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鞠远斌丨东门散记

 金秋文学 2023-04-27 发布于安徽
东门散记
鞠远斌

每次路过柳州东门城楼, 我总会凝望着城楼,想到:东门,你终于有了今天的辉煌。

我第一次接触到东门,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天,我去红星电影院看“内部影片”《火山》。

经过解放北路、沙街 ,我左拐一直走到曙光东路,也没有找到红星电影院。这时,我看见了一座古城楼,周围是各式摊点,拥挤不堪。

一打听古城楼,人们告诉说是“东门”。由于想着《火山》,我没有细问“东门”,而是回头去找红星电影院了。

几年后,东门名声渐起。于是,我对东门有所留意。我想,一座古城楼,一定留存历史风云变幻以及各种奥秘,值得人们探讨、求索。

八十年代的一天,我到了东门。不巧的是,城楼正在维修,暂不开放 。远远看去,东门周围的摊点已经不见踪影,东门雄姿已经显现。

又过了几年,修缮后的东门城楼对外开放,不过要收费。一天,我进了东门,看见里面就象个古玩市场,大大小小的摊点、真真假假的古董叫人眼花缭乱。

当天适逢周末,东门城楼关门上锁。原来,东门工作人员星期天休息,城楼关闭,只有古玩摊点正常营业。

等于白跑一趟,我悻悻而归。为什么东门城楼不能天天开放?为什么城楼不能免费参观?作为一座城市的古代文明遗址,理应让人们能很方便地欣赏啊。我想。

以后,为了让东门成为规模化、上档次的柳州历史文化景点,东门又多次修整和扩建。除了城楼拓展,还建好了东门广场。从此,人们开展歌舞娱乐活动以及志愿者公益事业活动有了好地方。

日前,我又到了东门,骑车进了城门。保安在里面拦住我,说是“车子没给进克”。我说,又不挂块牌子注明。保安说,反正有规定“没得”。

我东张西望没有看见停车场,就问保安“停哪凯”。见没有回答,我就把车子停在东门前的空地上了。反正没有别的车,就一架单车,估计城管也懒得管了。我想。

进到城门,我看见原先的古玩市场已经消失了,设置了柳州历史文化陈列室,还有东门的部分史实和图片。我不由称赞,嗯,不错不错,和古东门城楼蛮配套的。

现在的东门城楼,已经对游人天天开放并且实现免费了。我登上城楼,四处张望,暗暗叫好,今非昔比呀,这真是太方便人们尤其是外地游客参观游玩了。

不过,城楼多次修缮,没有做到“修旧如旧”,让人有些遗憾。比如城墙青砖显得新鲜了,苔藓都没有一点;城楼上的雕栏横梁油光发亮,仿佛昨天落成。唉,缺乏点沧桑感啊。我叹。

当我看见城楼上那锈蚀斑驳的土炮时,终于找回来古东门的感觉。抚摸着土炮,我似乎看到了当年它不甘屈服、轰然怒吼的模样。我想,千年以后,惟有土炮,不死不朽。

站在城楼上,已经看不见柳江河了,也无法体验“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的意境了。因为高大的榕树,几乎把东门前面的景观都遮挡住了,只能依稀看见文慧桥上的部分倩影。唉,凡事皆有利弊,有点可惜了。我想。

站在城楼上,映入眼帘的景色,更多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大街上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当然,也能更好地观察到罗池街东一巷、柳州百年建筑钟公寓以及柳州邮电博物馆的外观形状了。

我轻轻地推开城楼的一扇窗棂,努力眺望窗外及广场景色。我想,古东门城楼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色溢彩。再过一百年、一千年,还会变得更美。    

文/鞠远斌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鞠远斌,66岁,广西柳州国企退休人员,爱好文艺,在媒体发表过作品。
鞠远斌丨罗池街上玩公馆
鞠远斌丨游张公岭
鞠远斌丨民殇(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西食中吃
鞠远斌丨结(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犹记葱粑粑
鞠远斌丨电话号码的故事
鞠远斌丨刚强
鞠远斌丨南山梦
鞠远斌丨铁锅饭
鞠远斌丨难忘的“情人节行情 ”鞠远斌
鞠远斌丨与“央广”斗智
鞠远斌丨玩衣车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