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省辖县、市简介---攸县

 茂林之家 2023-04-27 发布于湖南

攸县地图

邮编:412300 代码:430223 区号:0731 拼音:Yōu Xiàn 英译:Youxian County

攸县是株洲市辖县,位于湖南省东部,罗霄山脉中段武功山西南端,东邻江西萍乡市、莲花县,西连株洲市渌口区、衡东县;南达茶陵县、安仁县,北接醴陵市。地理座标为东经113°09′09″至113°51′30″,北纬26°46′34″至27°26′30″。总面积2648.07平方千米。全县辖4个街道、13个镇:联星街道、江桥街道、春联街道、谭桥街道、黄丰桥镇、酒埠江镇、桃水镇、鸾山镇、皇图岭镇、网岭镇、新市镇、丫江桥镇、渌田镇、菜花坪镇、石羊塘镇、莲塘坳镇、宁家坪镇。县政府驻东城新区(春联街道)攸县发展中心。

攸县地貌东、西两面群山环绕,丘陵相嵌;中部成岗地、平原。海拔最高1404.9米,最低69米。县境内断层多,造成地表分割破碎。因此,除江河平原地区外,一般耕地比较分散。风景名胜有:文明塔、桃花谷、白龙洞、仙人桥、宝宁寺等。

春秋、战国时,今攸县境域属楚黔中郡地。秦(公元前250)设阴山县。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攸县。东汉,攸县、容陵均属荆州长沙郡。三国吴黄武年间(222-229),改容陵县为阴山县,属湘东郡。晋太康元年(280),破吴,置长沙郡,属荆州。隋开皇元年(581),攸水、阴山、茶陵、建宁(今株洲)四县合并为湘潭县(非今湘潭县),属衡山郡。唐武德四年(621),废湘潭县,置南云州。宋代攸县属潭州长沙郡。元朝元贞元年(1295)升为攸州,属湖广行省天临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攸州为攸县,属长沙府。清代攸县属长沙府。

民国元年(1912)废除知县公署,成立攸县行政厅。民国3年(1914),废府设道,攸县属湘江道。民国27年(1938),攸县属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4年(1945)9月,改梅城镇为中兴镇。

1949年8月14日,攸县解放,属衡阳专区;1952年改属湘潭专区(后改称湘潭地区)。1983年7月,攸县改属株洲市。

1995年,攸县辖10个镇、20个乡:城关镇、丫江桥镇、网岭镇、皇图岭镇、桃水镇、酒埠江镇、鸾山镇、黄丰桥镇、渌田镇、新市镇、上云桥乡、大同桥乡、大桥乡、市上坪乡、石羊塘乡、兰村乡、沙陵陂乡、坪阳庙乡、钟佳桥乡、柏树下乡、莲塘坳乡、凉江乡、菜花坪乡、高和乡、高枧乡、鸭塘铺乡、银坑乡、湖南坳乡、槚山乡、漕泊乡。

1996年9月,大同桥乡撤乡设镇。1997年,上云桥乡、菜花坪乡撤乡设镇。1998年,石羊塘乡、高枧乡、市上坪乡、高枧乡、钟佳桥乡撤乡设镇。至此,攸县辖18个镇、12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攸县常住总人口679839人,其中(17镇13乡),城关镇63512人、黄丰桥镇16176人、酒埠江镇27552人、桃水镇29308人、峦山镇18770人、皇图岭镇31268人、网岭镇37758人、新市镇28194人、丫江桥镇23336人、渌田镇35569人、柏市镇11726人、大同桥镇25393人、上云桥镇22606人、菜花坪镇27188人、市上坪镇14884人、石羊塘镇30912人、高枧镇16523人、漕泊乡6163人、兰村乡6461人、银坑乡11792人、钟佳桥乡12661人、湖南坳乡23977人、坪阳庙乡22172人、大桥乡12987人、贾山乡22530人、沙陵陂乡12238人、凉江乡11890人、莲塘坳乡25580人、高和乡22304人、鸭塘铺乡28409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攸县常住人口630427人。

(xzqh.or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