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疆16峰野骆驼遭狼追杀,幼驼掉队母驼折返守护,腿被咬伤险丧命

 Loading69 2023-04-28 发布于四川

它一身棕黄的毛发,四肢修长,生性机警,它耐得住50℃高温,也顶得住零下50℃酷寒,它身体已进化到能喝盐碱水生存,20天不喝水于它而言并非难事,它是中亚地区古老的迁徙物种,它就是野骆驼,被人们称为沙漠之王,世界现有数量不足1000峰,比大熊猫的数量还要稀少。

文章图片1

新疆阿尔金山16峰野骆驼外出觅食,头驼像侦察兵一样,走在前面“试探”情况

此前,在新疆阿尔金山北麓记录到一群野骆驼生活的画面,它们团结友爱,相互扶持,战胜天敌和恶劣的环境的情景,这群野骆驼数量达16峰之多,是由1峰公驼和10峰母驼以及5峰驼羔组成的家庭阵营。

文章图片2

公驼是这个群体的头驼,所有行动听从它的指挥和安排,辅助它工作的是“驼后”,也是这个群体中最高等级的母驼,若是公驼出了意外或不在场的情况,它就成了这个群体中的“最高统治者”,每天去哪觅食、喝水、休息都听它的。

头驼一般走在最前面,距离其他成员大概有个2-3米的间隔,一旦发现有潜在的危险,它会迅速改变方向,驼羔则紧紧跟在母驼身后,它们没有独立抵抗天敌的能力,因而行动必须倍加小心谨慎。

野骆驼找到“餐厅”,还友好地与藏野驴打招呼,和谐的氛围很快被“危险”打破

在头驼的带领下,它们来到了食物丰富的“餐厅”,而“餐厅”中早有一群藏野驴在吃着,而这两种物种见面,并没有出现打斗、驱赶的画面,它们相互看了一眼,像是在打招呼,而后就继续各自“就餐”,看来它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像是老朋友或亲戚那般熟悉。

文章图片3

如此和谐的画面并没有持续多久,藏野驴似乎嗅到了危险的气味,它开始打“响鼻”,并用蹄子刨土,还朝着野骆驼发出奇怪的叫声,看来两个物种在察觉潜在危险时,还会互通信息,藏野驴很快就撤离了,野骆驼也启程向另一个方向离开。

辗转来到另一处“食堂”,野驼们放开大吃,即便吃到有毒草也能分解

野骆驼们来到另一处“食堂”,母驼们带着幼驼进场后便开启“干饭”模式,公驼则始终保持很警惕的状态,吃一会又抬起头来环顾四周一圈,确认没有异常才会继续进食,野骆驼主要以红柳,芨芨草,芦苇,骆驼刺,合头藜等荒漠植物的枝叶为食。

文章图片4

有时还会吃有毒的麻黄草,但它们不会出现中毒症状,据科研人员发现,它们体内有一种特殊的解毒蛋白,能够快速分解体内的有毒物质和高浓度的物质,从而通过代谢的方式排出体外。

吃饱后前往水源地,小骆驼欢快饮水,头驼嗅到狼的气味,带领群体逃离

野骆驼们吃饱后,纷纷抬头看起风景,头驼看到这样的情景,便将大家集合起来,准备带领着驼队去喝水,很快它们发现了一处水源地,小野骆驼们迈着欢快的步伐跑去饮水,成年野骆驼不慌不忙地跟在它们的身后,生性机警的野骆驼会交替饮水,队伍中至少有一只野骆驼负责警戒。

文章图片5

水源地是动物的生命之源,也是危险之地,许多食肉动物会埋伏于此,随着一阵清风吹过,头驼嗅到了狼的气味,它发出警报,而后带着一众成员朝荒漠的方向奔去,公驼跑在最前面,它要带着成员们迅速逃离危险之地,成年野骆驼奔跑时速最快能达到80公里/小时,在荒漠中就是吉普车都追不上。

头驼带着群体翻过沙丘,小驼从半坡滑下,狼群越来越近,母驼冲下去救援

驼群在前面跑,3匹狼在后面奋力追着,狼群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小驼羔掉队,然后再上前攻击,但团结的野骆驼们怎么会让狼群那么容易得逞,一峰小驼羔跑得不够快,几次落到最后,母驼发现后赶紧转到它身后,做驼羔最坚实的后盾。

文章图片6

驼群跑到一座沙丘旁,头驼欲带领野驼们翻越沙丘,那边的地形更有利驼群逃跑,很快头驼翻过沙丘,其他成员也陆续过去了,只有落后的小驼羔和它的母亲才到半坡,由于沙子松软,小骆驼一下没踩稳,顺着沙子滑了下去,眼瞅着狼群越来越近。

母驼焦急地半坡上等着驼羔爬上来,可沙子太滑了,小驼怎么也前进不了,狼群马上就到了,小驼发出“呜咽”的叫声,母驼迟疑几秒后,便朝着小驼的方向赶去,若母驼不回来,小驼必死无疑,而母驼可逃过一劫,而母驼赶回来也未必能斗得过饿狼,有可能母子俩都命丧狼口,即便活的几率再小,只要有一线希望,作为一个母亲也愿意以身犯险。

小驼紧紧贴在母驼身下,先到的两匹狼开始进攻,母驼反击用腿踢翻饿狼

小驼看到妈妈回来像看到救星一般,紧紧地靠在母驼身下,一匹强壮的狼率先来到母驼的身后,它在寻找时机,母驼随着狼的移动,不停地转动着身体,防止小驼被攻击,狼不断试探,母驼丝毫不给它进攻的机会,除了正面阻止,还尽力反击,一脚踢中了狼的肚子。

文章图片7

另一匹狼也赶到了母驼身边,看到伙伴被踢,一副欲报仇的样子,瞪着母驼转了一圈从右前方攻了过来,母驼顺势用右前腿踢了过去,狼被踢翻在地,两只狼被踢后暂时不敢轻举妄动了,一左一右龇牙咧嘴地盯着母驼与幼驼,若只有母驼自己,完全可以冲出重围,但眼下它还带着跑不快的幼崽。

但母驼依旧想试一下,它努力朝它熟悉的沙丘移动,试图将幼驼推上去,但两匹饿狼迅速过来堵住了,这时第3匹狼也赶到了,若3匹狼从不同方向发起进攻,这对骆驼母子生存的几率非常渺茫。

母驼遭3匹狼“三角阵法”攻击,左前腿被狼咬伤,挣脱饿狼巧妙反击

狼群表现异常兴奋,对于这对骆驼母子势在必得,3匹狼呈三角形阵势攻过来,母驼顺利反击踢倒其中两匹,却被另一匹狼咬伤了左前腿,母驼用力将狼甩下来,并试图用脚跺在狼身上时,狼翻滚起来,跑到了一旁。

文章图片8

经过一番较量,3匹狼迅速碰鼻,像在相互激励又像在商量战略,对峙一段时间后,3匹狼都朝母驼的伤腿攻去,母驼抬腿躲过,不过幼驼差点受伤,好在母驼及时用右前腿反击,母驼又躲又攻,还要保护幼驼,有点忙不过来。

母驼被狼群攻击倒地,开始咬母驼的背和颈,正绝望时,头驼带着救兵冲了回来

这很容易让狼群有机可乘,狼群再次发起攻击,这一次狼群分成了两组,两匹狼在左边,一匹狼在右边,它顺利摆脱了右边的狼,却被左边其中一匹狼再次咬住腿,怎么甩都甩掉,一下操作不当,母驼跌倒在地,另外两匹狼拥了过来,开始咬它的背和脖子。

文章图片9

母驼欲奋力站起来,眼神中透着绝望,如果母驼被狼解决了,那幼驼铁定会被狼吃掉,就在这时,安顿好整个驼群的头驼,带着两峰强壮的雌驼冲了下来,迅速踢开了3匹狼,狼群有些慌乱,退到了一旁。

3匹狼还未放弃,公驼与两峰健壮的雌驼组成一个三角形,把幼驼和受伤的母驼围在中间,而3匹狼仍在外围转圈找破绽,僵持了一段时间后,沙尘暴来袭,狼群就此撤离,公驼再次带队前行到安顿点与其他野骆驼会合。

野骆驼身体结构特殊,能自如应对沙尘暴,是名副其实的沙漠之王

对于沙尘暴,野骆驼除了经验丰富,它们的身体已进化到能够适应这样的环境。野骆驼长有可以单独闭合的双重眼睑,就如同防沙眼镜一般,即便风沙再大,视觉也不会受太多影响,另外它的鼻孔长有瓣膜,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来开关,这能有效阻止沙子进到呼吸道。耳朵可以折叠,里面密布着细毛,阻挡风沙的侵袭。

文章图片10

经过长期的演化与生存的适应,野骆驼在荒漠环境中可以自如生活,它们驼峰中富含脂肪和结缔组织,不仅能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为身体提供持续的能量,从而可以较长不用进食,还能配合其他身体特征与生理机能共同调节体温,以抵抗最低可至零下五十摄氏度的寒冬和最高可达五十摄氏度的酷暑。

与家骆驼外形相似,却是不同的两个物种,雄驼发情期异常凶猛

野骆驼体态高大,体长约2.3-3.4米,肩高约1.8-2.3米,体重大概在600多公斤,猛然看上去,它的模样与家骆驼极为相似,驼峰比家骆驼略小,呈三角状,四肢略显修长,几千年来的野外生存,野骆驼已经分化成了另外一个物种,科学家经过对其基因的比对发现,野骆驼和家骆驼的基因差异高达2-3%。而人类与猩猩的基因差异也只有1.5%。

文章图片11

野骆驼只有在每年1-4月份发情,为争夺雌驼,雄驼间互相踢咬,斗得死去活来,失败者往往被咬的遍体鳞伤,狼狈逃去,胜利者则成为驼群中唯一的公驼,享有所有雌驼的交配权。若看到其他没有公驼的群体,雄驼也会把它们一并招揽过来,让尽可能多的母骆驼来为它传承基因。

孕育周期长,种群数量增长缓慢,全球不足1000峰

野骆驼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多年来,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现存的双峰野骆驼是孕期最长的野生动物之一,它们的孕期长达14个月,而每胎大部分情况下,只能产下一峰幼崽。在野骆驼数量极为稀少,产下幼崽的数量更为稀少的前提下,幼崽的死亡率却达到了80%以上。

文章图片12

野骆驼作为中亚地区古老的迁徙物种,是世界上仅存的真驼属的野生种,据中外科学家调查世界现有野骆驼不足1000峰,仅存于中国新疆、甘肃以及这两省区与蒙古国交界地带。

结语:

老弱病残幼是许多食肉动物的“首选项”,早在喝水的时,不太矫健的幼驼就被饿狼盯上了,幼驼翻越沙丘滑下去时,母驼迟疑了几秒后,还是冲下去守护幼崽,它的迟疑表明母驼并不确定能否对付3匹饿狼,尽管如此,作为母亲的它还是愿意舍身犯险,好在它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最后等到了救援,若不是头驼带着“救兵”折回,母驼与幼驼大概率会成为狼的美味,由此看来野骆驼之间也是重情重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