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古亲弟:用陈云两根金条起家,公司做大交给国家,今估值过万亿

 扬眉剑客 2023-04-29 发布于山东

#历史开讲#1968年,华润集团创始人秦邦礼去世,去世之前将整个公司上交给国家,直接归属国务院国资委监管,同时也列为了国有重点企业。

文章图片1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将自己几十年经营做大做强的公司上交给国家,这个秦邦礼又是谁?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气魄呢?

华润集团

华润集团创立于建国之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从综合性贸易公司转型成了以实业为核心多元化控股的企业集团。

根据最新统计的数据来看,华润目前已经涵盖了五大业务领域,下设了19个一级利润中心,而且全国的实体企业已经达到了2000家,在职员工达到了42万人,毫无疑问是一家大企业。

文章图片2

到2020年,华润集团在全球500强的排行榜上已经上升到了79位,谁能想到,这家公司几十年前还只是一个小作坊。

而它的创始人秦邦礼,正是我党的重要人物博古的亲弟弟,当年借助党组织留下的两根金条,做出了这么大的公司。

无论什么时期,如果你有两根小小的金条,那真可谓是巨大的财富,但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就算你有金条,又怎么使用呢?这也是一个问题。

文章图片3

但是在秦邦礼的手里,两根金条的价值被他放大了无数倍。

博古其人

博古本名秦邦宪,曾经做过一段时间党的最高领导人,在党生死抉择的时候,差一点将党组织带入了无法挽回的深渊,好在毛主席及时拨乱反正,最终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弟弟秦邦礼虽然没有像哥哥那样成为领导人,但依旧是学霸级别的人物,但由于家庭贫困,家里一共三兄妹正是上学的时候,秦邦礼选择了主动辍学支持哥哥和妹妹的学业。

文章图片4

哥哥秦邦宪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留学苏联,成为了我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而一直支撑家庭的秦邦礼在钱庄找了一份学徒的工作,这几年的经验积累也为之后秦邦礼经商打下了基础。

秦邦礼的革命经历

哥哥秦邦宪不知道的是,弟弟秦邦礼在革命的路上也丝毫没有落下脚步,秦邦礼其实早在秋收起义的时候就加入了革命事业中,但是为了安全,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其实也是一名革命者。

文章图片5

长征以后,秦邦礼被中央安排到苏联去学习,直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前,赶回了国内,成为了一名隐藏战线的工作者。

抗战爆发后国内的形势异常严峻,上海经商的秦邦礼不仅要隐藏自己的身份,同时还要对付日本人,也要募集更多的资金和物资支援前线。

如何筹集和运输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毕竟弄得再多送不到前线都是白搭,为了安全,必须开拓更多的运输渠道。

文章图片6

之前秦邦礼开的是一家米店,米就是粮食,为运输物资提供了很好的掩护条件,但米店太单调并且业务量比较小,不能进行大规模的运输,因此需要一个大公司。

一个有能力独立办理仓储和运输的业务,有仓库可以存货,也有能力运输,以防敌军的怀疑。

有过苏联学习、上海经商经历,同时会好几门外语的秦邦礼在这方面如鱼得水,俨然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没人能猜到他还有一层地下工作者的身份。

文章图片7

而秦邦礼能够身负重任,一方面是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是哥哥博古的千斤重担。

几年之前,那时的秦邦礼生意还没有做这么大,博古刚刚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苏联学成归来,投身到革命事业当中。

而博古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找一个人,负责建立联络点健全地下交通线,这个人一定要对组织忠诚。

博古那时候对党内成员也不熟悉,再加上这本身也是个非常危险的任务,一旦暴露,接头的人可以隐姓埋名的逃走,负责的店老板一向抛头露面,危险性非常大。

文章图片8

想了一圈,博古想到了自己的弟弟——秦邦礼。

两人一拍即合,于是秦邦礼的店铺有了更多的使命和任务,才有了接下来几年的发展。

在从事地下工作的几年里,秦邦礼多次临危受命,不断为我党转移人员,比如刘少奇等同志都曾通过秦邦礼的协助躲过敌人的监视。

不仅如此,借助自己聪明的头脑和经商的经历,秦邦礼的店铺一边承担着地下工作的任务还一边赚钱了。

文章图片9

随着革命事业的进程,秦邦礼想到了,可以通过开设其他的门店,来大量的为中央积累财富。

作为地下党,在战争年代,秦邦礼知道隐蔽性的重要性,一旦暴露,自己背后的很多事情都会被查出来,特别是作为几个店铺的负责人。

所以秦邦礼深知自己不能出现问题,所以大家并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大家只知道有个人叫做:杨廉安、杨琳。

文章图片10

扩大经商范围

而秦邦礼最早的启动资金,就是来自于我党领导人之一的陈云同志,当年顾顺章叛变,党在上海的组织危在旦夕。

在上海南路附近的一座二层小楼里,我党负责人陈云,小心翼翼的将两根金条交给秦邦礼,让他用这些钱为我党建立一条秘密交通枢纽,筹备战时资金,这也就是秦邦礼最初的启动资金。

建立香港和内陆的贸易往来关系之后,秦邦礼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成为了非常有名的人物,业务范围自然是一扩再扩。

文章图片11

经过几年的努力,上海的各个行业秦邦礼都有涉足,家具店、商店、粮食、小杂货铺等业务都开展起来了。

这些业务的开展就能为前线的运粮运钱提供完美的掩护,同时也是正规的开展业务,毕竟我卖粮食米面的公司运输粮食去南方很正常吧,多带一些店员伙计也是无可厚非的。

文章图片12

解放战争时期,秦邦礼的业务还做到了东北地区,通过最新开辟的海上运输通道,将东北地区的粮食经过大连、朝鲜送往香港售卖,一部分获利颇丰成为党的经费,另一部分粮食直接支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文章图片13

在地下工作方面,原本开门做生意就鱼龙混杂,南来北往都是很正常的,再加上一些贸易合同之类的,中间夹杂几份党的文件,也没有人能够仔细的查出来,总归就是为人员和文件提供了天然的掩护。

全国转战

1938年是秦邦礼转型的一年,那一年秦邦礼用3万块的启动资金在香港将自己手下的所有公司分门别类,开办了“联合行”。

文章图片14

由于秦邦礼的业务能力比较强、谈判能力也是一流的,在华南地区也有很大名气,因此联合行在香港的生意也十分火爆,他们经过努力,在全国建立了工厂、百货公司。

那段时期,全国各地都能看到联合行运输的身影,仓储、运输、银行、人员流动这些再正产不过的商业行为,为我党的很多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为了隐藏身份保护自己,秦邦礼的身份多次转换,他的名字也经历了多次的变换,毕竟博古秦邦宪的名字谁都知道,要是顶着秦邦礼这个名字,那简直就是移动的靶子。

文章图片15

渐渐地,“联合行”越做越大,也成为了香港的著名企业,到了香港的秦邦礼改名为杨琳,这个名字也伴随了他的后半生,之后他的孩子也都跟随他姓杨。

1941年,秦邦礼接受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安全护送800名香港的民主爱国人士到海外。

接到任务的秦邦礼立即进行的安排部署,为了任务的顺利完成,秦邦礼安排了15个护送人员,并且亲自参加到护送的任务中。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不是运送一两个人那么简单,这是整整八百多人,一般的办法肯定不能解决问题。

文章图片16

任务过程中,为了确保人员和财产的绝对安全,秦邦礼将财产分成多份,缝在衣服里,自己伪装成和尚,利用和尚化缘的身份,一路前行,其他人员也进行伪装,穿插在百姓中间,顺利穿过敌人的防线。

经历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才将800多人和资金全部送到指定位置,期间,无论怎么艰难,秦邦礼都没有动组织的一分钱。

做大做强、创造辉煌

文章图片17

1946年,秦邦礼的哥哥博古因为飞机失事意外离世,这给秦邦礼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但是秦邦礼知道哥哥一心为国,自己也是坚定的革命者,秦邦礼保持镇定,继续自己的革命事业。

在工作的过程中,组织上也很关心秦邦礼的个人,秦邦礼的夫人也是一名坚定的革命者,两个人走到一起组建了家庭之后,一起为了革命事业做贡献。

秦邦礼为组织经营将近十年,在打理公司的过程中,专门开设了多条既有利于公司也有利于组织的贸易通道,光是为前线运送的物资就多达120万吨,提供的资金多达达到了100万元美金。

文章图片18

支援抗战的华人华侨为祖国的捐款也有一部分通过秦邦礼的手中转交给党组织,可以说这条战线为中国近代抗战做了非常大的贡献。

形势稳定之后,为了加强国内外的交流,秦邦礼特意回到香港,将“联和行”改名为“联和进出口公司”,这才是一家真正具有完整架构的公司。

不久之后,秦邦礼为这家公司想了一个简洁且更有意义的名字,“华润公司”。

文章图片19

“华”代表中华的意思,“润”取自毛主席的字“润之”,可见秦邦礼的认知中,这家公司一直都不是自己私有的,而是国家和政府的,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经营者。

1948年,华润公司完成了500万港元的融资,同时将香港的几家贸易机构公司收归旗下。

新中国成立后,华润公司交由外交部进行管辖,正式成为国家对外交流的重点企业,此时的秦邦礼终于可以使用自己的真实名字。

文章图片20

1968年,这位华润的创始人,突发心肌梗塞不幸离开了人世,这位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爱国者,这位黑暗中的红色力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对外贸易部门专门为秦邦礼举办了安葬仪式,秦邦礼的一生长眠于八宝山烈士公墓,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事业依旧挺立。

总结:

当年革命者的付出,最终又回馈给我们每一个人,如今的华润,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无数个像秦邦礼的人,为了革命事业坚持到底。

文章图片21

我们的国家建设越来越强大,造福百姓的福祉也是越来越有利,这样的国家,我们怎能不骄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