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许地山

 丁点 2023-04-30 发布于福建

​     作为文学研究会创始人之一的许地山,于世人而言就是课文《落花生》的作者,一个文学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除了学者、教授、音乐家等,其在革命时期所做的红色贡献也逐步浮出。

       许地山与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相熟于上个世纪20年代前,四个小伙伴一起不仅创办《新青年》,也同为文学研究会的创始人。因其弹得一手好琵琶,能曲谱,与瞿秋白、郑振铎都有合作,比如瞿秋白的《赤潮曲》,又比如郑振铎的《海边》。从他们的交往中可以看到,许地山会从两个好友的需要出发,配合着他们二人的事业,成就他们。作为朋友,许地山着实难得。

      不论是藏书、交友,亦或郭沫若、茅盾等人的悼词,都隐约暗示许地山是地下党员,但却没有官方说法。

      由中宣部宣教局出版的《重读先烈诗章》,其中在瞿秋白的篇章里提到“他受俄国革命感染而创作的这首《赤潮曲》,发表在1923 年的《新青年》杂志上,同时由另一位共产党人许地山谱曲。”这是目前唯一见到官方对许地山共产党人身份的明确,缘何如此确定?是内部追认过,但家属并不知晓吗?

      老蒋退守台湾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认为台湾是没有共产党人的净土,但实际上作为战略要地的台湾早进入周恩来视野之中,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共产党的骨干人员分批赴台秘密发展组织,扩大力量。身为坚定的二代抗日台胞的许地山,与周恩来秘书杨刚在港期间的交往甚密,他去世后,身在重庆的周恩来第一时间获知其去世消息,并告诉郭沫若、老舍,个人日记也直接由杨刚带走欲交给周恩来(尽管丢失),就更加令人猜测其特殊的身份和发挥的作用。

​      文协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27日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从一开始就获得了左翼作家和延安的认同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坚定民众抗战信念的重要文化力量。身为文协香港分会常务理事的许地山一手开拓香港新文化,建构的香港大学文史哲的教研模式如今依然有效执行,又如播种一般地带领、支持了彼时的香港儿童文学发展和小学教育。若其地下党员身份能够明确,那么他在香港短短六年半时间的实践,恰能高度浓缩地说明了在革命期间教员,特别是小学教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