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持精力充沛的养生方法(附语音)

 为什么73 2023-04-27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彭鑫医师 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2023-04-27 08:02 发表于北京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彭鑫博士讲解:保持精力充沛的养生方法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七百六十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太陽臟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余也。錶裏當俱瀉,取之下俞。”——《黃帝內經·經脈別論》

(接前文)我记得南方有一个老中医,针灸有自己的独特手法,他治疗患者的时候喜欢用他那手法,他自己称为爆炸针。什么意思?就是针一刺到穴位上之后,感觉整个穴位就好像爆炸一样,这个感受极其明显,刺激量非常大,患者自己感觉到非常的酸麻胀重,就感觉像一个小的炸弹在身体内部爆炸一样,他觉得这叫爆炸针。但是这种重刺激就特别适合重病,就是疼了好久了,疼得非常严重,这种经络淤阻的非常严重,用这种手法就能得到很好的缓解,比如头痛、腰痛、颈椎痛、关节痛、肩周痛等等,用这种手法就能得到很好的缓解。


这是南方的一位老中医的手法,用《黄帝内经》的话讲叫做泻法,其实就是疏通经络的方法。但是咱们一定要注意,用泻法该用的用,但是身体虚弱通过针灸他补不上来,除非施术者练功身体非常好,对气的敏感把握得非常好,就能用补法。我们知道京城的几个老中医,以前的在民国时代都擅长练功,他每天自己都打坐,气练的比较足,他就对这个针感把握得非常明显,这种高人可以补。要是补的话,我建议普通老百姓还要好好养生,把睡眠、饮食、呼吸都得调整好之后,身体的精气神会慢慢的滋养起来,这才叫补。通过服用中药的话,补效果会更好,但是不能有依赖的想法,就是我一定要吃药的想法,平时也需要用自己的养生方法来进行,而不是只是依赖外在的医疗手段。

我们的食疗当中也有很多补身体的小方法,比如吃山药可以健脾,吃百合可以润肺等等,以后要是有机会就专门给大家讲讲食疗的方法,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所以通过食补的方法把身体补好了,同时还要通过专门的训练,把身体的一些气补足。我以前经常说的站桩、五行拳、走圈等等这些方法,把身体简单活动几下,五到十分钟,就感觉比刚才要精力充沛很多。为什么呢?就是用了这个古人的方法,而古人的这些补气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又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淘汰和提炼,总结到现在的。

我们现在人用上来就感觉到好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直接用了,我们不需要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沉淀,反复总结经验,然后再修补,就好像软件出刚出来的时候肯定有很多bug,一点零版的需要修补,需要修订成二点零、三点零、四点零。(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那中医的很多养生方法呀,包括食疗,治病的这些方法都已经是二十点零或者三十点零了,这都经过好几十代人甚至上百代人的淘汰,不断的修正。所以直接上手用就行,不需要经过反复的体验和经验。这些方法又非常安全,对身体非常有益。所以我为什么以前经常讲课就会讲到像五行拳、八段锦、走圈、还有站桩等等这些方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用一种或几种。

为什么要根据体质呢?因为有的人他就是一走圈就是晕,那走好长时间他也晕,说明他的体质可能不适合走圈。他练站桩会练得非常有感觉,你像站无极桩一下就能进入状态,这就很好。有的人你让他站桩,他心里跟长草似的,根本站不住,他一走圈感觉非常好。所以就得根据个人的秉性、性格、先天的素质,还有他的爱好,甚至他的职业,都要考虑进来。

为什么说职业呢?有的人他一天到晚走路非常多,晚上回家之后你再让他练走圈,他可能都非常累了,这种患者与职业相关的,你就可以让他练练站无极桩或打坐呀,让他收一收精气,这是一种方法。有的人经常坐在办公室,比如说做财务的,做设计的,还有做科研的,他一天到晚全坐在电脑前,一天可能看电脑七八个小时,他总在坐着,这种人适合练走圈、五行拳、走走路,所以得根据职业来给他建议。(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我在门诊上就经常的建议患者,有的是建议站桩,有的是走圈,还有的人是建议他揉腹,有的人让他练打坐,练呼吸。总而言之,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他设计养生方法,这就是综合的养生。(未完待续)

学了彭鑫博士今天讲的课程之后,相信您对《黄帝内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后做一个答题互动,测一下您的学习成果。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七百六十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