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散文‖【茶山沐春雨】◆江霞

 白云之边 2023-04-28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江霞,一名小学教师。热爱文学,工作之余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有作品在《劳动时报》《商洛日报》发表。

茶山沐春雨

春寒料峭雨打窗。昨天还是艳阳高照,暑气逼人,穿着纱裙妖娆,一场雨,就让人又仿佛回到了寒气袭人的冷冬,穿起了已经干洗收藏的羊绒大衣仍瑟瑟发抖。淅淅沥沥的雨丝飘落大地,顿时如仙女的五彩画笔,在人间描摹出一副清新脱俗、花香宜人的迷人画卷。人间最美四月天,因为天气的原因,不能去看刷爆朋友圈的团坪杜鹃花,也不能去看如梦似幻洁白如雪的流苏花,却不忍辜负这难得休闲时光,遂决定冒雨去看春天的茶海。

一行九人两辆车,冒雨向茶海而去。被雨水清洗过的景色,娇艳欲滴,绿如翡翠。远处的山在烟雨朦胧中,若隐若现,路边的石楠花开得正艳,满树雪白,在雨水的清洗下,如白衣胜雪的翩翩少年,气宇轩昂的挺立在公路两侧。穿行在绿色长廊里,一路欢声笑语,来到了茶仙子脚下。

抬头仰望,只见衣袂飘飘的茶仙子,手挽竹篮,从天空飘然而落,立在山顶,深情凝望着我们,顿时忘记了凄风冷雨。拾阶而上,身边的茶树,在雨水的清洗下,青翠欲滴,刚冒出的嫩芽如初生的婴儿般鲜嫩,绿如翡翠,细腻嫩滑,让人心生爱怜。石阶两边的石楠花,花团锦簇,如粉似雪,如倾国倾城的美人儿,正满眼含春、娇艳欲滴地望着我们,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让我顿时骨软筋酥,不舍离去,冒雨在花下留下一张张倩影。登上山顶眺望,薄雾笼罩下的座座青山如一幅浓淡适宜的水墨画,淡雅清新。细密的雨丝如晶莹剔透的珠帘,让眼前的美景如梦似幻,让人犹如身临仙境。

我们在茶仙子对面的山顶,扫码进入小木屋。小木屋里设备齐全,有空调,有桌椅,有茶具,还有新上市的春茶,真的是一个喝茶聊天的绝佳胜地。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喝着浓郁芳香的春茶,聊着自己喜爱的文学,看着风华绝代的茶仙子,真有“快哉,人生几何”之感。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身处中年的我们,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责任,让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常常被生活的琐碎禁锢了远行的步伐,但内心依然不忘诗和远方,闲暇时光,总想在文学殿堂里把灵魂安放。在这样一个烟雨蒙蒙的季节里,在这漫无边际莽莽茶海间,在这满眼青绿、与世隔绝的山顶上,一群热爱文学的人,吟诗作赋,品茶话桑麻,畅谈人生抱负,追忆少年轻狂。外面寒风刺骨,屋内却是暖意融融。

文学前辈给我们讲解创作方法,指出我们存在的问题,解答我们的困惑,让我顿时茅塞顿开,眼前一亮,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我曾经常为自己才思枯竭写不出满意的文章而苦恼,为一次次的退稿而灰心,为浪费大好时光而懊悔,为不能出人头地而彻夜难眠,听了文学前辈的教诲,才知道,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读书太少,缺乏思考,更缺少斟字酌句的精神,也没有坚持不懈、勤奋耕耘的毅力,才造成自己停止不前、进步慢的原因。

听姚主席讲他的创作故事,朗诵他的的小说《寻根》,美女一支莲声情并茂的河南话,引得我们哈哈大笑,聆听文友谈自己的创作历程,两个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小木屋用电时间已到,可我们仍然意犹未尽,在无电的小木屋里谈得热火朝天,直到夜幕降临,天色已暗,才恋恋不舍走出小木屋。

屋外的槐树花芳香扑鼻,一团团、一簇簇的白花在绿叶间闪耀,让爱美食的文友不顾雨水的侵袭,捋下鲜嫩的花瓣带回家,要在烟火中感受春天的芬芳。

没有机会去烟雨江南感受青石板的浪漫,却在新雨后的茶山弥补了遗憾。带着留恋,带着欣喜,在斜风细雨中,我们踏上了归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