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在春天的尾巴尖儿上喝口茶

 舞田居士 2023-04-29 发布于内蒙古

过了谷雨,意味着日暖春逝,

夏天的脚步又近了。

在雨水的滋润下,

百谷茁壮成长,生机勃勃。

这样生机盎然的日子里,

手里怎能少得了一杯好茶呢?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489年前(明嘉靖十三年),也是一年的谷雨。文徵明卧病在家,没法参加好友在支硎虎丘举办的茶会。虽不能往,但心向往之。好友特地寄来了春茶两三种,这让他心里乐开了花儿。于是急命家童汲泉吹火,自得幽闲之趣。

这一年,文徵明六十四岁,辞官回到苏州也已八年有余。友人寄来的虎丘雨前茶,至精至好,弥足珍贵。喝过太多好茶、见过太多世事沧桑的文徵明,还是难掩激动,兴之所至,挥毫泼墨,画了一幅《品茶图》。

明 · 文徵明《品茶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 文徵明《品茶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虎丘茶,产自苏州虎丘山。名气大,产量低,烹煮后白如玉,香如兰。达官显贵趋之若鹜,平常百姓很难喝到。明代屠隆《考槃余事》说虎丘茶“最号精绝,为天下冠。惜不多产,皆为豪右所据,寂寞山家无由获购矣。”

好友寄来的虎丘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雨前茶,殊为难得。在古人眼中,雨前茶与明前茶都是极好的,甚至雨前茶更值得推崇。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雨前茶时说:“清明谷雨,摘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若肯再迟一二日期,待其气力完足,香烈尤倍,易于收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代的茶叶采摘期,大多集中在谷雨前后。清明之前的茶树芽头初露,极其鲜嫩。也正因如此,明前茶的细嫩茶叶内含物质不够丰富,品相好,但滋味寡。相比之下,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雨前茶,内含物质更加丰富,汤感更加鲜浓醇和,茶汤滋味也更加丰富,品饮起来“其时适中”。到了立夏呢,茶的芽叶就会开始变老,所以民谚一直有“茶到立夏一夜粗”的说法。

北宋 定窑白釉牡丹纹带盖执壶

观复博物馆藏

清道光 粉彩梅花诗文杯

观复博物馆藏

清雍正 粉彩牡丹图盘

观复博物馆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