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前辈曾回信说:痛风,就是体内的阴液冻上了!接诊了越来越多的

 传扬国学 2023-04-27 发布于广东
倪海厦前辈曾回信说:痛风,就是体内的阴液冻上了!接诊了越来越多的患者后,我突然明白:真正救人的不是医术,而是医德!

父亲年轻时,很喜欢出去游历。那时候我还小,记忆里总是与父亲书信来往。也正是因为这样,父亲结交了不少厉害的中医前辈,总是与他们彻夜长谈,探讨一些疑难杂症。

记得一次,父亲给我回信,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内心的喜悦。他说通过自己结交的一位好友,他联系到了倪海厦前辈。

于是父亲鼓足勇气向倪老请教了痛风的见解,倪老回信说:痛风,就是体内的阴液冻上了。这下父亲才觉得得到了满足,带着信件回了家。

自那以后,父亲常常给我讲解他这些年的收获,慢慢的我也对中医产生了不小的兴趣。可我始终不解倪老对于通风的见解。

直到后来,我自己接诊到一位痛风患者,才明白其中含义。

这位患者痛风石发作在右侧脚踝,发作时皮肤红紫、发亮,疼痛难忍,尤其在着凉后更加明显。

刻诊:怕冷乏力,四肢冰凉,经血有血块伴有痛经,精神萎靡,喜暖,头面部油腻,皮肤差,自觉肢体沉重,舌苔白润、舌下青紫、脉紧。

于是根据她的具体情况我开方:麻黄、附子、细辛、黄芪、半夏、鸡血藤、生地。

结果患者服药三天,怕冷、四肢冰凉的症状就缓解了不少。服药五天时,整个人精神好了许多,患处肿胀已经没有之前严重了。

半月时,遇上来月事,几乎没有了血块,痛经也大大减轻。前后共用药一个多月,诸症平息,痛风再也没有发作过,停药,随访两年未有复发。

那到底为什么说痛风是体内的阴液冻上了呢?就拿这位患者举例,首先患者怕冷乏力、四肢冰凉、痛经有血块、喜暖,这都表明她体内有寒。

另外中医将身体内的血液、津液、肌肉、肥肉、筋骨等称为阴。将气称为阳,故有阳气这一说。

而所谓的阴液,其实就是血液形成的瘀血,以及多余的津液形成的痰湿。而这位患者头面部油腻,舌苔白滑,舌下有淤血都表明她体内阴液过多。

可这瘀血以及痰湿是怎么形成的呢?

中医上有个很著名的理论,叫阴化形,阳化气。这就好比夜晚,小草上就会有露珠,而等太阳升起来,露珠就会被蒸发成水气。这就是阴成形,阳化气。因为晚上的寒冷为阴,白天的阳光为阳。

而冬天来了,很多地方就会下雪,等太阳出来,雪就会化为水,水再变成水蒸气。这就是阴成形,阳化气。因为冬天的寒冷为阴,冬天的太阳为阳。

而同样的道理,身体里面的阳气不足,无法抵御寒邪,寒气进入体内,导致体内的血液、津液'冻’起来,形成瘀血、痰湿。

最后瘀血与痰湿互结,就堆积在了关节处,形成了所谓的痛风石。那好端端的为什么会阳气不足呢?

现在的人总是晚上洗澡,又不爱运动导致阳气损耗过度。又经常饮食不节,损坏脾胃,后天之本太弱,无法生化阳气。

所以治疗痛风的关键就是生阳气,化阴液。那么这个方子分为以下三步:

1.补充阳气,消除痰湿——麻黄、附子、细辛

麻黄可以散外寒。附子可以温真阳。细辛既可以辅助麻黄解表散寒,又能辅助附子温固肾阳。

如此一来,阳气得到补充,体内血液、津液有了温度,自然就能够抵御寒邪,不会凝聚在一起了,就没有办法堆积在关节处了。

2.健脾养胃,根本解决——黄芪、半夏

脾为生痰之源,痰湿的本质就是脾虚,只有把脾胃补养起来,才能彻底改变痰湿体质。这一步也是治本之举。

黄芪健脾养胃,还能行气,让体内的痰湿顺着气走到正确的道路。

半夏将体内多余的痰湿水液,用尿液的方式,去代谢出人体。痰湿水液消失了,根本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3.活血排阴,减掉肥胖——鸡血藤、生地

鸡血藤用来活血,让体内气血畅通,痰湿没有驻足之地。

生地用来滋阴,身体正常了,阴液消失了,痛风就没有了!

现在医术越来越发达,但是治不好的病却越来越多了。说白了就是医者把兜里的那几个钢镚看得比治病救人更为重要了。

真是应了那句话:真正救人的不是医术,而是医德。面对这样的局面,我的力量渺小,并不能改变什么,只能将自己所学分享出来,能帮一个人是一个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