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游世界-漫步悉尼

 东方情缘丁姐 2023-04-29 发布于广东

悉尼是澳大利亚的发源地,也是大洋洲最大的城市。尽管我一直不大喜欢到城市去旅游,但悉尼似乎是澳洲的一个标志,似乎不去看看就没有完全了解澳洲,何况还有即将做母亲的Wendy和在深圳就和我先生认定是兄弟的Jason

  悉尼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很好,靠北有碧水及毫克斯贝利河,环绕着南部的有植物港及其他海口。虽然城市林立,但很近的车程就可以看到围绕在悉尼的海滩及森林。这个安全、干净、没有污染的城市属于张开双臂欢迎全世界人类的城市,有180种语言,200多个移民的国家。

悉尼比中国多三个小时时差,所以我刚下飞机就把原来就调整快了一个小时的表,多调整了一个小时。

因为正赶上全世界的同性恋大会要在悉尼举行,整个悉尼的房间都有点紧张,还是wendy夫妇帮我们定的房,因为Jason那天要上班,wendy下个月就要生产了,所以我们自己直接去了旅馆,约好和wendy在酒店见面。

我们一路上全是定的三个人的房,这样相对来说也节约些,但也大约要在115-178澳币之间,应该说,整个澳洲之行,悉尼的房间是环境最一般的,仅仅从房间的紧张程度来看,就知道来到大都市了。

和其他城市一样,房间里还是不可以上网,即使缴费上网也是无线网络,网速并不快,似乎全部的房间里都没有我们中国房间里的那种直插式的网线,所以,临走前大陆给我们的那个有线可以转无线的那个卡,成了我们这次旅行中,唯一没有用上的物品。

   Wendy怀着8个月的身子,看着并不显怀,人还是蛮漂亮的,她告诉我们,她的预产期在325日,孩子是个女孩,名字也已经起好,叫劳拉laura

说话间孩子就开始在肚子里踢她,我把手放在Wendy的肚子上,可以强烈感觉到她在舒展着自己的小身体。

36岁了才第一次做母亲,可以想象的出Wendy的激动,不一会Jason就来了,他特地请了一个小时的假提前赶来,他告诉我们他跟母亲说他的兄弟来了,他母亲很是诧异,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中国兄弟,原来是保余和他在深圳见面的感觉特别还好,然后带着我们去唐人街随便找了一间街头酒吧喝上了啤酒。

   在Mark city 唐人街我们偶遇一对发传单的中国夫妻,年龄大约在55岁左右,是哈尔滨人,他们是女儿有了身份以后就把他们办过来的,知道我们来自于深圳,就问我们悉尼好还是深圳好,我有些迟疑,我喜欢澳洲的是那种田园的格局,这里全是高楼大厦,我还真没有什么觉得特别好的感觉。那老人很善谈,他告诉我们,哈尔滨的气候没有这里好,他们来到是来对了,如果只从气候角度来说,深圳也一样四季如春,但想想,他们从冰天雪地的城市来到这个四季都开着花的城市,难怪会有如此的想法。

悉尼的市区停车很贵,但Jason可以停在自己的办公区域里,那是不要钱的,但是Jason一般会坐火车来,主要是上班时间来悉尼的路上塞车很严重,悉尼是一座白天大家都疯狂涌入,下班都到郊区自己的别墅的城市

一路上Wendy就在说我们来的时机不好,自己的房子还没有定,要是搬进去了坚决不许我们住旅馆,其实我们的身份本身就有点复杂,从一开始我们就定了调子,去看几个会员的家,但绝不能给他们添任何麻烦,我们只应该是为他们的夫妻感情起到更好的润色作用,而不要让她们有任何为难之处,毕竟,她们嫁到异国它乡,丈夫都是西方人,有着他们的文化和习惯,我们既是机构,但更是娘家,所以我们开始就决定了,有他们的陪伴我们就很心满意足了,其他的,我们自己可以负担的就全部负担起来。毕竟,我们还想在她们的丈夫面前,表现出我们中国人的礼貌和大气,以及为人着想的品德。

Wendy已经把房子的合同签好,是那种庭院式的建筑,Wendy很喜欢,就等过两个月就可以入住了,目前暂时住在Jason妈妈的家里,不过还是要付房租给妈妈的。我们很巧合的参观了一个澳洲的家,感觉就是干净整齐,还特别的有格调。

因为中国人多,在悉尼是没有任何饮食上的问题的,在布里斯班的婚礼上,薇薇的表姐告诉我们唐人街上有家蜀香坊味道很正宗,于是我们跑去试了一试,果然不错,看看周围吃饭的人,全是亚洲面孔,想起朋友说的在悉尼可以吃到,买到中国全部的东西,还真一点不假。

还有一家台湾人开的朱妈妈餐馆,还真适合我们的口味,那油条炸的有我们武汉的地道的感觉,牛肉面和牛腩面也非常地道,全然没有中西混杂的问题。我们在吃饭的时候,看着陆续有人进来,但店主都以时间到了要打烊了拒绝掉,如果在中国,就是下碗面而已,放着钱不赚,没有办法想像。

外语不好的人,建议去国外旅游,有意识的记一些英文的菜单,否则即使坐在餐馆里,也弄不清楚那些自己可以吃,我们这趟旅行,就经常出笑话,要不就是瞎点,要不就是看着好看的样子点了,但是吃到嘴里真难吃,主要是不知道食物里的成份。

因为不知道咖啡的名字,我一路上除了喝卡布奇诺,其他一概不会。Jason喝的一种饮料挺好喝的,我特地抄了下来,以后好点着喝。Chocolate milk shake 巧克力牛奶饮料。

国外的餐馆分为有酒牌和无酒牌的。有酒牌的餐馆英文是"Licenced Restaurant",这类餐馆不能自带酒水;无酒牌的餐馆在进门处"BYO"的标志( Bring Your Own),可以自己带酒饮用。我们感觉自己到了国外有点缩手缩脚,毕竟英文不熟,弄不清究竟。

Jason特地在The meat lwine sterk 悉尼出名的牛扒店请我们吃了地道的牛排,他们喜欢吃3-5成熟的,而我,对牛排没有多大感觉,反而是西餐后的那道冰激灵,让我大呼美味和正点。还有他们做生意的方法要我有些大跌眼镜,因为生意好我们去的时候没有位,那餐厅的人要我们在外面等候并告诉我们可以进来的时间,这当中,我们看到好多人出来,位置也一直空缺着,商量进去坐下,人家却说一定要到那个时间才行,因为既然说好,就按照规定来,想想要是中国,有了位置赶快把人迎进来,人家生意再好,不慌不忙做着生意。

我要了一个芒果汁,端来后感觉酸酸的,心想是不是澳洲的芒果很酸,因为冰冻我只喝了一口,过了一会又端来一杯,原来是搞错了,我还说算了,但人家招待还是坚决的退了回去,给我换了第2杯。

来到悉尼,达令港(Darling Harbour)是一定要看看的,这个也有“情人港”美名的地方,是悉尼的一个比较中心的地带。很有些浪漫的氛围。各种咖啡馆和餐馆鳞次栉比,海洋博物馆、水族馆、赌场等娱乐场所也聚集在此。

最明显的是那些不怕人的海鸥,你走到她身边都不会飞走,可见海鸥对悉尼人的放心程度。

Jason指着那个Wendy刚来时候他们租住的房子,得意的告诉我们劳拉就是在那里制造出来的。

在悉尼,生一个孩子是可以奖励5000元的,一直知道澳洲的医疗福利很好,但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一直没有搞清楚,只记得一个嫁在澳洲的会员告诉我,她在澳洲住院,去的时候院长医生全来给她看病,住院开了两次刀,享受的服务真觉得自己就像上帝,住院和出院的时候什么手续也不用办,直接走人就行。

我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待遇,Wendy用她的理解,给了一个让我有点清楚的解释,她告诉我,在澳洲,有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两种看病的方式,中产阶层一般会根据自己的收入买医疗保险,这样,如果想看病就可以随意选择去哪个医院,公立医院无权选择医生和病房,也不享受优先住院和治疗,一些慢性病的手术可能需要排较长时间的队,同时免费医疗一般也不包括牙科、理疗和按摩治疗等服务。但私立医院都可以做到。

私人医疗保险是个人自愿购买的保险,看病的费用是由保险公司支付的。保险公司还会支付一系列非医疗服务费用,如理疗、购买眼镜的费用等。澳洲政府鼓励国民购买私人保险,并给予30%-40%的退税补贴。

在澳洲是实行医药分业管理办法的。医院和诊所不能向病人卖药。医生只负责看病开处方,病人自行到药房买药。由联邦政府支付主要费用,个人仅需支付较少费用。给我的感觉澳洲是个扶贫不扶富的国家,不让你饿死,但你要是想多赚就要多付出。

我一贯对规定和制度不求甚解,这回算是弄明白了一点,还算不错。

我们在悉尼呆了三天,Wendy每天坐火车到我们这里,陪我们到处转悠,她说自己怀孕了也需要多走动走动,但我们知道,她其实是想多陪陪我们,弄得我们心里也好生不过意,但和她在一起漫步悉尼,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每逢人多和过马路,我都忍不住要牵着她的手,Wendy告诉我,西方人把生孩子看得不像中国人那么认真,也没有什么座月子之说,有的生孩子几天就出门,照样吃生冷的东西,她说现在和婆婆暂时住在一起,婆婆不大喜欢她弄中餐,她也尽量的不在家弄,但是想吃什么了,就会在悉尼来找,不错的是,一般还真找的到。

到了澳洲才深刻的体会到中国的关于房子关于学历的观点不适用的道理,可能跟国外教育有关,不管做什么职业的人至少表面上比较讲礼节,都会彬彬有礼。

Wendy在中国深圳是一个报社的记者,一个月的月薪也拿到2-3万,她的弟弟听说她找了一个开火车的,很是感觉不好,似乎开火车的和姐姐的大学身份完全不符。过去电影里看见的中国人去了国外洗盘子,想着他们在做最低下的工作,其实这些观点真的不妥。

即使是在国外洗盘子,拿的报酬也未见得就比一个学历高的薪水低到那里,在澳洲,只要你想,你就可以找到一份让自己生活得有滋味的工作,勤劳的中国人,如果真想赚钱,真的可以做很多事。

Jason是城际列车的司机,但他的收入比较偏高,还享受任何火车汽车的免费待遇,Jason特意帮我们买了那种旅行套票,一天内坐任何火车,BUS去任何景点都不再收取费用,悉尼的地铁是有着比较古老的历史的,我特地截取了几个片段看看和我们的不同,为了我们的到来,Jason特地安排了我们的行程,他邀请我们到他自己开的悉尼火车 – CityRail上去看看悉尼和悉尼周边的情景,这样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很是激动,尤其是保余,坐上司机的位置,也可以算是中国第一人了。

Jason就是一个典型的澳洲人,他一直属于那种不储蓄的男人,也不想给自己负担,去买什么房子,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休息,想去旅行就存钱,如果不是因为Wendy,他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买房。

偶尔会有会员问我,丁姐,你说这个老外有多穷,他说要攒钱来中国,是啊,对于一直会储蓄的中国人来说,一个需要攒钱才可以来看她的老外,那简直是不可理解的,其实这在国外真的很平常,甚至有老外到中国旅行是先贷款,回家再慢慢还,对于没有任何生存压力的他们,存钱的意义几乎等于零。这样说来,一个攒钱说来看中国女人的男人其实就是一个很正常的状态,而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而对于一个有储蓄的西方男人,我们应该觉得还是不简单的,至少他认同一些我们中国人储蓄的观点,或他有点类似中国人的斗志,要知道,在西方,不是象中国人这样,大部分都渴望一份事业的成功的,他们更多的是要的一种随意的没有压力的生活状态,而这点,我们,真的没有。

想去西方生活,你有可能遇见一个条件好的,但更大可能你会遇见一个很普通的,但可以生活的很随意的男人,Wendy说自己感觉很好,这个来自西安郊区的女孩子,12岁父亲就去世了,是舅舅资助她读完大学,然后来到深圳,为了让弟妹们都完成学业,她也吃过很多苦,因为她个性实在,恋爱上也老是遇见不真心的男人。但这一切,到她遇见Jason后,就开始转变了,她开始享受有个关心她的人的家庭生活,现在她悠闲的在悉尼溜达着,等待着孩子的降临,想做母亲,是她多年来最大的愿望,而生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那也是好多中国女人感觉好可爱的一件事情。她告诉我,自己会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学点技能,自己的外语在中国虽然好,但提高得很快还是在澳洲,她说自己还是会去工作的,她这样年轻,只是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做个幸福的母亲。

到了悉尼,不看悉尼大剧院是不可能,我们先是坐游船在船上游览了水上风光,那种气势,绝对的让人感觉到所谓的像风一样的自由的意境。

蔚蓝的海水,游弋的轮渡,现代的城市,扬帆远航的帆船,一切的一切,特别是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形如洁白的贝壳,又若出海的风帆,我们远眺,近看,都感觉到它的威严。

沿着河岸走向悉尼剧院那条路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首先是悉尼人白天在酒吧里的高谈阔论和悠闲,更多的是他们的着装看得出的高贵气质,尤其是一些老人,举手投足很有皇家贵族气息,让我目不暇接。

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看看这些老人,气质非凡,点点滴滴的细节,手套,包,衣服,围巾,鞋,没有一处不精致,没有一处不周到和细密。

坐观光船去看的那个海滩,我一直没有弄清楚名字,可能叫邦迪海滩(Bondi Beach),虽然只是个沙滩滨海小镇,却是澳洲是具历史的冲浪运动中心,坐在那里只感觉舒适,看着老外的孩子在沙滩上嬉戏,大人在一边看着他们怎么摔跤都不在乎,那条通往海滩的路很有特色,可以慢慢闲逛、可以到咖啡馆里喝上一杯,还可以看看衣服,买点礼品,我和卞姐就是在这里买了几个小袋鼠的的零钱包,准备带回来送给家里那几个小管家,想着我们在外旅游,她们还真辛苦了。

Sky tower eye 悉尼塔上我们浏览了悉尼的全景,25澳元一个人,Jason说自己很年轻的时候上来过,这回感觉和以前也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他是出生在这里的人,一个城市,一个40岁的男人,说变化不大,可见,这座城市的规划做的多么周密,在悉尼塔上环游一圈可以把悉尼进收眼底,到处都有几国语言的说明,Wendy告诉我们住在海边的一般是很有钱的,悉尼的房价在全世界都算高的,比香港还高。

Jason开车车带我们去看了看蓝山国家公园(Blue Mountains National Park),这个在2000年被列入自然类世界遗产的公园生长著大面积的原始丛林和亚热带雨林,我们在这里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近土著人,感觉不是很好,那人手中吹的什么乌拉只想,我丢下个硬币,照个像就赶快的离开了。

我们在丛林里转了转,空气清新,鸟儿欢叫,因为怕Wendy走的太多,我们就自己前行,但路牌上全是英文,还是打道回府,

坦率说,走在悉尼的街头,我有在深圳和香港一样的感觉,只不过就是行走的面孔里,更多的是西方人而已。但是悉尼之于很多人就似乎是一个标志,和多年前,我向往去深圳和香港的感觉差不多,那是每个人觉得自己应该要去,或要去站一下的位置,似乎代表着一种旅游或人生的高度。

我来过了,但说我是否真的非常喜欢这个大都市,我还说不上来,可能城市对于我没有那种诱惑。

落在我心深处的,倒是Wendy的身孕还有和保余称兄道弟的Jason,让我有着一种期盼。想着这个城市,每天有Jason开着的城际列车在飞驰,想着36岁了,即将成为母亲的她的未来,我就知道,我把我的惦记,永远的深深的留在了这里,我会要求,也会看着他们的爱情的结晶---劳拉,通过网络把她的成长一点点的和我们一起浏览起来,我还盼望,会有一天,我可以拉着劳拉的小手,带她领略,美丽的中国------

部分丁姐周游世界相关文字:

周游世界-美国(圣地亚哥)

周游世界-美国(圣地亚哥2)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序

周游世界-走近非洲-阿布戴尔国家公园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树顶酒店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赤道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SawelaLodge酒店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奈瓦沙湖Lake Naivasha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纳库鲁NAKURU国家公园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纳库鲁与长颈鹿邂逅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纳库鲁的那些狒狒和白犀牛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纳库鲁湖饮茶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马赛人和马赛部落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帐篷酒店和坦桑边界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马拉河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马赛马拉大草原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马赛马拉的狮子和豹子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热气球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草原香槟

周游世界-周进非洲-内罗毕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安布塞利

周游世界-走进非洲-告别乞力马扎罗雪山

周游世界-把摩洛哥带回家Take Morocco to home

周游世界-卡萨布兰卡电影里的那个咖啡馆

周游世界-摩洛哥蓝白老城区小试牛刀

周游世界-艾席拉涂鸦小镇的那些背影

周游世界-摩洛哥-得土安古城感受人文摄影

周游世界-摩洛哥-舍夫沙万

周游世界-索维拉的落日

周游世界-摩洛哥-红色的马拉喀什

周游世界-拉巴特是摩洛哥首都

周游世界-梅克内斯和沃鲁比利斯

周游世界-在摩洛哥过足猫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