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4月美术史新书佳作合集

 一介书生五十后 2023-04-28 发布于浙江

+ + + + + + + + + + + 

四月

本月新书书单精选了近期出版的美术史中文新书,内容涉及中国古籍、书画、文物鉴藏、西方艺术、当代艺术、美术评论、文化史等多个领域。从中国古代艺术到西方现代艺术,愿每位读者都能在这里与心仪的“佳作”相遇。

+ + + + +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书籍之为艺术》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研究中心 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论文集集结了“书籍之为艺术——中国古代书籍中的艺术元素学术研讨会会议”的发言稿三十多篇,不同领域的专家向读者展示了书籍与绘画的联系,呈现了书既可以是读物,也可以是我们后来称作的艺术,画同样既可以看,也可以当书来读的阅读思想。

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在书籍的世界里窥见美的精神,领略书是灵魂的欢悦,这即是作者的体验,也是对读者的一份期待。论文集为书籍装帧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总的框架结构,为书籍装帧史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入山与出塞》

李零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共两册,收录李零先生考古艺术史论文29篇,分为“写在前面的话”“翁仲研究”“有翼神兽研究”“早期艺术中的宇宙模式”“早期艺术中的神物图像”“淅川楚墓研究”“楚国铜器研究”与“读书偶记”八部分,探讨课题牵涉广泛、丰富多元。文章内容多由考古遗物遗迹入手,结合历史学、艺术史与古文献学等研究,以小见大,探究表象之下的渊源流变。

作者欲从“入山”与“出塞”两个角度出发,解释中国上古文明演变的特色。在全书首篇《入山与出塞》一文中,作者大略叙述他近来关注的两个研究课题:中国古代的祭祀遗址,以及考古发现的外来影响。前者 (入山) 强调中国在上古时代,早已发展出自身独树一格的文明特色;后者 (出塞) 则论述远古时期中外 (华夏与蛮夷,中原与境外,东方与西方) 交通与相互影响的关系。研究方式则是考察出土文物的型制与艺术表现的手法,从中寻绎外来文化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常书鸿全集》

常书鸿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常书鸿全集》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毕生研究成果、译作及画作的首次系统结集,是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敦煌学的集大成。

全书共10卷,其中文集8卷,画集2卷,清晰再现了常先生发现敦煌、保护敦煌、研究敦煌、推广敦煌的人生与艺术经历。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何谓良材: 山西南部早期建筑大木作选材与加工》

彭明浩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古人究竟使用何种木材建房?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长期以来却只有模糊的答案。借助古建筑修缮机会,结合树种显微检测,本书对山西南部地区唐宋金元木构建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材料分析,发现伴随着松木的大量使用,这一地区森林资源逐渐消失,在金元时期,时人逐渐采用乡间常见的杨、榆、槐等树种建房。在人们印象中不堪大用的杨木,却广泛应用于金元时期的木构建筑中,并充用主体结构材料。

这些建筑一直保存至今,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为适应杨木等乡土杂材,古人也发展出了特定的加工方式,尽量使用原木制作大额、大梁、大柱,随形就势,适度增加、简化或变更节点构件,形成了金元时期独具特色的“大额建筑”,并深刻影响到了明清建筑体系。

由材料视角,可见建筑营造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也能管窥建筑发展的内外动力。良材难觅,杂材也能充用栋梁,但对良匠的拣选与加工提出了更高要求。本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指南》

李修建 编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

本书精选西方艺术人类学经典论文11篇,作者集一时之盛,如罗伯特·莱顿、霍华德·墨菲、纳尔逊·格雷本、弗雷德·迈尔斯、阿纳德·施耐德等人,皆为西方艺术人类学界的重量级学者。

选文有两个特点:一是集中于艺术人类学的基础理论,如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学术史、艺术的定义、艺术的结构与能动性等,如哈塞尔伯格的《民族学艺术的研究方法》,全文8万余字,对于艺术人类学研究具有颇好的指导意义;二是展现艺术人类学的前沿研究,如艺术的涵化、挪用、旅游艺术以及当代西方艺术人类学的最新研究范式等。

本书对于艺术人类学、艺术学和美学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来者是谁: 13-14世纪欧洲艺术中的东方人形象》

(签名版)

郑伊看 著

李军 主编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13—14世纪欧洲艺术中出现了一个鲜为人关注的现象,在意大利绘画中出现了一些东方面孔。在中世纪人眼中,东方人形象复杂而多义,其塑造植根于同时期社会政治、宗教和文化传统之中,并随着教廷与东方的交往关系发生变化。

本书第一章梳理19 世纪末至今学界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与“东方”之关系的思考与研究,作者所聚焦的“东方人形象”问题如同一股暗流,始终涌动在这片历史汪洋之中。第二章将首先讨论东方人图像的传播与接受。一方面,西欧画师可能从东方游记、编年史纪录、中亚抄本图像等多种渠道获得有关于东方人的相貌与装束的知识。

而另一方面,东方人形象上呈现出的多样变化,也透露出人们的记忆与情感。第三章至第七章是本书的核心,主要关注东方人图像本身的叙事语言与功能,以及它们如何接纳与融合新的形象。

集中探索这类异族图像进入西欧社会后,在一些传统主题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其中包括5个独立又彼此联系的个案研究,主要围绕两幅编年史插图、两组议会厅壁画、两个绘画主题,它们基本涵盖了13—14世纪欧洲绘画中东方人形象的几个基本类型,呈现出五幅不同的“肖像”。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古代艺术与仪式》

[英] 简·艾伦·哈里森 著

刘宗迪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是神话学史上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简·艾伦·哈里森阐述“神话—仪式”学说的经典之作,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古代希腊的宗教、仪式、庆典以及由此衍生的悲剧、雕塑等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进一步厘清了古代艺术与原始仪式之间的逻辑关系。

哈里森指出,与其说艺术模仿了现实,毋宁说艺术和仪式一样,都是对人类情感、欲望和激情的具象化表达与呈现。这一见解不仅为文学理论中的“表现说”及其在20世纪的发展提供了观点上的支持,也为进一步回答“艺术的功能是什么?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艺术?艺术与宗教、道德和科学有着怎样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前卫的承诺: <十月> 访谈录》

鲁明军 编著

东方出版中心

2018年,鲁明军围绕创刊于1976年的美国著名当代艺术评论杂志《十月》(OCTOBER) 的诞生、运作以及历史变迁,采访了罗莎琳·克劳斯 (Rosalind Krauss)、道格拉斯·克林普 (Douglas Crimp)、本杰明·H.D.布赫洛 (Benjamin H.D. Buchloh)、伊夫-阿兰·博瓦 (Yve-Alain Bois)、大卫·乔斯利特 (David Joselit)、莱耶·迪克曼 (Leah Dickerman) 等10余位杂志编委成员和作者。

这些受访者大多都是继格林伯格之后,美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评论家和当代艺术史学者。其著述和观点的影响力不仅限于美国本土,也早已辐射至欧洲、乃至全世界。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对于其理论背后的故事特别是批评发生和理论实践的动因依然缺少了解,这一系列访谈则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它不仅立体地呈现了“《十月》学派”的前世今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艺术批评与理论的历史概貌。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大萧条的面孔——美国FSA纪实摄影研究》

(签名版)

吴晶莹 著

中国摄影出版社

美国FSA (农业安全局) 纪实摄影是美国摄影史,乃至世界摄影史上规模最大的摄影项目,也是在大萧条背景下因其政府主导组织性质而充满复杂语义性的一场摄影实践。

本书试图在全面阐述FSA纪实摄影运动创立缘起、组织架构、拍摄宗旨和摄影主题的基础上,旨在从FSA纪实摄影所处的大萧条时期与罗斯福新政的外部生产环境切入,一方面以边缘群体、种族主义和女性主义为主要维度充分揭示FSA纪实摄影内部存在的部分“现实伪化”,另一方面以FSA纪实摄影的视觉生产和图像传播,力求挖掘FSA纪实摄影建构其宣传意图的路径和程序,进而钩索图像背后深层的政治意涵。

这是对于惯常被给予正面评价的FSA纪实摄影实践予以祛魅的一次研究挑战,也是重识FSA纪实摄影的一场学术尝试。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西方艺术: 一部视觉的历史》

(签名版)

邵亦杨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800幅精美图片,600个内容标题,轻松厘清30000年西方艺术脉络;由视觉到观念,全面理解人类文明进程。

本书按照时间线索和文化脉络,记录和阐释从史前到当代西方历史上具有纪念碑意义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 、雕塑和建筑,以及现当代的新媒体和观念艺术等。

作者注重图像分析、历史语境和当代视角的结合,内容深入浅出,帮助读者理解艺术,解答 “什么是伟大的艺术?” “如何理解这种艺术风格?”“这还算是艺术吗?” 等诸多问题。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吴趣: 沈周绘画与文官鉴藏》

(签名版)

秦晓磊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明代中叶,江南地区出现了以苏州为中心,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沈周 (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是吴门绘画崛起的关键人物。他一生未仕而以画著称。在他生前,画名便远播南北。吴宽称他“身处乎一邑,名扬乎两都”,王鏊称他“近自京师,远至闽、浙、川、广,无不购求其迹,以为珍玩”。

就画风而言,与其师长杜琼、刘珏等前贤相比,沈周绘画的个人特色突出,在主题、风格等方面对吴门绘画传统进行了诸多开拓。他于园林图、别号图、纪游图、实景山水等吴门特色画题上做了诸多实践与探索。在发展出细笔、粗笔两种典型风貌后,仍不断推进笔墨、风格的实验与创新,更涉足青绿山水、花鸟画、蔬果画等师长们较少涉足的领域,使原本小众而具吴门地方特色的绘画风格、样式受到广泛关注。

由于沈周的影响力,吴门绘画的趣味逐渐被全国各地接受,受众日益扩展,逐渐突破了吴门的地域限制,部分扭转了元末文人画风自明初以来所处的边缘位置。诸多现代学者对其人其艺进行多方面的挖掘与阐释。无论是对沈周家世、生平、交游、画风渊源、绘画分期、后世影响等的梳理,还是对其绘画中某一类型、题材、图式或具体作品的个案研究与真伪考辨的研究,都成果颇丰。

本书从画家与受众这一崭新而独特的视角展开论述,深入研究沈周绘画背后的重要鉴藏群体——两京文官及其对沈周绘画的影响,也揭示了吴门绘画的趣味是如何为文官接受并逐渐传播至全国,从而取代浙派与院体绘画的。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西方艺术史观念: 再现与艺术史转向 (第2版) 》

高名潞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凝结了作者二十余年潜心教学和研究的成果,补充了新近的艺术发展趋势和理论探讨。

西方现代艺术史及艺术批评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启蒙时代所奠定的再现理论,正是对这一启蒙运动以来主客观二元论的继承和质询,构成了西方艺术及其理论的历史,然而西方艺术史理论始终未能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

有鉴于此,作者从非西方视角系统梳理、反思和批判西方艺术史理论,开创性地用“匣子“”格子“”框子“这三个形象性概念去概括西方艺术史叙事的演变,解读了不同理论流派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再现理论在西方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重构,并探讨了艺术史理论发展的新方向及其可能性。借此,读者可以全面把握西方艺术理论的核心理念及其发展流变。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边缘图像: 中世纪艺术的边际》

 [英] 迈克尔·卡米尔 (Michael Camille) 著     

潘桑柔 译

李军 校译/译序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是首部从历史和批评的角度探讨中世纪边缘艺术的专著。对中世纪的人们而言,边缘是双关、倒错和转化之地,是社会对立和心理冲突上演的场所。无论是常常出现在祈祷书页边的放肆无礼的丑角,还是教堂外墙上颇具嘲弄意味的滴水兽,都不在约定俗成的中心之内,而是身居边缘地带,孕育着反抗中世纪社会束缚的力量。

迈克尔·卡米尔在分析了宗教主题和世俗抄本页面边缘的图像如何掩盖、模仿或以其他方式质疑文本的权威性之后,深入探讨了修道院、大教堂、宫廷和城市等数种主要的社会空间的边缘地带。通过关注“边缘性”在中世纪文化中的作用方式,卡米尔向我们展示了中世纪边缘艺术中创新的真正来源,揭示了充满颠覆意味的这一艺术形式是如何维系霸权体系的。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15世纪意大利的绘画与经验》

[英] 迈克尔·巴克桑德尔 (Michael Baxandall) 著

王可萌 译

陈宇慧 校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既是了解15世纪意大利绘画的手册,同时也是从图像风格中解读社会历史的样本。

书中将意大利绘画纳入15世纪意大利的经济和商业体系中,通过梳理合同、书信、账目材料,考证了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贸易,解释了当时的各种日常活动和生活习惯,例如祷告、舞蹈、测量、战争等对绘画风格的塑造。从社会史的角度叙说一幅伟大的作品是如何诞生的。从构图、设色、线绘等方面解说画家是如何作画的,提供了评价和鉴赏画作的专业话语体系,并且列举了诸多名家作品告诉读者如何解读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该书显示出了艺术史对社会史所具有的重要洞察,是本世纪西方艺术史的重要著作。作者巴克森德尔是英国文化史家、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英国伦敦大学瓦尔堡研究院古典传统史教授,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史家之一,《15世纪意大利的绘画与经验》是他的代表作。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印象派: 反思与感知》

[美] 迈耶·夏皮罗 (Meyer Schapiro) 著

沈语冰 诸葛沂 译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本书是艺术史家夏皮罗终生思考印象派的杰作。在对印象派艺术长达70年的反思和感知中,夏皮罗为世人提供了一份印象派艺术的理念、主题、技术和美学的近乎完美的终极成果。

作者将印象派绘画的诞生追溯到19世纪欧洲的社会史、思想史和哲学史根源中;对印象派绘画的美学和方法做出了迄今为止最为深刻的思考和阐述;于印象派艺术主题的阐发匠心独运,穷幽极微;在“印象派与科学”“历史上的印象派风格”“印象派与文学”等议题上开后世研究之先河。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舞蹈人类学十讲》

[美] 德里德·威廉姆斯 (Drid Williams) 著

刘晓真 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为交叉学科,舞蹈人类学主要有两条研究路径:一种是遵从和套用传统人类学的方法,以舞蹈作为案例来验证已然存在的认识;还有一种是以动作研究为核心,在人类学理论和以舞蹈为代表的人类身体活动之间找到理论的接洽点,《舞蹈人类学十讲》充分显示了德里德·威廉姆斯在后一种路径上的尝试和努力。

她从人体运动的人类学理论前沿,对西方学术中涉及舞蹈的各种学说和理论进行了系统性批判,涉及西方神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生物学、语言学、文学、舞蹈等多门学科的内容。

同时,她将“人类为什么跳舞”这种哲学式的追问置于变化的观念中,自然地呈现出学术史的谱系和结构,在此基础上寻找动作和人类行为的语义内容之间的关系,意在彰显和强调作为隐性知识的动作在人类文化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和作用。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久保田博二:摄影家》

[日] 久保田博二 著

郑惠敏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在五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玛格南摄影师久保田博二一直在广泛旅行,并拍摄他周围的世界。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对黑豹党的报道,到无与伦比的朝鲜之旅,久保田大量记录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这本华丽的视觉传记凝聚了他一生中最出色的作品,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重要项目,并穿插以多篇极具启发性的相关文章,足可成为了解摄影师一生事业的杰出范本。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复古与自牧: 北宋蓝田吕氏家族墓研究》

胡译文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内的系列变革,影响既深且远。而蓝田吕氏家族是北宋时期生活在京兆府蓝田 (今陕西蓝田) 的名门望族,是以吕氏四贤为代表的士大夫群体,他们在思想、学术、仕途上都颇有建树,对我国古代和当今社会的很多领域都有一定影响。由其家族墓的考古发现可知,经过慎重规划的蓝田吕氏家族墓是儒家多代人合葬家族墓地的典范,从布局和随葬器物等细节均体现了他们追求的礼学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思想在丧葬方面的理想主义表达。

北宋蓝田吕氏家族墓的考古发掘又为研究其家族理想的具体实践提供了重要参照。本书在美术史和考古学的双重视角下,以北宋蓝田吕氏家族墓为中心,参照同时期其他家族墓和关中地区葬俗传统,剖析蓝田吕氏在墓园布局、墓葬排列和具体设置上的诸多特别之处,并通过比较分析随葬器物的类型、材质、铭文等,尝试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思想观念,分析吕氏如何在丧葬实践中践行古礼。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走进宋画: 10-13世纪的中国文艺复兴》

李冬君 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两宋时期,社会进步超乎想象,诸如民生与工艺、艺术与哲学、技术与商业无不粲然,域外史家谓之“近世”,或称“新社会”,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宋以文艺复兴,形成新的人文天际线。

文艺复兴带来的审美自由,适合艺术蓬勃地生长,从五代、两宋开始,中国绘画才真正迈进独立的艺术门槛。中国山水画的兴起,尤其水墨山水的兴起,成为 10 世纪至 13 世纪中国文艺复兴的标志。

本书按照历史顺序,分为五代、北宋和南宋三个时期,解读了近 30 位名家、近 100 幅传世经典画作,探究了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绘画类别由技入艺以至于境的发展过程;讲述个体与王朝相互勾连,命运与天才相激共振的历史事件。创作体例上,赏析与评传结合;方法上,审美与思辨兼济。作者试图以此建构新的中国艺术史,这是一部思想、艺术、文化、美学、文学交织的更大的人文作品。

读过本书,或许你还会发现,去艺术中开拓文化的江山,是一个好去处。追求自由,构建独立人格,安顿自己,这是对中国文化和自我的一次美的救赎。

美,是引人向上的终极力量。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多胞胎书画的物证鉴定》

邓斌 著

文物出版社

本书收集了近些年来鉴定书画真伪的大数据,敏锐地发现了多胞胎书画作伪的突出现象,并针对性地开展了专题科研,是这项科研成果的总结汇集及物证鉴定的实战应用。本书借鉴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科研合作的思路经验,使用现代的鉴定仪器设备,对书画物证进行显微检测、荧光检测、紫外光检测和红外光检测等物证无损检测检验。以光学方式将书画作品表面形态和光谱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并保存为数码影像。这些数码影像数据不仅可以为博物馆、科研人员在实施书画保存、修复与鉴定等工作活动中提供客观数据和专业依据,为学术科研提供了相对具体的资料和参考样本。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多彩的图像 —— 浮世绘艺术精品导读》

辽宁省博物馆 编

辽宁美术出版社

本书由辽宁省博物馆专家学者根据“多彩的图像 —— 浮世绘艺术展”展览内容编撰而成。书中收录展览所陈列的全部文物170余件(套),400余幅。

全书结构与展览基本一致,作为展览的“导读本”,其呈现的内容却比展览本身还要丰富的多。全书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浮世之绘”,即讲述浮世绘是什么,以及浮世绘是如何制成的。从“源”“流”“技”三方面详细阐述浮世绘的兴起、浮世绘的发展、浮世绘的制作工序。为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浮世绘的制作工序,作者精心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描绘浮世绘制作过程的版画,并为版画中的全部细节配以说明文字。想必很多读者无法想象,浮世绘竟是一种“集体创作”的艺术!

这些精美绝伦的浮世绘作品,曾在辽宁省博物馆“多彩的图像 ——浮世绘艺术展”上悉数亮相。该展览集中了日本浅井收藏,中国李可染画院、湖北省博物馆、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博物馆的170余件(套)馆藏级文物,包括创作于日本江户和明治时期的浮世绘原版作品,以及中国明清刊刻版古籍、日本江户时期“和刻本”古籍、中国明清时期“洋风姑苏版”版画等,它们中的多部文物堪称传世孤品。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心相:宋元明清的佛教绘画》

王中旭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由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王中旭著,该书通过十篇关于宋元明清佛画研究的论文,探讨了该时期佛画不同于晋唐佛画之特点、意涵及价值。作者立足于唐宋佛画转型的基础,一方面注重该时期卷轴画、壁画、版画等不同材质佛画之间的相互影响、启发,另一方面注重该时期画家、受画人(或功德主)佛教信仰的形态、方式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目前学界对佛教美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晋唐,对宋元明清的佛教美术,尤其是佛教卷轴画的研究较少,该书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

宋元明清的佛画主要包括卷轴画、壁画及版画等。佛教卷轴画指绘制在绢、纸上,被装裱为卷、轴等形式的佛教题材的绘画;佛教壁画主要包括佛寺壁画、石窟壁画;佛教版画则主要被用作为佛经的插图。上述三类佛画中,以佛教卷轴画最具代表性,最具创造力的佛画主要出现在卷轴画领域,如宋李公麟、梁楷、刘松年、马远,元赵孟頫、王振鹏、朱玉,明戴进、吴伟、丁云鹏、吴彬、陈洪绶、崔子忠,清石涛、丁观鹏、金农、罗聘等,均为擅长佛教卷轴画的高手。上述画家中,据其身份可分为文人画家和职业画家两类。北宋中后期以来,文人佛画的兴起是尤为值得关注的现象,它不仅使佛画在风格形式、审美意趣、功能意涵上发生了重要转变,而且也对职业佛画影响深远。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绘画反对图像》

汪民安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艺术的材料、形式日趋多样化,这为艺术作品呈现和表达意义提供了多元的途径和更为广阔的空间。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尝试蕴含着深刻的反思,他们的作品不再聚焦于对个人娴熟技法的炫耀,而是更加关注时间、空间、人和物,更加关注它们之间的多重关系,更加关注艺术家自身的感觉的逻辑。本书以尚扬、陈丹青、刘小东、丁乙等当代著名艺术家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鉴赏与思考,深刻揭示当代艺术内部的逻辑和张力。

艺术是对现实的超越,还是对现实的逃避?艺术是对自我的呈现,还是对自我的救赎?面对当下人的迷惘,当代艺术家用作品呈现自己眼中的世界;面对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学者汪民安展开了自己的思考。他用絮语式的诉说与当代艺术进行对话, 这也是他与自己的对话:“我愿意面对一幅画,也发明这幅画,在发明这幅画的同时,也发明自己,发明自己随心所欲的随笔。”

“总之,没有什么事情令人刻骨铭心。一些微末的愿望,小小的满足,对琐事的关注,力比多对日常事物的投入,对瞬间状态的全神贯注——所有这些,都在咀嚼,甚至是在品尝着,生活的庸碌。”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我将是你的镜子》

[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著

[美]肯尼思·戈德史密斯(Kenneth Goldsmith)编

寇淮禹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果你想要知道关于安迪·沃霍尔的一切,那么只看表面就好了:我的画、电影还有我,那就是我了。没有什么在表面的后面。”

本书精选1962至1987年来波普巨星安迪·沃霍尔接受的37次访谈。他以波普艺术教皇之姿,谈论名声、谈论艺术、谈论电影与超级明星、谈论波普与现代神话、以及谈论他自己——从安迪·沃霍尔早年崭露头角的岁月直至他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

这是关于安迪·沃霍尔的第一本访谈集,呈现了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位艺术家复杂的心理。从1962年横跨至1987年,这一篇篇高深莫测、机智诙谐的对话展现了沃霍尔艺术生涯中不同进程的真实面貌。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溪山清远: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 (先秦至宋) 》

[美] 高居翰 (James Cahill) 著

张坚等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在著名艺术史家高居翰教授的系列讲座“ A Pure and Remote View: Visualizing Early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基础上,翻译、整理而来。录制此系列讲座是高居翰去世前的重要工作,凝聚其毕生所学、所悟,完成了他向世人讲述中国古代艺术通史的夙愿。

作者通过细读画作和作品比较,展开对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的系统叙述,分析其如何从“装饰”转向“具象再现”,并在两宋时达到巅峰,成为唯一可比肩欧洲文艺复兴的伟大艺术传统。这一线索为后来的文人画史所忽略和贬抑,在目前通行的世界艺术史中也未得到清晰、充分的阐述。本书能够弥补知识缺憾,扩展人们对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的世界意义和价值的认识。而强调观看的乐趣,倡导从画作本身出发的视觉研究,也是作者对中国绘画史方法论和欧美艺术史研究的一种反思。

作者能言善辩,讲述生动且极富激情,融广博的学识和细腻敏感的阅画经验于一体,并穿插其多年亲身经历的艺术鉴藏与美术史界的交往故事,知识量与信息量巨大。本书论题开放而耐人寻味,对绘画史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新颖思考,也必将引发学界讨论。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西方美术史文献选读》

 李宏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整个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脉络为基本框架,对西方美术史及重要的美术理论文献进行系统归纳与梳理,简明介绍了不同时代西方美术史著述概况及其作者的生平和艺术思想等内容,进而选译了具有一定代表性和较大影响力的相关文献,按照时代分为7个部分——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18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借此,读者既可以了解西方美术史理论演变的轨迹,领略大师们思想的光辉,又可以按图索骥,进一步阅读相关的文献。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渴望生活:梵高传》

[美] 欧文·斯通 (Irving stone) 著

常涛 译

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是“传记小说之父”欧文·斯通的经典代表作。

温森特·梵高,一个为视艺术为信仰,以生命为火把,在暗影重重的人世间负重前行的探寻者。众所周知,梵高去世后才声名鹊起。追溯真正将梵高的文化影响力放大到整个社会的原因,绕不开欧文·斯通这本感动世人的传记小说《渴望生活》。

1927年春,年仅24岁的欧文·斯通在巴黎看到温森特·梵高的画展。那一年梵高去世刚刚37年,美国公众尚不知道这位荷兰画家。梵高的画作令斯通震撼不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整个世界豁然开朗。”“一切生命的有机成分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伟大崇高的统一体。”这位画家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斯通细读梵高与弟弟的信件,“肩背旅行袋,走遍了欧洲,住在温森特曾经居住和作画的每一处房屋,跋涉在布拉邦特和法国南部的田野上,寻觅温森特曾经安插画架,把大自然变成不朽艺术的确切地点”。回到纽约的公寓后,六个月内四易其稿完成本书。

完成《渴望生活:梵高传》后的三年间,因梵高当时在世人心中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画家,关于他的故事被美国17家出版社一一拒绝,直到1934年初版。此后畅销不衰,至今全球已发行160余种不同版本,售出数千万册。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跨界的中国美术史》

赖毓芝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所关注的重点在于美术史中的中西交流,主要注重其中之图像即视觉文化领域的相互交流与影响。

本书分为三个主题,其一是什么是异域?作者通过对卷轴画、钱币等物质性材料上的异域图像,试图解答当时民众眼中的异域形象。其二是新选择的出现。异域图像的传入,自然刺激了本土的艺术家,并成为他们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其三是图像的全球流动。

图像的不断流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知识之间的融合,这一变化首先体现于本土图像的变化之中。本书从全球视角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观察美术史的视角。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琢磨书史:清代书法史、法帖版本学

及鉴定个案的研究与思考

何碧琪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清代帖学、碑学的交替与金石学在广东的发展。作者对广东书坛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并提出十八世纪在中国兴起碑学书风及金石学,与帖学支持者抗衡,表面上是书风剧变,实际却是上述一系列因素诱发的结果。

第二部分是法帖版本学。对法帖版本的考述应属中国传统的学问,但近来随着书法逐渐退去其实用价值,对法帖的关注和研究逐渐式微,在这一部分,作者着重对弗利尔美术馆所藏《淳化阁帖》以及颜真卿《麻姑仙坛记》等法帖作了细致的考证和论述。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明清法帖丛考:清代书法史、法帖版本学

及鉴定个案的研究与思考》

[日] 增田知之 著

姚宇亮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明代是摹刻法帖比较兴盛的时期。明代刻帖继承了宋代的传统,仍以汇集刊刻历代名人法帖为主。早期所刻的《东书堂帖》《宝贤堂帖》和后来的《停云馆帖》《真赏斋帖》等等,均为明代著名的法帖。但书法家或文人在刊刻法帖的过程中,实际上蕴含着个人之不同的艺术理想,而借助法帖,我们可对明代书坛中活跃的艺术家或文人作进一步的理解,这对我们理解明代书法史意义重大。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伦勃朗与意大利文艺复兴》 

[英] 肯尼斯·克拉克 (Kenneth Clark) 著

李欣 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荷兰画家伦勃朗的艺术史读物。作为文艺复兴后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年) 不仅吸引了同时代的艺术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本书对伦勃朗的作品和艺术道路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解读,呈现了伦勃朗“明暗法”之下更丰富的情绪。

通过分析伦勃朗最著名的绘画和版画作品,克拉克展示了一个伟大的画家是如何通过回忆和联想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的,也解释了伦勃朗如何通过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研究而改变自身绘画风格。

同时,克拉克也将带领读者以富有想象力的眼光看待艺术品,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艺术家的经验。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

顾铮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早在20世纪初,郎静山、庄学本等一代摄影人便开始了对中国摄影现代性的追寻,而这种集体努力因战争的爆发而被迫中断。直到1980年代,随着“四月影会”“陕西群体”“北河盟”等民间摄影团体的涌现,中国摄影未完成的现代转型才得以重新启动。四十年间,中国当代摄影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有何种探索?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是一次重要的回顾与梳理,以专题讨论和个案研究两条线索,勾勒中国当代摄影图景。

10个主题,细致剖析纪实摄影、肖像摄影、都市摄影等摄影类型的发展,敏锐把握摄影在呈现都市景观、身体、家族记忆等议题上的特质与尝试。

13篇个案研究,既有当代纪实摄影坐标式人物侯登科、长期关注国人群像的刘铮,也有挪用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自我的洪磊等,以其代表作入手,展现多样且生动的摄影实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