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书协的领导班子,产生了一位主席、三位名誉主席。孙晓云成为本届协会主席,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位中书协主席。 接下来,还有中书协名誉主席的人选。自然,最近前三届的三位主席,理所当然的成为本届中书协的名誉主席。 所谓本届中书协的4位大佬,就是指孙晓云主席和沈鹏、张海及苏士澍三位名誉主席,他们的书法,自然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4位主席的书法各有千秋,谁的书法最有大家的风范呢?本文推送4位大家的8幅书法作品,每人的代表作各为两幅,供大家欣赏。 一 、孙晓云及其作品 ![]() 孙晓云女士,是新一届中书协的当家人,可谓众望所归!因为她的书法、著作,都见证着她在书坛的超强实力,学养极其丰厚。 孙晓云女士的书法,兼擅诸体,以行书数量居多。每一种书体,都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尤其是行书和楷书。 ![]() 孙女士的行书,人称“小行书”,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清风扑面。她的行书,以“二王”为根基,并对宋代以来的行书进行整合,形成独具一格的“孙体”。 观其作品,点画娟秀,用笔清爽,章法疏朗且错落有致!其书风,恰似江南的温情淑女,娴静高雅,玉树临风。 刚柔相济、大小参差、疏密得当,在作品中无不体现,楷、行、草多体齐下,丰富了作品的体势变换的表现力。 ![]() 孙晓云的楷书,尤擅小楷,与方放、韦斯琴、朱乒乓等人,成为当今书坛的“小楷四大家”。她的小楷,吸收了魏晋以来的典型小楷的特点,并融入了行书的笔意。 孙晓云的书法,无论是行、草,还是楷、隶,都中规中矩,彰显深厚的传统书法的功底,为传统书法的继承和推广,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二 、沈鹏及其书法 ![]() 沈鹏老先生,作为中书协的第四任主席,为中国书法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今成为中书协的名誉主席,也是实至名归。 老先生无愧书坛文艺泰斗,集书法、绘画、诗词、著作与一身。在中书协的发展历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引领作用。 ![]() 沈鹏先生的草书,笔画如万岁枯藤,缠缠绕绕,恣肆张扬,动态十足。行笔潇潇洒洒,不拘一格。结体宽松,章法参差跌宕,彰显大家风范。 在历任的书协领导人当中,沈鹏的草书是无人能及,这是不争的事实。他的草书,引领着书坛的草书走向,开创新一代草体书风。 ![]() 这是沈鹏先生的楷书。老先生的楷书,历来争议不断,不招待见。在大众看来,其楷书不正宗,未曾师出有名,属于自由的楷书体。 也正因为如此,老先生无辜的背上了一个“丑书始作俑”的骂名!其实关于丑书的定义,也不是咱们普通人能够界定的,需要一定的大智慧。 三 、张海及其书法 ![]() 在中书协八届领导人的任期中,张海先生是唯一的连任两届主席的领导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张海先生的能力不容小觑,并且是有超强的组织能力的。 张海先生自担任第五届中书协主席之时,正是新世纪开局不久,各项各业,都加紧改革开放,锐意改革,努力进取,这也成为张海要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 张海先生的书法,素以草隶闻名于世。草隶的特点,就是隶书的一种表现形式,笔画之间,借鉴了草书的用笔,有牵丝连带,赋予了隶书的动态感。 隶书是一种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创造空间的书体。张海先生创造的草隶,就是他典型的书法名片。用笔遒劲,横画惯用粗笔,并辅之枯墨,赋予了作品的苍茫感。 ![]() 张海先生的隶书,带着草书的印痕。那么他的草书,似乎也发现了隶书的影子。其草书,有明显的国画写意风格,讲究整体的搭配与呼应。 此幅草书,技法主要体现在使转上。转折或方或圆,角度或大或小。以瘦笔为主,偶尔夹杂一两个粗笔,较好的起到了点缀与衬托的作用。 四 、苏士澍及其书法 ![]() 苏士澍先生,是第七届的前任主席,这位前任主席,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务实、勤勉!他所到之处,都言传身教,身先士卒,积极弘扬祖国的优秀的书法艺术。 他常常给大家作书法示范,其态度极为真挚、诚恳,要是一个笔画嫌没写好,也不吝补上一笔。有人认为他是画字,倒不如说,他是追求完美。 ![]() 苏士澍最拿手的书法,就是篆书。他的篆书,在历届主席中,也是写得最好的。他的非凡之处,还不在于擅长篆书,而是他用软鸡毫笔作书,好像作家冯骥才笔下的刷子李,刷白墙穿上黑衣服一样,故意的较劲儿,彰显的是非凡的绝活。 用软软的鸡毫笔,写出来的篆书,很是有韵味,柔中有刚,刚里带柔。结体严谨,且松紧及其合乎法度。整体效果很是耐看。 ![]() 苏士澍先生的行书,笔画纤秾适中,动静结合,翻折生韵。点画间,偶尔与农用枯墨和飞白,使作品余味无穷。 以上8幅作品,你更喜欢哪一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