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家与“根据地”

 陈水河 2023-04-28 发布于浙江

老家,就是家乡就是故乡,似乎是唯一,排他性的。只是在某一情景下,一说起老家或者故乡来,范围像海绵一样能大能小,也希望像写文章一样,总想把最精华的部分亮相给人家。譬如有人问我,你老家在哪里?我会根据问者的籍贯、出生地或当时身处的地理位置,可说高畈老家、梅江老家,也可说兰溪老家,金华老家甚至浙江老家,距离并不远。如果这样简明扼要的介绍还不能让问者明白,那就说:兰溪是小武汉、小上海、小香港,金华火腿兰溪出,浙江中部、李渔的老家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根据地”,倒是可以多个的,凡是你中长期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都应该是,不仅仅是革命和建设年代、改革与开放时期共同工作的地方,譬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队(行政村),领导干部任职和挂职的乡镇,干部、老师、农技工作人员援藏援疆的县市区,只是很多人习惯把这些行政村、乡镇和县市区称作“第二故乡”,以示与真正的老家、家乡和故乡有一定区别。区别在于前者只是养我哺育我成长的地方,感情难以割舍,后者不仅养我还生我,是我的出生地、儿时的生长地

老家、故乡与“根据地”的称谓稍许不同。如果爷爷、父亲和我这三代人都在家乡当农民,那也就没有“根据地”一说。如果爷爷、父亲这两代人中有一代人曾从过军或外出做过生意,并设法在当地定居下来,这当地既可以说是新家,也可以说是他们的根据地。而作为第三代的你,已在当地生活与工作的你,虽完全可以把当地称作老家了,但还算不上是你的根据地。为什么?因为“根据地”是有指向的,是一个特定的人离开老家、故乡,去外地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简言之,是自个儿亲身经历且打拼过的地方,属于每一个人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阶段,在自己心目中有着色彩斑斓的记忆。

要理清老家、故乡与“根据地”的关系,也不是很难。老家是父母造就的,根据地是你自己造的。虽有地理地貌、生存环境、生活与工作方式等诸方面的差异,但生活和劳动的本质是一致的。有意思的是,你的“根据地”往往就是你儿子的老家或故乡。以此类推。就这个意义上说,老家是传承上的根,精神生活上的根,“根据地”是过去进行时,是生命的以往,是生活的插曲,是深深扎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双重根须。

直到今天,在女子嫁给男人、农民兄弟在城里高价买了房子之后,社会上还存有迁不迁户口”一说,让人倍感中国县城城市化的不容易。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让人艳羡,从城市迁移回农村,会遭人鄙夷。在过去,迁回到农村原籍的人常常在熟悉社会里面抬不起头来,会产生“生不如死”的感觉,现在好了,农村修起了水泥路,盖起了小洋楼,新建了厕所,绿化了家园,苍蝇少了,蚊子被关在玻璃窗或纱窗的外面,回到农村居住,被视作“新乡贤”对待

我从高畈老家到兰城里来学习、生活和工作,不仅仅有“迁移”的含义与成分在,几乎还可以用”跨越“来解释。跨越横木岭岗、跨越马涧岭岗,跨越白沙岭、石埠岭,跨越农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鸿沟,成为一名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这是党和国家政策给予我的机遇,也是当时日思夜想的青春梦想。

整整四十年来,兰城变化日新月异,百姓生活美满幸福。曾经以兰江和330国道为生活坐标、以当代报人、招商人员为己任的我,个人形象越来越平民化,自我中心意识越来越淡薄,为社会作贡献的能力也越来越平庸,按朋友的话说,就是“生活态度越来越低调,内心想法越来越看不懂”,这是连自己也想不到的事。

炊烟早已远去,乡愁埋入心中。我的情梦呢,我的理想呢,我的得呢,我的失呢?暑热终究要逃遁,来自东北的凉风正吹拂脸颊。生命不老,奋斗不止。

陈水河撰写于2022年8月31日早上,修改于2023年4月28日早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