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咸余原创:可与语人无二三

 咸余作文 2023-04-27 发布于湖北

可与语人无二三

不如意事常八九”。

小时候,这句话听得耳朵起茧子,那时认为大人们总是故作深沉,将自己扮演成被生活摧残的苦情者,让我们小孩心疼柴米油盐,故颇为不屑。

但年岁日增,方知晓少年不识愁滋味,人生确有太多不如意的事,但你以为你选择生活时,殊不知是生活推着你一步步往前,到最后,你便开始用大人常念叨的不如意事常八九来劝慰自己,忍忍就好,生活终归会变得好的。

一场精心准备的考试,也可能会考得不如人意。

一次满心期待的聚餐,会因天公不作美而草草收场。

本以为会成为脚踩云朵、横扫妖魔的盖世孙悟空,却成为向生活卑躬屈膝、戴上紧箍咒的“一条狗”。

这便是生活的不如意,转头望去,到底是我们选择了生活,亦或是生活选择了我们,十年过后,你对于你目前的角色是否称心如意呢?

可你没时间思考这么多,因为想太多会显得矫情,撸串聚餐,与挚友吐吐苦水,醉意阑珊,片刻欢欣,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生活的车轮会将那些不值一提的情绪抱怨统统碾碎。

 

“可与语人无二三”。

南宋诗人方岳这首《别子才司令》其实有后半句。

他告诉我们人潜藏于心的情绪和故事,大多数时候,内心的不如意、不畅快是需要自己溶解沉淀的,孤独感仿佛人的影子,从来相伴相随,可诉于他人的,少之又少。

当然,有人把孤独酝酿成诗歌,也有人没心没肺、倒头就睡。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一个视频和一个电话就可以诉说的事情,为何非要闭口不言呢?

遇到不畅快的事,怕家人朋友担心,于是默默承担,不肯吐露心声,索性佯装坚强,笑脸面对。

遇到不如意的事,怕无关痛痒的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于是他人问起,都会随口敷衍、不吐真话。

“怕”,是现代人的战战兢兢,也是无法言说的孤独。

亲近的人不肯说,疏远的人不愿说。沉默和伪装,是不同颜色的两个面具,看似玩闹地玩笑话中,却还会藏着一两个真心话。

就此看来,大人活着,真累。


疲惫,如同附骨之疽;孤独,好似骨鲠在喉。

你无处言说的情绪在不断发酵,企图寻找出口却无处可去;你除了忍受生活工作带来的身体疲惫,还有无缘无故的精神内耗。你需要学会和孤独的自己谈判和解,谈判桌上,坦然接纳另一个我难能可贵。

在陋巷不改其乐的颜回,颠沛流离半生仍不失赤子之心苏轼,锒铛入狱后又重新开启视野第二春的褚时健。

人需要某种精神追求,去抵消孤独感和疲惫感,唯有手头有事可为,心中有海可去,才会时刻斗志昂扬地投身在于现实世界搏击的洪流中,眼中有光,不知老之将至。

一棵树倒下后,人们会仔细丈量他的高度。

虽然我们会活成大多数,也会从天之骄子到泯然众人,但若能如心学大师王阳明临终那般,“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倒也不枉来此世间一遭。

《小王子》中曾说:我相信每一个成人的内心深处,都潜伏着一个爱做游戏的天真孩童,只不过随着时光流逝,蒙上了世故的尘土。

虽可与语人无二三,但不让内心蒙尘,倒也不算太难。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