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成功举办

 顺其自然h 2023-04-30 发布于北京

4月26-28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主办,南京艺术学院承办的2023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论坛成功举办。近200名来自国内外政府机构、联盟成员单位、从事中欧人文艺术教育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和艺术教育工作者齐聚南京艺术学院,聚焦“中欧人文艺术教育:交流·融合·发展”主题,共话中欧人文艺术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碰撞思想火花、分享观点创见,取得丰硕研讨成果。

27日上午,论坛开幕式举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外交部欧洲司参赞、二级巡视员石晓滢,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阿尔巴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诺弗鲁兹·切塔,匈牙利使馆文化教育参赞艾登,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凌浩,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谢建明,意大利驻上海总领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理事、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教授梁玖,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法方代表魏让方,瑞士卢塞恩应用科学和艺术大学教授、音乐教育能力研究中心主任马克·安托万·坎普,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韩锺恩,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特聘副教授阿拉卡扬,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理事、嘉德艺术中心总经理寇勤出席。开幕式由谢建明主持。

图片

俞锋致辞

俞锋代表南京艺术学院对来宾们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南京艺术学院始终秉承刘海粟先生“中西合璧、兼容并包”的学术理念和办学精神,紧扣“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办学目标,坚持把国际化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作为重要战略取向,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不断深化与欧洲知名大学办学合作和人文艺术交流,努力融入世界高等艺术教育的大格局。学校将通过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论坛这一平台,与欧洲相关部门、机构和艺术院校建立长久而紧密的联系,在人文艺术教育领域开展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以文载道、以艺传声,为推动中国与欧洲各国的民心相通、文明互鉴作出更加积极的南艺贡献。


图片

杜柯伟致辞

杜柯伟指出,2023年是中国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围绕“中欧人文艺术教育:交流·融合·发展”这一主题举办论坛,是积极推动中欧双边人文艺术教育合作和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的务实举措。要在交流合作中共同践行和传播“以人为本、开放平等、尊重包容、理解欣赏、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秉持正确义利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交流理念,聚焦人文艺术教育和青少年发展主题开展工作,合力共促中欧民心相通与文明互鉴。

图片

杜鹏致辞

杜鹏表示,本次论坛聚焦会议主题安排了七个分论坛,旨在为不同人文艺术领域的教育交流搭建平台,为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凝聚共识。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将不断丰富人文艺术交流的内涵,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项目,持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为营造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美好前景贡献卓越力量。

图片

石晓滢致辞

石晓滢指出,中国同欧洲国家的关系迎来了一个“暖春”,近期中欧领导人频频会晤,向世界展现了双方不断加强友好合作、推动关系向前向上发展的积极意愿。人文交流可以帮助彼此深化了解、增进互信、传承友谊、减少误判,更好地筑牢中欧关系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中欧合作交流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也是互利共赢的事业,期待更多机构和朋友加入到中欧人文交流的行业中,共同打造中欧关系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20年。

图片

杨树兵致辞

杨树兵表示,江苏是教育大省和开放大省,在江苏高等教育布局中,艺术教育是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南京艺术学院坚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以艺术为媒、以文化为介,主动参与国家和江苏重要对外交往活动,以高水平艺术展演活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此次论坛必将进一步深化中欧人文艺术教育领域沟通交流,推动中欧高校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合作,也必将为江苏、中欧乃至全球艺术教育提供新的方法与策略,提供新的思想与路径。

图片

达仁利致辞

达仁利认为,在互联互通成为现实的今天,无论是对于大学、博物馆、文化机构还是整个社会,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它有助于打破隔阂,筑建沟通的桥梁;有助于打破偏见,促进共情和理解;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价值和重要性的认识并对其加强保护;有助于分享知识,加深对人类文化和历史多样性、丰富性的理解。

图片

谢建明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进入主旨演讲环节,主旨演讲由夏娟主持。

图片

张凌浩演讲

张凌浩在题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助力中欧人文交流互鉴的主旨演讲中,从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科研平台建设、展演学术交流、国际传播表达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我校在中外人文艺术间的融合、创新与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探索。他指出,南京艺术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艺术人才,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着力提升国际化学科建设,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国际性学术及展演交流,为中欧间的人文艺术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加强文化创新传承,推进中华文化全球分享与表达。

图片

魏让方演讲

魏让方在题为交流,融合:中法高等教育合作的意外成果与发展的主旨演讲中,以三个不同时期的中法教育合作——洋务运动时期的福州船政局、20世纪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及中法艺术教育合作、20世纪8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的中法教育合作为例,总结了中法教育合作的特点,并说明其如何以各自的方式回应了论坛主题的三个关键词“交流、融合、发展”。

图片

韩锺恩演讲

韩锺恩在题为之于乐本体分有独行中间的声音乐整一呈现的主旨演讲中,通过相关本体论与现象论进行术语—概念定位,并提出问题。然后由本命题相关论域切入,并逐一讨论艺术学、史学、美学及哲学问题,进一步通过中西方不同范式的比较,讨论中国美学理念中所存在着的全声大音至乐理念,与中国审美实践中所成就的整一性艺术意象。

图片

寇勤演讲

寇勤在题为架起中欧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嘉德艺术中心多元的艺术实践的主旨演讲中,介绍了嘉德在中欧艺术交流和艺术教育方面的实践。他表示嘉德将通过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的平台,继续加强与欧洲各国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交流。

图片

夏娟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圆桌交流环节,张淳、梁玖、艾登、马克·安托万·坎普、阿拉卡扬五位中外嘉宾围绕“中欧人文艺术交流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创新”主题展开交流讨论,气氛热烈。圆桌交流由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周隽主持。

图片

圆桌交流环节

在下午举行的七场分论坛中,与会嘉宾围绕“新时代-新生态-新设计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跨领域暨跨文化美术共同体2035展望”“青少年人文艺术教育发展”“亚欧文明区的文化传承与交流”“音乐表演理论的东方视野”“跨文化传播与全球本地化电影”“科技与艺术共容共生:设计的新维度与新疆界”等方面展开交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晚,闭幕式“星·望·夜话”暨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论坛承办交接仪式举行。闭幕式由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执行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齐悦主持,联盟副理事长董松寿代表联盟致辞。谢建明作总结致辞,并与成都大学副校长王小军共同完成论坛承办单位交接仪式。2024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论坛将由成都大学承办。

图片

承办交接仪式

26日下午,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理事会会议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共32名理事或理事单位代表参会。会议听取联盟总体工作情况和2023年工作计划的汇报,审议通过关于新增联盟理事单位、联盟理事和联盟成员单位;启动《中欧人文艺术教育交流蓝皮书》编撰;研究了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章程修订和《关于申请举办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论坛的工作办法》等议题。会议同意新增北京嘉德艺术中心有限公司等3家机构为联盟理事单位,增补寇勤等3位联盟理事,新增肇庆学院等4家成员单位。截至目前,联盟共有理事单位39家、成员单位86家。

图片

图片

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理事会会议

论坛期间,“美美与共·和合共生”2023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论坛交流演出精彩呈现,来自南京艺术学院、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师生和艺术家们进行了精彩演绎。活动现场高潮迭起,极具特色的《新赛马》《秋熟》等节目引发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

图片


图片



-本期责编-

排版:宗正曦

指导老师:徐丽媛

图文:党委宣传部  科研处  国际交流处



出品: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