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虚药:仙茅

 茂林之家 2023-04-27 发布于湖南

仙茅,中医又把它称为补肾之宝,属于热带植物,一般生长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常见于浙江南部、福建西部以及四川部分地区。受地区的气候、生长环境影响,仙茅在每个地区的品种也会不同,这导致它们的外形也会存在一些差异。在浙江一带,仙茅比较矮小,最高大约20厘米,叶片细长狭窄。而福建一带的仙茅则显的更加的高大,大多会长到1米高,叶片宽阔修长。

中医

中药仙茅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须根,洗净,干燥。切段。本品气微香,味微苦、辛。以条粗、质坚、表面色黑者为佳。生用,或经米泔水浸泡切片。

中药仙茅性味辛,热;有毒。归肾、肝、脾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的功效。

注意:本品燥热有毒,不宜过量、久服,阴虚火旺者忌服。

《开宝本草》:“主心腹冷气不能食,腰脚风冷挛痹不能行,丈夫虚劳,老人失溺。”

药膳

仙茅酒:仙茅120g,白酒500g。置于净器中,入酒浸泡,封口,7日后即可开启饮用。每日早、晚各空心饮15~20ml。补肾阳,强筋骨。主治精气虚寒,阳痿,腰膝酸软,男子精寒,女子宫冷不孕,老年遗尿,小便余沥等诸虚之病。

仙茅煲大虾:仙茅20g,大虾250g,生姜2片,食盐少许。仙茅用清水洗干净,备用。大虾用清水洗干净,去壳,挑去虾肠,备用。生姜用清水洗干净,刮去姜皮,切2片,备用。将以上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中火煲1小时,加入幼盐少许即成。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主治阳痿,属命门火衰型,伴肢冷,周身畏寒,小便清长,五更泄泻者。

《本草乘雅半偈》

仙茅。气味辛温,有毒。主心腹冷气,腰脚风冷挛痹不能行,丈夫虚劳,老人失溺无子,益阳道。久服通神强记,助筋骨,益肌肤,长精神,耳目聪明。

【核曰】生西域及大庾岭,川蜀、两浙亦有。叶青如茅而软,略阔于茅,面有纵纹,似初生棕榈状。夏抽劲茎,秋高尺许,冬至尽枯,春初乃生也。三四月开花深黄色,似卮子瓣,不结实。根独竖而直,大如小指,下有短细肉甤相附,外皮稍粗褐,内肉只黄白。二八月采根,暴干。衡山者花翠碧,结黑子。亦有白花似卮子者。修事:东流水洗,刮去皮,槐砧上以铜刀切作豆粒大,乌大豆水中浸一宿,醇酒拌挹,蒸之,从巳至亥,暴晒用。勿犯铁及牛乳,恐班人发也。

【参曰】仙茅阳草,足厥阴中治,足阳明气化药也。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厥阴之中,相火治之。设阳明标虚,厥阴中失者,则宗筋纵,挛痹不能行,及心腹冷气,腰脚风冷,丈夫虚劳,老人失溺无子矣。仙茅主益阳道,润宗筋,束骨而利关机,为力甚易。阴平阳秘人,久服助筋骨,益肌肤,长精神,耳目聪明,通神强记,诚驻形久视所必需物耳。倘壮火炽然,少火食气者,不堪僭服。以功齐雄附,而雄附但起贞下之元,此更长淫业之毒,慎之慎之!

不良反应

中药仙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服用过量可引起心脏抑制、心律失常及麻痹。中毒时主要表现为全身出冷汗,四肢厥逆,麻木,舌肿胀吐露口外,烦躁,续而昏迷等。仙茅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长期大剂量服用引致毒性反应,二是与其辛热的偏性特点有关。为保证用药安全,一方面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另一方面必须辨证用药,不可乱用。”

现代药理

中药仙茅主要含酚苷类成分:仙茅苷;三萜类成分:仙茅皂苷A~M,仙茅素A、B、C等;生物碱类成分:石蒜碱等;甾醇类成分:环木菠萝烯醇,豆甾醇等。仙茅可延长实验动物的平均存活时间。仙茅醇浸剂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数和吞噬指数;仙茅水煎液可明显增加大鼠垂体前叶、卵巢和子宫重量,使卵巢hCG/LH受体特异结合力明显提高;仙茅醇浸剂可明显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对抗印防己毒素所致小鼠惊厥,具镇定、抗惊厥作用。

版本:v2.0

时间:2023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