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咸丰的悲歌,大厦将倾的无奈

 飞雪季 2023-04-29 发布于印尼

清朝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咸丰是清朝最后一个掌握实权的皇帝,在面对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风口浪尖上,咸丰尽己所能的为维系大清的统治而努力,但是终究未能如愿。不仅如此,由于他临终之前的错误决策,致使爱新觉罗氏的江山彻底葬送,因此被后人所唾弃,但是回看咸丰这短短的一生,不由自主地为他感到无奈和惋惜

内容图片

咸丰画像

一生没有好运气

道光十一年,奕詝出生于北京圆明园,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子,在他十岁的时候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就因病去世了,奕詝开始由奕訢的母亲静贵妃抚养。

奕詝是个运气差到爆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得了一场天花,这在古时候是一个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好在奕詝挺过来了,付出的代价就是在脸上留下了麻子。这还仅仅是开始,后来因为打猎坠马导致腿部受伤,留下终身残疾,成为了一个瘸子。

身体的创伤只是奕詝磨难一生的开胃菜,原本随着道光皇帝的长子、次子、三子的相继去世,皇四子奕詝成为实际上的嫡长子,是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人。但是六皇子奕訢异军突起,能文能武,深受皇帝喜爱,成为皇位最有力的争夺者。道光皇帝为如何选择继承人而陷入纠结,直到生命的尽头,才下定决心选择“长且贤”的奕詝继承皇位。

继承皇位后的奕詝才发现,原来收拾这片狼藉的江山才是对他真正的考验。

内容图片

咸丰画像

年轻皇帝的魄力

咸丰皇帝奕詝继承皇位后不得不面对两大难题一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二是古往今来未曾有过的资本主义列强的虎视眈眈。

作为一个刚刚二十岁的的青年人,作为这个王朝最具权威的决策者,咸丰皇帝面对艰难的时局,给出了坚定而响亮的答案:对内疯狂镇压、对外毫不妥协

咸丰皇帝绝不是一个只会喊喊口号的领导人,为了确保既定方针的成功,他开始着手对这个国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 广开言路

咸丰皇帝深刻认识到,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做到耳聪目明,于是在他上任之初便要求官员密折奏事,鼓励朝廷官员敢讲话、讲真话,从而让他能够确切了解到国家的真实状况。

  • 革新吏治

咸丰皇帝明白自己所有的想法都需要手下的这群官员去落实,因此一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官员对于政策的高效执行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他积极着手为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平反,将父亲重用的主和派官员全部罢免,积极启用主战的官员以彰显决心。

  • 重整军备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的高歌猛进让咸丰看到清朝八旗铁骑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国家的常备军绿营兵腐朽不堪,毫无战斗力。面对困局,咸丰果断打破“以满制汉”的祖制,重用忠臣于清政府的汉族士大夫阶层在各地组建团练,为最终消灭太平军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容图片

肃顺和奕訢

生命中的要人

在咸丰皇帝奕詝短暂的一生中,有四个人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一是恩师杜受田

杜受田出生于书香世家,或许他不是一个能臣干吏,但他绝对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他的教导对于咸丰的一生意义重大。

道光十六年,杜受田受道光皇帝委托,成为皇四子奕詝的老师,二人从此结下不解的师徒情谊。杜受田为了不辜负皇帝的重托,特地搬到离皇宫较近的静默寺居住,三五天才回一次家,在杜受田的教导下,咸丰成为了一个合格的皇帝接班人。

奕詝之所以能够成功夺取皇位,杜受田居功至伟。他知道皇六子奕訢能文能武,深受道光皇帝的宠爱,如果一味的想在才智上一较高下,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选择另辟蹊径,让奕訢在品德上下功夫,以其仁慈、孝顺的品质成功打动父亲道光皇帝。

杜受田在咸丰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就陪伴在他左右,他在咸丰身上付出的心血要远远超过自己的儿子,咸丰对于杜受田的恩情铭记于心,可惜杜受田在咸丰二年就突然病逝,恩师的离开让咸丰痛彻心扉。

二是心腹肃顺

肃顺是满清的贵族,不同于其他安于现状、贪图享乐的八旗子弟,庶出的肃顺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咸丰在内政上完全倚重于他,将他视为改革的钢刀。

肃顺掌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饬官场的腐败现象,他果断处置“戊午科场案”、“户部宝钞案”,将文渊阁大学士柏葰、兵部侍郎李鹤龄等处斩,彻底扭转了清政府愈演愈烈的贪腐风气。

为解决政府财政困难,肃顺一方面提出将无法控制的鸦片的买卖实行公开化管理,从而拓展税收来源,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彻底废除旗人的优厚待遇,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肃顺虽是满人,但是他清醒的认识到满人入关后日益变得骄奢淫逸,对于国家建设毫无用处,反而是忠于清政府的汉族士族阶层出现了很多可用的人才,在他的鼎力支持下,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汉族官员得以施展拳脚,实现自己的抱负。

内容图片

肃顺剧照

三是弟弟奕訢

咸丰10岁的时候生母就因病去世,因此一直由奕訢的母亲抚养。奕訢与奕詝相差一岁,两个人既是玩伴,也是竞争者,奕訢的聪明才智和身体素质都要更甚一筹,因此继位后的咸丰对于这个弟弟的感情非常复杂。

咸丰对于奕訢的才能非常清楚,他既想发挥奕訢的长处,又怕奕訢趁机做大,最终威胁到自己,因此在使用奕訢的问题上非常的纠结。

咸丰在位时曾两度重用奕訢:第一次是太平军定都南京,占据大清王朝的半壁江山,国家状况陷入岌岌可危时授予奕訢权柄,处置相关平叛事宜;第二次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咸丰将奕訢留在北京负责和谈事宜。

奕訢就好像是咸丰手下的救火队长,总是在危机关头被委以重任,可是一旦危机解除,达成使命的奕訢也就立即告别政坛。

四是宠妃兰贵人

相对于慈禧太后这个响亮的名号,兰贵人这个称呼就显得默默无闻了。咸丰二年,叶赫那拉氏被选秀入宫,很快凭借出众的外表和善解人意的性格博得咸丰皇帝的宠爱。

除了外表与性格之外,叶赫那拉氏还有一个优点——字写的好。咸丰皇帝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每天忙于处置各类政务,善于写字的叶赫那拉氏正好可以协助他批阅奏章,帮他减轻每日工作的负担。

叶赫那拉氏还有一张王牌握在手中,那就是她为咸丰皇帝生下了唯一的儿子,这就注定她必将母凭子贵,永享荣华富贵。可惜咸丰皇帝将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确保儿子如何成功掌权上,却忽视了兰贵人这个枕边人的权力欲望,最终铸成大错。

内容图片

慈禧太后

和崇祯皇帝作比较

咸丰皇帝的遭遇不禁让人联想到大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他们两个人的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同样都是年少继位的少年天子,同样接手了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但是笔者认为咸丰要比崇祯处置的好,原因有三:

  1. 咸丰更会运用权力。咸丰受过系统的储君培训教育,因此他在清理父亲留下的主和派官员时,能够迅速的让自己信赖的主战派官员接手,从而确保权力平稳的过渡。相反崇祯由亲王上位,处置阉党后导致东林党一家独大,严重打破朝中的政治生态平衡,导致大明朝堂陷入一片混乱。
  2. 咸丰执政更有章法。咸丰对于自己重用的人非常信赖,在中央力挺飞扬跋扈的肃顺搞改革,在地方支持汉族士大夫掌握军权平叛。相反崇祯对于大臣始终秉持怀疑态度,从中央到地方,因为被怀疑而诛杀的大臣不计其数。
  3. 咸丰敢于打破祖制。咸丰明白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老祖宗留下规矩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面对时局的变化需要做到灵活变通。因此咸丰敢于违背祖制重用汉臣,让汉臣组织团练抗击农民起义;为调动平叛的积极性,咸丰提出先入金陵者王。而这些打破常规的做法都是崇祯所不敢去做的。
内容图片

崇祯剧照

笔者总结

很多人对于咸丰皇帝的评价不高,认为正是由于他的无能才导致了清朝的最终走向灭亡,使中国最终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在此笔者想说一句公道话,咸丰皇帝在整个封建王朝的历史中绝对是一个有能力的好皇帝,他勤政爱民、厉行节俭、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清朝的统治在他手中得以延续。相对于他的优点,他的缺点也非常的突出,首先就是性格懦弱,不能在失败中成长,反而在失败中彻底沉沦;其次经历过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还没有吸取教训,依然沉醉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没有真正花费心思去研究英法为主的资本主义列强;最后是在临终托孤的安排上明显失当,让野心勃勃的慈禧有可趁之机,发动政变夺取了至高权力,带领国家走下万劫不复的悬崖。

内容图片

垂帘听政

作者涤尘索金,一个单纯的历史爱好者,在此诚请诸位好友多关注、多交流、多点评,让我们一道涤荡历史的尘埃,探索人性的光辉。

插图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