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什么成就了“诗酒名城”03
2023-04-28 | 阅:  转:  |  分享 
  
什么成就了“诗酒名城” | 酒城记 · 泸州川黔盐道,我国西南重要的文化走廊,是与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媲美的重要战略性物资运输通道。乾隆十
年(1745年)四川巡抚黄廷贵将川盐入黔的四条水路划定为永、綦、仁、涪四大口岸。图源/贵州广播电视台《记忆贵州》川黔古盐道像血脉一
样串联起十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大小城镇和村落,勾连起盐产地、沿线和销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运盐的挑夫、纤夫、盐商、马帮络绎不绝的进
入贵州高原。贵州的铅、铜、汞等矿产资源以及桐油、茶叶、药材、竹木等山货通过这个巨大的商业网络走下高原。商业繁荣,直接催生了西南白酒
走廊的诞生!茅台镇的茅台酒厂、二郎镇的郎酒厂、习酒厂等众多名优酒厂均分布在这条名为“仁边岸”川黔盐道上。作为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的
泸州,顺势成为酿酒的重要中心和集散地。四川泸州,赤水河古蔺段,吴公岩古盐道遗迹。摄影/赵中国当远古的驼队载着蜀地的“盐巴”登上高原
时,这条飘着浓郁酒香的赤水河自高原逶迤而来,载着美酒从这里汇入长江,开启了泸州“万户赤酒流霞”的盛况。北宋熙宁年间,泸州酒业之繁盛
,使这座2000多年的历史名城一跃成为川蜀地区商业大都会和酿酒中心。北宋文人黄庭坚曾用“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形容泸州酒业的盛况
。四川泸州,福集镇玉蟾山宋代黄庭坚书“玉蟾”二字石刻。摄影/刘国兴宋时,四川居于全国酒税收入的榜首,泸州功不可没。在当时,泸州酒税
高达6432贯,占其商税的33.6%。据宋元时代著名学者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泸州是全国26个商税税额超过10万贯的州郡之一,并
且诞生了专征酒税的酒务机构,每年征收酒税在1万贯左右。到了元明时期,元明时期泸州老窖大曲酒正式成型,公元1324年第一代泸州老窖大
曲酒出世。这一时期也是浓香型大曲酒创立、定型、成熟期。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诞生了“1573国宝窖池群”沿用至今,并于1996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2年11月泸州老窖再次入选《中国世界文
化遗产预备名单》。泸州老窖已经获得七项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世界上文物保护规格最高的 1573 国宝窖池、最古老的白酒酿酒窖池、最古
老的酿酒作坊、含微生物最多的窖池、单瓶最昂贵的售价 18 万元的白酒、64.8 平方米的书法巨碑《九九归一图》和中国最大的空中霓虹
灯广告。全面抗战爆发后,西迁重庆,大批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以及人口也随之进入巴蜀两地。如此规模和程度的人口迁入,使得四川的消费能力
短时间内剧增,这其中就包括对白酒的消费。加之原来的优质白酒产区陷入敌占区,导致供给不足,共同促成川内白酒产量激增。四川各税务所统计
显示,这一时期白酒产量远高于明清时期和民国前期。1936年全省酒产量1亿斤,1938年更猛增到1.5亿斤。重庆渝中,中国三峡博物馆
,四川重庆南纪门五福荣糟房酒票及存根(民国3年)。摄影/左冬辰而今,泸州不仅拥有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便从未间断使用的“1573国宝窖
池群”,还拥有30年以上老窖池约1.5万口。泸酒,见证了这座西南要会的千年繁华!四川泸州,老窖池。临江仙创作于泸州——“一壶浊酒喜
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2013年,泸州老窖有1619个具有100多年历史的窖池,16个明清酿酒车间和3个天然储酒洞被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21年,泸州白酒企业有1000多家,规模以上酒企124家,规上企业数分别占四川省和全国的42.6%和
12.9%。“三江拱戴,山水湾城”。作为水陆交通要地,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成为千百年来泸州最江湖的码头精神。酒,也逐渐成了泸州人的生活
哲学!四川泸州,沱江与长江交汇处。你可以不相信泸州人吹过的牛,但不用怀疑泸州人杯中的酒。“川酒甲天下,酒城看泸州”这座飘荡着酒香,呼吸都能醉的城市,过去一千年从未缺席,不断上演着一幕幕关于酒的传奇!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