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组质量的四大戒律

 张景涛 2023-04-28 发布于辽宁
没有质量,就没有尊严。要获得这种起码的尊严,从班组的角度来看,需要遵守好四大戒律。

一、戒不按标准

有人形容“标准”就像“乐队乐谱”,大家一起按照“乐谱”演奏,才能演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生产中也一样,大家按标准作业,才能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标准”是生产需要遵守的基本契约,如果“标准”有问题,应通知相关人员及时调整。改善取得的成果,也应该巩固在“标准”之中。

倘若不按标准,各行其是,质量极有可能出差错。聪明的班组按标准做事,围绕标准做事,工作变得相对轻松。

按标准作业,是质量的基本保证,为确保这个基本动作执行到位,“戒不按标准”被置于四大戒律首位。

二、戒不传信息

班组长的角色之一为“信息传递者”,如果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位,极有可能造成问题或由于拖延而造成不必要损失。

班组长需及时传递给员工的质量信息有,客户的质量反馈或投诉,新的技术要求或作业注意事项等;班组长需反馈给上司的质量信息有,质量异常状况、质量问题的进展等。

同时,当出现质量问题时,班组长应及时联络相关部门以促进问题解决,同时过程中将进展知会给包括上司在内的相关人员。

信息传递并不复杂,但不传递信息却有可能造成实实在在的问题,通常不传递信息的主观故意性不大,因此,“戒不传信息”位于四大戒律的第二位。

三、戒隐瞒不报

班组是企业察觉问题特别是现场问题、质量问题的神经末梢,要发挥出“神经末销”的作用,班组遇到相关问题时应第一时间上报。

“隐瞒不报”的意思是说,班组长或班组成员明知道问题存在以及其危害性,擅自做主或为了保护某个小团体利益,选择了隐瞒。“隐瞒不报”极有可能使得小问题变大问题,且使得解决问题的代价巨大。

“隐瞒不报”有明显的主观故意性,由此可能造成的损失较大,因此,“戒隐瞒不报”被置于四大戒律的第三位。

四、戒弄虚作假

“弄虚作假”是典型的不正之风。

今天在一件小事上弄虚作假,明天就会将忽悠客户不当回事,后天或许会做出逾越底线、无法无天的事来。弄虚作假的行为,其危害短时间内常常不一定能显现出来,这样造成一种误导,使得更多人认为“弄虚作假”无关紧要。

“弄虚作假”好似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埋下来很多“雷”,随着时间推移,“暴雷”的概率越来越高。“一旦暴雷”,企业常措手不及,其波及与影响面使得企业形象大受损伤,甚至于一蹶不振。

根据已曝光的大量质量事件来看,弄虚作假是质量事故的第一来源。

“弄虚作假”主观故意性特别明显,且可能造成的危害巨大,在“四大戒律”中被置于第四位。
四大戒律中的第一戒为“戒不按标准”,是为了促进做好质量的基本性动作,而后续三大戒律其主观故意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在逐步递增。
“勿以恶小而为之”,质量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需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切实遵守好“四大戒律”。
原创文章,作者张坚
尊重原创,请勿侵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