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回医简《六十病方》药名考释两则

 流浪的半夏 2023-04-29 发布于陕西
一、卑挈
简58:乌喙、桔梗、圭、畺、牛厀、厚柎、细辛、勺藥、節皮、白斂、戴糂、蜀𣐹、蕉莢、石膏、兹石、苦㴆、卑挈、朱(下接简59,与本文无关,未录)
“卑挈”,天回医简整理组释作:卑挈,即菝葜。《急救篇》“栝楼”颜师古注:“郑康成以为卑挈,非也”,王应麟补注:“萆,步八反。《本草》菝葜。挈,口黠反。”《别录》菝葜:“益血气。”
考《神农本草经》载无“菝葜”,有“萆薢”一药,云:“萆薢,味苦平。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恶创不瘳,热气。生山谷。”而“菝葜“则始载南朝梁·陶弘景所著之《本草经集注》:“味甘,平、温,无毒。主腰背寒痛,风痹,益血气,止小便利。生山野。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关于“萆薢”与“菝葜”的关系,西晋·张华《博物志》有云:“菝葜与萆薢相乱。”陶弘景亦云:“(萆薢)今处处有,亦似菝葜而小异,根大,不甚有角节,色小浅。”可知二者虽然外形相似,但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药材。
从简58的影印件上看,整理组对“卑挈”二字的识别是准确无误的,只是在释读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一点偏差。其一就字形而言,“卑挈”与“萆薢”“菝葜”各有一字相近,但由于“薢”与“葜”读音相近,故“萆薢”又常写作“萆葜”,因此天回医简中的“卑挈”很大可能是“萆薢”的异体字写法;其二就载录年代而言,“萆薢”始载东汉早期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菝葜”则始载南朝梁·陶弘景所撰的《本草经集注》,因此即便“萆薢”和“菝葜”为同种药材(只是一种虚拟语气,实际上并非一种),也应沿用载录年代更为古老的“萆薢”,而非“菝葜”。
综上,绵崽认为天回汉墓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简58“卑挈”应释作“萆薢”,而非“菝葜”。
二、節華
简188:治血痹:㞕白薟、勺藥、節華、薑、圭、小𣐹、朱臾,并合,取三撮,入美酒一升中,先餔食酓之,日三。三日知,五日已。
首先,该简释文的印刷有一漏失之处,即“朱臾”后的“等”字不应与前句连读,而应插入一逗号,即:“治血痹:㞕白薟、勺藥、節華、薑、圭、小𣐹、朱臾,等,并合”,意为前药用量均等之意。
其次,该简“節華”一药,整理组释作:節華,参简七七“达桼”注。另,《本经》菊花:“一名節華……久服利血气。”而简77“达桼”,整理组释作:达桼,下文简七八作“勶桼”,达、勶通,帛书《老子乙本·道经》六七“善行者无达迹”,老子甲本一四四“达”作“勶”。《别录》節華:“味苦,无毒。主伤中,痿痹,溢肿。皮,主脾中客热气。一名山节,一名达节,一名通漆。十月采,曝干。”达桼、勶桼、山节、达节、通漆当为一物。”参本篇简一八八“節華”、简五六“節”、简五八“節皮”注。
简单来说,整理组认为简188治血痹方中的“節華”与简77的“达桼”、简56的“節”、简58的“節皮”均为同种植物——“節”,而“節華”和“節皮”区别仅在于药用部位的不同。
然而绵崽认为,整理组这一解释存在值得商榷之处。简188的主治证候为“血痹”,《金匮要略》云:“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可知“血痹”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麻木不仁”。检《神农本草经》有载:“菊花,味苦平,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一名節華,生川泽及田野。”“皮肤死肌”,即“麻木不仁”之意。菊花既能主治“皮肤死肌”,又“一名節華”,无论是在名称还是功效方面,均与简188“治血痹”方的“節華”高度一致。
综上,绵崽认为天回汉墓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简188“節華”应释作“菊花”,而不应与《别录》的“节华”相混淆。至于《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简77的“达桼”、简56的“節”、简58的“節皮”和《别录》“节华”条所说的“节”究竟是源于哪种植物,整理组并未予以明确阐释,绵崽将在后期推出的专题文章中对“節”的药物基源做出详细考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