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名才子的佳作,朴实无华,采用倒叙手法,却显得余味无穷

 思明居士 2023-04-28 发布于河北

古代人出了远门,由于形单影只、人地两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思念故园和亲人,所以便经常采用飞鸽传书、或者驿站传信的方式,与家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可是由于各种意外情况,亲友之间却很难及时联络,北宋才子晏殊就曾感慨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现代社会信息传送方便,彼此联系也无需纸笔,也就很少有人写信了。不过老人们偶尔还能从抽屉里翻出一些泛黄的信封,里面或许还珍藏着一些重要的信件。如果仔细地拆开阅读,过往的那些美好画面可能都会一一浮现在眼帘。下面分享无名才子的佳作,朴实无华,采用倒叙手法,却显得余味无穷。

文章图片1

《信》

作者:佚名

邮递员从我身边走过

没有交给我一封印花边的信

我知道那封写着我名字的信

下一班邮车就会捎来


邮车迟迟没有开动

停在一个打盹的信箱旁

信箱久久没有开启

等待那个寄信的人


啊,世界总是这样美丽

有一条细细长长的路

通向一座城市

有一辆忠实的邮车

守着一个空空的信箱


有一个人揣着一封给我的信

许多年许多年

一直没有发出

文章图片2

认真地品读完这首诗,就会发现一些陌生而又熟悉的词汇。陌生,是因为“邮递员、邮车、信箱”等等,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很多孩子根本就不了解;熟悉,是因为人们还能从小说、戏剧和网络中了解到这些信息。

虽然无从知道作者的姓名和身世,但是从作品表达的内容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首情诗,作者正期待着一封来自远方的情书。可是诗人痴痴等待,却一直没有收到,具体什么原因,文中也没有交代,但这些都不妨碍读者欣赏这首佳作。

文章图片3

开篇就惆怅邮递员没有送来信件,于是作者又期待下一班邮车。而邮车在空信箱旁一直等待,信箱又仿佛在等着寄信人。看到结尾,大家才明白寄信人把信揣在怀中,许多年都没有寄出。

诗歌需要想象力,而且还要显得含蓄和形象。诗人将邮车、信箱等物体人格化,它们好像都在焦急地等待,可是寄信人却迟迟未能发出信件,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悬念,而行文至此却忽然戛然而止,让人觉得余味不尽。

文章图片4

作者在第一段中就用“印花边”三个字,点明这是一封不寻常的信件。或许这对情侣平日里就经常使用这种信封,或许还有其它特别意义。

信箱“打盹”,说明它为了等待一封没有寄出的信,已经有些神情倦怠,也暗暗地呼应结尾“许多年”三个字。如此委婉的表达方式,让读者有理由相信,这位作者绝对是字斟句酌,而且用心良苦。

文章图片5

第三段中插入了作者的议论,“世界总是这样美丽”,这一句看似闲笔,其实却表明了诗人的心境,虽然等待非常焦急,但是有所期待总是美好。诗人在焦急等待,邮车停在原地守候,信箱也在打盹,好像整个世界都在等待。

读者其实也在等待一个答案,但是最后诗人却将笔锋一转,没有告诉任何结果,只是说有一个人揣着一封给我的信,许多年许多年,一直没有发出。

这首情诗文字质朴,构思精妙,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采用拟人手法,充满了艺术感染力。其实这封没有发出的信件也是一种象征,抒写了诗人正期待着某种感情、或爱情的表白。

一封信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一个桥梁,可以让交流畅通无阻,纵然相隔万里,只要愿意等待,迟早可以收到来自远方的问候和爱意。可是如果对方一直没有寄出,或许是出现了感情危机,或许是遇到了重重阻碍。作者写得越是隐晦,反而越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咀嚼不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