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记 | 教室里静悄悄,娃儿们专注地在听啥......

 贾老师语文笔记 2023-04-27 发布于山西

+

+


​​​​​ 

 
最近,我有个发现.....

课堂上,若是你讲课外的内容,刚刚做小动作的,打瞌睡的,说悄悄话的......干各种各样事情的小家伙们,都会停下来,瞪着眼睛盯着你,仔仔细细地听......

今天在讲什么呢?

为了五一假期的作文任务,我们把第六单元的习作《我学会了_____》简单讲了框架结构。

我提醒小家伙们,在写这篇作文时,可以回忆回忆你是如何一步一步学会这项技能的?在学技能的过程中都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小家伙们吵吵:“老师,真没啥有趣的事情

还有人:“老师,一学就会啊,没得写

“我倒是有一些在你们这个年纪学骑自行车的趣事呢!”我突然来了兴致。

01

学骑车‍‍‍‍‍‍‍‍‍

大概23年前吧,差不多十岁的年纪。一个周末,也是这样的季节,天气不冷不热。

傍晚时分,我爸我妈从地里忙完农活回家,他们骑了一辆自行车。

回家的路,是条极窄,极泥泞的路,上上下下的小坡有很多。回家的方向,正对着西边,太阳落下,晚霞在天空中恣意地起舞。

这一辆自行车,爸妈原本是准备一个骑车子,载着另一个回家。

我当时大概是写完作业跑到地里玩去了。回家路上,我一边推着车子,爸妈一边走,一边对我说:“要不你学着骑车子吧。”

就这样,我开始了学骑车。




学车的“场地”,是从我家大门出来后,一条长长的通往村子大路上的巷子。

这条巷子大约有30米长,两米多宽,是一条又细又长的巷子,住着四户人家。

每天,我踏着车子,在巷子里,从这头到那头,从那头到这头。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老式自行车学骑的第一步,是“蹬”车子,左脚蹬在车子左边的脚踏子上,右脚呢?右脚得在地上“蹬”。

左脚带着脚踏子,从它能画出的圆形的九点方向往六点方向踏下去,右脚负责在地面上摩擦着蹬。

这样慢慢能靠身体的重心把车子带着走起来,就算是完成了第一步。

第二步,才是“跨”车子,有了“蹬”的感觉,大概能掌控车子不倒,这才能放胆学习第二步。

也就是尝试着把右脚从在地上“蹬”的状态,换成,右脚钻过大梁下面的洞,踩上右边的脚踏子。

等到两只脚能顺利踩住脚踏子“跨”车子了,刚开始还只能跨半圆。

慢慢胆子大了起来,很快从跨半圆,转换成跨大圆。

‍‍‍‍‍‍‍‍‍‍‍‍‍‍‍‍

第三步,当然是“骑”车子了。

既然要称之为骑,那肯定是要能上了大梁了。怎么上大梁?

一开始,我学着有的小伙伴,左脚蹬脚踏子,等车子有了速度,弯曲着右腿,从身子前面跨过大梁。

后来慢慢练出胆子了,便伸展了右腿,从身子后面,跨过车后座。

总之,目的都是把右腿从大梁上送到右边脚踏子那边去。

一开始腿短,只能屁股放在车梁上,左扭一下踩左脚踏,右扭一下踩右脚踏,甚是搞笑。

后来实在是累人,我也便学会了坐在车座子上,两只脚只负责脚踏子画出的大圆的上半个圆。

你想象一下,左脚从九点狠踩出去,脚在半空,任凭“左脚踏”下到六点。右脚等在半空,等“右脚踏”进入十二点,再右脚从十二点猛推出去,推到九点。

这样,左右两个完美的圆就画出来。

再后来,长大了,腿长了,我才终于坐在车座子上稳当、舒心地骑会了车子。

02

熟练车子

学会以后,我几乎天天骑着车子满世界跑。

那时候,家门口有好多个打麦子的场院儿,农村里小麦种的多,几乎家家都有场院儿,而且都连在一起。

场院儿是那种特别大的平坦空地,人们用来在这里晒麦子,脱麦粒。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夏天打完麦子,场院儿上垒起了一座一座的麦秆堆子。

我们一群小伙伴骑上车子,从一个场院儿飞快地骑到另外一个场院儿,到处窜来窜去。

两家场院之间有接缝,车子窜过接缝的时候,常常是整个车子带着人“咯噔”“咯噔”“咯噔”地飞奔。我们呢,尽管有时候被“咯噔”到脑袋发懵,依然兴奋到不行。

有时候一个不小心,几个车子就冲到了一起。

有一次,我带着车直接骑上了麦秆堆子。脑袋“嗡嗡”响,眼泪彪在空中,心儿却荡漾起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后来暑假,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大姨家有一辆没大梁的自行车。

这可把我激动坏了,暑假的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大姨家骑车子。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个车子,我骑的不熟,再加上车链子总是出问题,特别能夹裤腿,我可是没少遭罪。

我常常骑着车子,跟上哥哥姐姐去地里玩。骑着骑着,裤腿就被夹进去车链子里了。

只要夹进去,这时,你不能动弹,也不敢刹车。

因为一刹车,你肯定瞬时就随着车子摔在地上了。

不刹车的话,那就只能等着车子自然停了速度,然后慢慢摔倒。

有一次,我在大路上骑着车子,正骑到一处柿子树下,裤腿被夹住了,我脑袋里“嗡”地一下:完蛋了完蛋了,我又要摔呀!

要命的是,那棵树下坐了好多好多人,因为干完农活正在有说有笑地闲聊。

如果是我当即摔倒,那就好了。

尴尬的是,腿不能动了,但车子依旧在缓慢向前,当快到那堆人面前时,“咚”地一声,我摔在了一群人的正前方。

有说有笑的大人们,大概懵住了:“这谁家的娃子,骑车冲到人群里,到人跟前了,也不说停下来,也不动弹,直接摔倒,这是怎么个意思😓”

03

想念骑车子

那个晚霞恣意的傍晚,天边红彤彤的一大片,二十多年了,依然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现在的我,实在想不起来,当时骑到麦秆堆子里是什么感觉?摔倒了有多疼?

似乎那会也没感觉有多疼,只是脑袋“嗡嗡嗡”地感觉,和眼睁睁知道自己要摔倒的过程,有些尴尬罢了。

那个瞬间,让我至今回忆,仍然能原地大笑起来😄

        也许这也是你的故事

课堂上,我分享了这件难忘的童年回忆,孩子们有无数的问题等着我。

“老师,你当时多大啊,十岁怎么都跨不过车子啊?”

“老师,你快要摔倒的时候,怎么不从车子上跳下来啊?”

“老师,你咋没想到实在不行脱掉裤子跑掉,不就好啦?”

哈哈哈哈哈......

教室里除了对我的一系列问题。

突然间,他们就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学滑冰,学包饺子,学骑车子的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了。

开始滔滔不绝……

我的故事讲完了,我知道,“好戏”这才刚刚要开始了呢……

你好,这是我

一位二胎妈妈,同时也从事了多年的互联网教育和一线教学,践行教学新理念,在学习方面异常爱“折腾”。

这里是贾老师的语文笔记,也是一个小小的成长联盟,欢迎你的到来!我们一起终身学习和成长!

我把每一个“点赞”和“在看”

都当作一份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