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春雷,一阵春雨,唤醒万物,浇开百花,姹紫嫣红,美不胜收,正如宝珍微拍的拍品,争奇斗艳!历经三年,今年的春天定会更加绚烂,让我们一起期待!晚上7点半,老地方,宝珍微拍在收藏之路始终伴您左右!为您展现繁星璀璨的宝珍世界,也祝您收获一份幸福美满,阖家幸福,健健康康,开心捡大漏!宝珍微拍第1704期的16件拍品精美绝伦,造型独特,极具赏玩收藏价值,今晚七点半,老时间、老地方,我们不见不散! ![]() Lot 01 品名:清代秋梨皮和田青白玉籽料原石印章 规格:长3.67cm、宽2.44cm,高3.42cm 说明: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绵延的昆仑山脉山岩中。和田玉原石经过自然的地质运动和冰川运动等长期的剥解为大小不等的块。和田玉碎块经过雨水雪水冲刷流入河,随河流流入水中,称为和田玉山流水料,和田玉山流水原石经过玉龙喀什河几百甚至上万年的冲刷,就形成了和田玉籽料。和田白玉籽料从商代开始开采到至今,已经开采三千多年了,目前资源已经枯竭。喜欢玩和田白玉籽料的人越来越多,没有了再生资源,因此,和田白玉籽料原石一路上涨。好的和田白玉籽料高价难求,一级白和田白玉籽料,克价一度万元一克。此块和田青白玉籽料原石印章,秋梨皮色美观,属于籽料最美的皮色,青白玉质,肉质润,底部印文“学诗堂”刀工流畅,字字精美,一丝不苟。整器玉质细腻,油润,皮色亮丽,可作为印章,也可作为挂件,值得收藏。 Lot 02 品名:明代白玉拉丝工艺透雕童子献寿佩 规格:长5.44cm,宽5.09cm、厚0.6cm 说明:这件明代白玉拉丝工艺透雕童子献寿佩,和田白玉材质,明代拉丝工艺,玉质细腻油润,密度高,油性十足,采用浮雕,透雕,拉丝工艺手法,雕刻童子献寿佩。佩正中心呈圆形,周边雕一周如意纹,如意纹雕工精巧规整。正圆中心镂雕童子献寿图案,童子体态匀称,表情惬意,雕琢细腻传神,惟妙惟肖。童子活泼的喜悦神采,寿桃饱满的造型,增添了作品强烈的艺术魅力。此佩用料上乘,雕工精湛,题材寓意好,抚掌赏玩,趣味横生,收藏精品。 Lot 03 品名:清代白玉透雕石榴形香囊 规格:长5.36cm,宽5.09cm,厚2.55cm 说明:香囊为贵族妇女随身佩戴以及悬挂在垂帐之上之物,其内放置香料,供嗜香者日常起居所用。这件清代白玉透雕石榴形香囊,以和田玉白玉透雕而成,玉质温润细腻,密度高、油性好、熟旧感明显。整个香囊为中空结构,镂空雕刻石榴形,器面浮雕、镂雕石榴果及叶,香囊口部为花瓣式,底部镂空为枝叶形。雕工精湛,雕刻精细,工艺水平炉火纯青。镂空透雕的手法无处不显示出精细考究的刀法与优美流畅的线条,设计巧妙,让香囊的艺术性得到提升,妙不可言,不可多得。品相完好,包浆厚实,难得一见的玉雕精品。 Lot 04 品名:明代白玉蝗虫挂件 规格:长5.3cm,宽1.29cm,厚0.91cm 说明:近几年来,境外高古玉在拍卖市场,发生井喷式的变化,短短两年同类别的高古玉,高出国内市场百倍之多,尤其是老三代夏、商、周的玉器,市场表现非常突出,很受世界各地藏家的追捧。此件拍品白玉材质,玉质细腻温润,以蝗虫为造型精雕细琢,造型简洁,生动富有神韵。玉质钙化,正在向鸡骨白状态转变。包浆厚实,表面光气十足,一看开门,历经三千多年的历史岁月,品相完好,十分难得,慧眼识宝者不要错过。 Lot 05 品名:晚清民国书画大家吴待秋洒金皮和田白玉籽料随形自用印章 规格:长5.6cm,宽4.88cm、厚3cm 说明:和田白玉籽开采到至今,资源已经枯竭。玩家不断涌入市场,和田白玉籽料原石一路上涨。好的和田白玉籽料高价难求,一级白和田白玉籽料,克价一度万元一克。这件清代洒金皮和田白玉籽料随形印章,精取和田白玉籽料,留洒金皮,厚实饱满,玉料白皙油润,致密亮泽。整体随形琢成,充满自然意态。其上浅浮雕三阳开泰,三阳开泰”最早出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易经》,“羊”与“阳”相通,三羊象征三阳,三羊之上雕有太极,浑圆饱满,以表“三羊开泰”吉意,是中国民间习俗中常见雕刻题材,象征万事享泰。并刻有铭文“计事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和其谋.详思来楗,往应时当”,底部印文是:待秋长生安乐。此件印章为吴待秋的私印,原籽带有天然洒金皮,非常亮眼,材质极佳,寓意吉祥,可把玩可佩戴,实属难得的印章精品! 吴待秋 原名徵,字待秋(以字行),别号抱鋗居士、疏林仲子、春晖外史、鹭丝湾人、栝苍亭长、晚署老鋗。浙江桐乡人。吴伯滔之次子,西泠印社初期会员、上海美术会监事、上海市美术馆早期馆员。著名的海上画家。与吴湖帆、吴子深、冯超然合称“三吴一冯”,为近现代上海最活跃的画家之一。 Lot 06 品名:明代白玉绞丝环 规格:直径5.2cm,厚0.56cm 说明:古时玉环一般作为佩饰,因“环”与“还”同音,古人可能还把它作为一种信物。据说古代逐臣待命于境,赐环则还,即得到天子送来的环,就知道自己收被重新召回,官复原职。此拍品和田白玉籽料材质,玉质坚密,细腻油润,环雕刻绞丝纹装饰,造型简洁,刀工精湛,线条犀利。玉质受沁,古朴大方,玉面已经生成千年玻璃光泽包浆,一眼开门老。近几年来高古玉器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价格年年飙升,深受全世界高古玉藏家们的追捧。但是,目前国内市场还处在价值洼地,眼光长远的收藏家开始着手布局,现在正是入手收藏高古玉的好时机,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带给你十倍甚至更大的升值空间。 Lot 07 品名:明代白玉福寿双全挂件 规格:长5.17cm,宽3.96cm,厚1.05cm 说明:这件明代白玉福寿双全挂件,取和田白玉雕就,玉质温润细腻,皮色漂亮。整体造型采用两只蝙蝠趴在方孔钱币上,蝙蝠和钱币一直都是我国古人善用的表现题材,寓意福在眼前。蝙蝠纹饰生动,刻画细腻,线条流畅,寓有福寿双全。整体包浆莹润厚重,雕工精湛,题材寓意好,味道足,皮壳一流,品相完好,收藏佩戴精品! Lot 08 品名:明代红沁白玉圆雕瑞兔把件 规格:长4.49cm,宽1.82cm,高2.97cm 说明: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的动物,象征祥瑞,《瑞应图记》称:“赤兔者,瑞兽,王者盛德则至”。这件清代和田玉籽料玉兔把件,取材珍贵稀少和田白玉籽料,玉质温润,局部皮色枣红自然漂亮,光泽细腻柔和。圆雕玉兔呈俯卧状,头部微微抬起,双耳较长贴伏于颈背部,似有随时欲起动奔跑之意,俗话说动若脱兔,雕刻的非常传神,同时不乏温顺可爱。玉质为皮壳老道的白玉,包浆醇厚,俏在一抹天然红色,俗话说红沁抵万金,今年又是兔年,象征鸿运当头,兔飞猛进,尺寸合适,盈手可握,品相完好,赏玩佳品。 Lot 09 品名:明代青玉浮雕仙鹤玉管 规格:长7.97cm,直径1.42cm 说明:这件明代青玉浮雕仙鹤玉管,玉质为青玉,质地细腻温润,油性好,沁色自然。器呈圆管状。表面浮雕两只翩翩飞舞的仙鹤,长嘴上翘,动感十足。中间一通孔,用于穿系。器表带有少许沁色,沁色自然。整器线条柔美,造型规整。此件青玉管用料上乘,做工精细,规整素雅,包浆醇厚,品相完好,文化底蕴深厚,十分具有收藏价值。 Lot 10 品名:清乾隆和田白玉籽料透雕时来运转挂件 规格:长5.45cm,宽3.84cm,厚0.73cm 说明:此牌以珍贵的和田白玉籽料雕琢而成,玉质坚密细腻,密度高,用料厚实。器形雅致,长方形,两面均对称饰夔龙纹,中心以透空技法雕两个同心圆环,大圆套小圆,都可以转动,分别饰海水纹和蟠虺纹,可三百六十度旋转。玉质洁白无瑕,设计精巧而具匠心雕工精细,中心留有穿孔,可系绳挂佩。寓意吉祥:时来运转。整器设计巧妙,独居匠心,玉质包浆温润,光气一流,非常开门,佩戴效果大方得体,值得拥有。 Lot 11 品名:明代白玉透雕童子献寿摆件 规格:长7.85cm,宽3.59cm,高4.69cm 说明:这件明代白玉透雕童子献寿摆件,和田白玉质地,晶莹温润,细腻如脂。透雕双童子献寿,童子圆脸丰腴,短发髻,柳叶眉,双线眼,身扛桃枝,手捧果实,桃实硕大,满脸喜气之色。童子体态匀称,表情惬意,雕琢细腻传神,惟妙惟肖。童子献寿,寓意长命百岁、寿比南山,表达人们最质朴纯真的祝福,也为中国传统经典玉雕题材,寓意吉祥。此摆件用料上乘,雕工精湛,包浆温润,品相完好,收藏精品。 Lot 12 品名:清代篆刻家孙三锡寿山田黄石浅刻山水人物随形印章 规格:长6.11cm,宽3.26cm,厚2.72cm 重量:112克 说明:田黄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中之王”尊号。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数百年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这件清代篆刻家孙三锡寿山田黄石浅刻山水人物随形印章,为田黄所刻印章、名家孙三锡之手。田黄石料色泽橘黄,令人心动,质地细腻温润,红筋显明,萝卜纹若隐若现,乃上等的田黄石。呈四方形,作者依形就势浅浮雕山水意境优美,各个侧面的纹饰连成一体,崇山峻岭,高天流云,景色壮阔。印面朱文篆刻,印文是:陶然自乐。布局合理,字体美观。印身刻铭文“戊戍四月 三锡治”。行刀如笔,字体洒脱,篆刻艺术大家之风范。 孙三锡是清代篆刻家。字桂山,字桂珊、子宠,号怀叔,别号碧壶生、华南逸史,浙江省平湖人;一说晚徙海盐;平湖、海盐,明清时均属嘉兴府。官陕西周至县丞。工书法,学孙过庭。善刻竹;篆刻师陈鸿寿,浑朴遒劲,颇有韵致。善画花鸟,为江介门生,亦清丽绝俗。 这件藏品从材质、作家、品相、要求极为苛刻、名家之手、加之顶级材质、不论丛投资角度还是艺术角度,实属上品精品。 Lot 13 品名:明代青黄玉璧 规格:长4.71cm,宽4.51cm,厚0.79cm 说明:玉璧,是我国传统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作为礼器,用作礼天和身份的标志,象征美好意愿和高贵的品质。 这件明代青黄玉璧,具红山文化玉器艺术风格。玉璧呈方形,青黄玉质地,玉质细腻,沁色迷人,器形方中见圆,中间圆孔,璧体中间略凸,光素无纹,光泽温润,玉璧边缘受沁,沁色立体丰富,有扩散蔓延态势,浑然天成,玉面光泽柔和,包浆醇厚,因此这是一件大开门的玉璧,距今已有六至八千多年的历史岁月,品相完好,非常难得。红山文化是史前文明的曙光,红山文化玉器属于中华玉器文化的首创,也是中华玉文化起源的一座高峰,因此,深受全世界古玉收藏家们的追捧。这件玉璧品相完好,级别高,有极高的收藏投资价值。 Lot 14 品名:明代白玉勾云纹勒子 规格:长6.83cm,直径1.85cm 说明:勒子,古老读音为lēizi,又称“蜡子”,“官名”为“勒”字底下加个“玉”字旁,即“勒玉”。此件勒子为圆柱形,中穿为孔,是挂于胸前或腰间的玉饰。玉勒白玉材质,玉质细腻,温润柔滑,器面有玻璃光感,局部受沁,沁色丰富立体过渡自然,非常开门。器面以减地阳刻勾云纹,线条圆转流畅,纹饰缜密,布局舒朗。勒子尺寸大小适合把玩,年代久远,玉质莹润,弥足珍贵,拥有此玉勒,一生娱乐。整体包浆厚实老到,玉质优良,工艺精湛,品相完好,级别非常高,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极具收藏价值。 Lot 15 品名:明代青白玉圆雕童子戏狮摆件 规格:长7.09cm,宽4.45cm,厚2cm 说明:明代玉器有个特点,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件明代青白玉圆雕童子戏狮摆件,青白玉材质,玉质莹润,质地极为细腻出众,光气十足。圆雕童子骑于狮背,手捧绣球,喜笑颜开,狮子俯卧作回头状,鬃毛根根纤毫毕现,雕工极佳,童子开颜喜庆,实为一件玉雕精品。中国古代舞狮、戏狮,是经过龟兹(库车)传来的当时西亚的一种驯狮游戏,揉合舞蹈、杂技等,自西域传入中原地区,颇受欢迎。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南宋苏汉臣所绘《百子嬉春图》,其中描绘有两小儿一前一后扮演狮子的舞蹈场面。可见自唐至南宋,乃至清代,此类乐舞在中国内陆普及之广泛,风行不衰。 Lot 16 品名:明代白玉透雕螭龙鸡心佩 规格:长6.75cm,宽4.83cm,厚0.74cm 说明:鸡心佩,即韘形佩,由玉韘演变而来,韘为古人拉弓射箭时扣弦用的一种工具,用以保护拇指不被弓弦勒伤。此佩白玉质,玉质细腻紧密,手感温润。大体呈椭圆形,中心为一圆孔。整器以镂雕与阴线刻划相结合的手法,在佩身周围透雕翻卷的螭龙纹和云草纹,螭龙姿态虬曲高雅,彰显尊贵之姿。细节生动,可见其精湛工艺。此件鸡心佩玉材极佳,色泽莹润,有光泽,局部红沁更添古雅,出廓龙身体婉转,雕琢灵动,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