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冰丨金湾区阅读市集:谈珠海,说澳门,话岭南,聚力湾区文化

 庐江书院 2023-04-27 发布于广东

来源:云上岭南

作者:江冰

珠海,早晨!早茶,广府加澳门,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桌上的点心,墙上的西画,层高的奢华,中西交融激荡。

白切鸡拼鸡红,肠粉加皮蛋,西式点心玲珑精致,炸油鬼(油条)豪放茁壮——东北女孩直言见到老家了。

禾虫炒蛋一锤定音,还是广府地盘。禾虫你吃过吗?与蛋煎,鲜掉眉毛矣!

珠海三个区:香洲斗门金湾。金湾乃珠海机场与两年一次珠海航展所在,大片开发新区。

其核心为造型极具现代设计感的湖中艺术中心,以及围湖的商业街与住宅楼酒店写字楼。

金湾区图书馆2019年正式开馆。周末音乐喷泉,水柱直射空中,气势如虹,都市星级场景,托出新城气象。

金湾区图书馆有一个年轻的团队,他们的青春力量以及热情,让我羡慕,想起自己年轻的时代。

年轻的90后馆长洪依林对我说:

图书馆具有代际:第一代图书馆,就是你看不到书,要人帮你去取;

第二代图书馆,自己可以挑选书;

第三代图书馆,呈现更人性化的服务——人们可以在图书馆里交流,和谐地人际互动,跟远方的文友网络见面,还可以在这里喝咖啡、吃饭及住宿。

第三代图书馆以知识为主体,有更人性化的服务。开放、智慧、包容是其三个大特点。

人与书的关系是一个全面的连接,有温度有情感的交流。

图书馆的策划许娜娜来自于东北,爽快而热情,对本职工作的挚爱近乎狂热。她对我说:“我负责阅读推广,深感金湾区各级领导的重视与亲历亲为,热情与经费投入,加之团队年轻——朝气蓬勃也不断鼓励我。”

金湾区图书馆还有一个亮点:设有“小林工作室”——广州著名漫画家小林是该馆的驻馆作家。

金湾区只有40万人,相当于珠海市区的郊区。询图书馆工作人员:住哪?答曰开车回市区半小时。

地广人稀,空间极大,新建医院大楼尚未使用。除核心商业街一带,新城成长尚待时日。

海边有一座阅享馆,占用了大片土地,据说每日开放,阅览室绝对高大上。高速公路提前建成,召唤金湾的明天。

珠海市金湾区图书馆,延续72小时的立体式文化悦读之旅,汇聚超过800本图书:

换书大会、圆桌论坛、文化沙龙、汉服巡游、宋制昏礼复原、汉服体验、飞花令、百家姓灯笼共创、绘画共创、诗歌互换、纸鸢制作、古法草木染、穿越运动会、传统小吃、古风集市、交子集印……

传统文化主阵,节日般欢聚。

海风习习,澳门青年国际艺术文化协会年轻人的汉服表演开场,服装古典文雅,表演全情投入,抓人眼球。

当炎黄子孙在中华服饰的注视目光中相遇,就是人间四月最美的邂逅。

美丽如初的中华文化,心有灵犀的交流,让我们回望五千年文明,一路走来,信心满满。

年轻人欢欣鼓舞,新国潮悄然涌动。

四月国际阅读日,活动如潮,一波紧跟一波。金湾区图书馆先行启动。

我应邀出席“睇湾区,话岭南-阅读市集”——珠海一行,跨界论坛,文化沙龙。

第一日,我与珠海、澳门两位博物馆馆长:李世源先生、陈迎宪先生,以及主持人李双芹教授共同参加论坛。论坛主题《身居岭南,面朝大海——谈岭南文化中的海洋特质》。

话题从宝镜湾岩画说起,直抵广东海洋文化特征:

——史前岩画描述大舟、捕鱼、祭祀,人与大海息息相关;

——隋代地图展示香山就在“八门入海”的珠江湾之中,状若明珠,八龙戏珠矣;

——澳门开埠前后450年,已然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之桥头堡;《盛世危言》作者郑观应世居澳门;

——直至清康熙王朝,澳门还是唯一港口;

醉龙节、妈祖信仰、土地庙,澳门与香山文化联系紧密;

——广东明代龙抬头,清中民初崛起,与“睁眼看世界”有关,与海上贸易四个半世纪的澳门有关。

第二日,我单独主讲——露天阅读集市中讲岭南文化,对我亦是头一回,没料到听众如此热情专注。

讲到酣畅时,已经忘记会场周围还有几十个档铺,小孩们还在尝美食、还在欢天喜地手作,甚至用小木锤敲击。

互动环节,提问踊跃,谈到广东文化几大板块时,倍加投入,笑声连连。

感谢主持人许娜娜的激情召唤,感谢洪依林馆长的信心满满:感谢我们三年多精心培育的读者群。

感谢金湾区图书馆年轻的团队,没料到图书馆的保安们也成为团队的一员。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盛世危言》的郑观应、孙中山与香山文化、情侣路、珠海歌剧院日月贝、横琴新城,港珠澳大桥……

历史与当下场景翩跹而至,温馨而美丽。

愿金湾图书馆青春力量,为新文化注入生机;

愿珠海澳门携手共进,再创粤港澳大湾区佳绩。

2023-4 珠海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

何媒矩阵:广东省文化学会何媒工作室、《时代中国》杂志

责任编辑:何金德

(备注:作者授权何媒矩阵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