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金庸笔下死得最冤之人,身怀无人可伤的神功,却自己害死自己

 耳东话史 2023-04-28 发布于湖南

武侠的世界中危险无处不在,涉足武林者总难免被卷入各种纷争与厮杀之中,能够立足其中者自然需要有一身不错的武功,武功越高的人,生存的几率也就更大,读者从上帝视角来看,是可以将书中的那些角色明确的分为三六九等的。

(天龙三兄弟剧照)

以金庸笔下的《天龙八部》为例,扫地僧最强,一人独一档,接着便是天龙四绝为一档,再就是段延庆、慕容复、丁春秋、游坦之等人为一档,段誉和虚竹的武功尚未纯熟,后期也可归为天龙四绝一档,这些角色和他们在书中的发挥也十分匹配,但金庸笔下有一位角色却十分倒霉,那人明明身怀神功,旁人根本无法伤他,结果却死在自己手里。

一、名不见经传的高手

通常情况下来说,一个习武之人对于自己身上的武功即便做不到百分百的正确认知,但多少也会知道自己到底强还是不强,举个例子,《天龙八部》中的“剑神”卓不凡常常被人拿来当成笑柄,事实上他的实力并不弱,只是刚好碰上了虚竹这个开挂的主角才显得十分狼狈,简言之卓不凡知道自己强,却对武林中其他的人不甚了解,这种信息差让他被吊打了一番。

而本文要提到的这位高手则是另一个极端,这人是明明已经身怀神功,他自己却压根不知道这事,这人就是《神雕侠侣》书末和《倚天屠龙记》开篇登场的觉远大师。

事实上在《神雕侠侣》书末那次登场觉远就已经展现出了一流高手的实力,他那内力让他能够做到近乎“千里传音”的效果,就连杨过也惊叹一番。

(张三丰剧照)

原著道:“这两句喝声只震得满山皆响,显然内力充沛之极,虽不威猛高昂,但功力之淳,竟似不弱于杨过的长啸。杨过一惊,心想:'世上竟尚有这样一位高手,我却不知!’”

从后续的剧情来看,不仅是杨过不知,就连觉远自己也不知道。

二、身怀神功却不自知

觉远在《神雕侠侣》那次与潇湘子尹克西的对决中呈现的形象就是“木讷”二字,他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道理,也没能让两位恶人交出偷走的经书,结果要与对方打又不知道该如何出招,后来还是张君宝在杨过指点下教训了潇湘子和尹克西。

觉远水平到底如何?书中提到过杨过的看法:“杨过暗自骇异:'他已学成了武学中上乘的功夫,原来自己居然并不知晓,还道只是强身健体、百病不生而已。如此奇事,武林中从所未有。我若非亲眼见他这般拘谨守礼,必说他是故意装腔作势、深藏不露。难怪天鸣、无色、无相诸禅师和他同寺共居数十年,竟不知侪辈中有此异人。’”

(杨过剧照)

而根据金庸对九阳神功的设定来看,世间很难有人能够对觉远造成实质性伤害。

原著道:“从内功纯真言,是「九阳」较胜,说到招数的奇幻变化,则是「九阴」为优。当年铜尸陈玄风、铁尸梅超风偷得九阴真经下卷后,所修习的各种奇妙武功(见「射鵰英雄传」),九阳真经中均付缺如,但九阳神功如能练到大成之境,却也非世间任何奇怪奇妙的武功所能伤。

所以说凭觉远的武功,几乎是没人能够杀得了他,然而这么一位身怀神功的高人最终还是死了,还是被自己害死的。

三、活活累死的高人

《倚天屠龙记》开篇提到的“郭襄闯少林”事件中,觉远禅师为了保护郭襄和张君宝不被少林群僧伤害,他亲手挑着两个孩子逃出了少林,其实这事说来也是个悲剧,完全是误会。

(觉远剧照)

张君宝偷学武功的个误会,另一个误会则是觉远没能对自己的武功有正确的认知,其实凭他的本领,那些少林高僧一起上也未必伤得了他,但他自己并不知道如何驾驭这一身神功,只能带着两个孩子逃跑。

最终的结果就是觉远活活把自己累死,一直跑到气绝身亡,就这么成为了推动剧情的牺牲品,觉远这人与整个武林都显得格格不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才是真正的世外高人,或许离开这俗世是他最好的归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