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是脾被冻住了!5味药解决后,我才明白中医为什么走下坡路

 岐黄之舟 2023-04-27 发布于江苏

所谓高血压,不过是脾被冻住了而已!用5味药摆平高血压后,我终于明白:中医为什么走下坡路了!

之前受中医朋友邀请,参加了一次中医高血压交流大会,本来抱着学习交流态度的我,却因为这次交流会颇受打击。

因为交流会上不见中医之疗法,只见“西化的中医”!

什么是“西化的中医”呢?通俗点说,就是很多中医人也赞同并采取西医的方式比如手术、西药等来治疗病人。

席间甚至有人说:中医能治高血压吗?不还得靠降压药维持吗?我心想:自己学术不精就怪中医不行,这是什么想法?真是可笑至极!

我之前接诊过不少高血压患者,也有很多吃了降压药效果不好的,为什么这个时候就没人谴责了呢?

记得有一位6年的高血压患者,来找我就诊时,高压160,低压100,降压药吃了不少,效果都不好。

他的症状主要是:精神萎靡不振,大便溏,夜尿多,浑身乏力怕冷,还会畏寒、怕冷、四肢发凉、脑袋眩晕。

方:麻黄、制附子、细辛、白术、三七。

三剂药后,患者肢体暖和,畏寒减轻,精神振作,食欲增加。高压150,低压90。再投三剂,加减巩固治疗。最后,患者血压正常,眩晕等一系列不适感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未曾复发。

在中医看来,高血压说到底就是脾被冻住了。

脾为后天之本,是我们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可以说就是人体内的水谷精微,经过脾的运化生成气与血液。若脾失健运,则气血就会亏虚。

中医学认为,寒气最伤阳气,会阻滞阳气的运行。夜尿多、大便溏,浑身乏力畏寒,这都是阳虚的表现,也就是说,此时患者体内的寒邪猖狂。

寒邪入侵人体,却无法排出体外,只能停于体内。这就导致很多脏器被寒邪所笼罩,脾也在其中。脾被寒邪所控制,无法运化之能,就导致气血生化不及时,出现气血亏虚的情况。

血,遇寒则凝。血液想在气血亏虚以及血瘀的状态下,不断地被送达身体各处,只能使劲儿往前涌。这一用力往前涌,血管壁就承受了较大的力道,于是形成了高血压。

所以这个时候要解决问题,就要化去寒邪。

方子里面,麻黄可以散外寒,附子可以温阳,细辛既可以辅助麻黄解表散寒,又能辅助附子温固肾阳。三味药配合,一身寒气都被化解了。

同时,我用了白术补脾健脾,恢复脾生化气血的功能,加上三七化解淤血。血虚以及血瘀的情况也可以解决了。

这样,寒气化解,血凝以及血虚状态消失,血压自然就恢复正常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