尚未颓圮坍塌的佛塔前,再听听千年前的梵音佛唱;在干涸的尼雅河岸的台地上,再听听千年前隐隐的涛声……

END

 溪  云  斋


首席评论家:北乔

顾问:梁永利  刘晓平  项见闻

总编策划:风剪云

特邀主播:安心

朗诵嘉宾:水晶·简  天宝宝  李磊  三月  小暖

诚谢友情支持雪馡儿  豆丁 夕眉  翡儿

合作媒体:《几江诗刊》《也是文学报》《齐鲁文学·诗星光》、头条《蓝色海洋诗社》《北京三味诗社》

随缘用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