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零碎布头的作用

 段庆红 2023-04-30 发布于山西

零碎布头的作用


说零碎布头,眼前闪过针线筐,裁缝机,碎布头搁在筐里,在裁缝机上等着被利用。那会儿的人差不多都会蹬裁缝机,比如哪儿破了,就用碎布头补一补,补出来新颖,独特,好比是一个小小的创意,不再那么单调。

裁缝机是八九十年代家家户户必备的大物件之一,有了它,用的时候方便,同时也给生活平添一份活力。
家里的碎布扎成了小枕头套,小围裙,小袖套。我喜欢母亲用一块小碎布扎成的围裙袖套的样子,这样的围裙袖套可以用袖珍来形容,围裙正好护住,袖套正好挡住一截袖子。这些都是小块碎布做成,适合做成多大就做多大,根据碎布大小去决定。
邻里之间谁家哪天裁缝机暂且不能用了,断线了,就会互相借用一下,或者让给缝一下。为什么我经常提到邻里之间,提到门口婶婶们,的确,这是我小时候,是那个时候经常看到的情景。包括过年蒸馍,都是互相问候馍蒸好了吗?

小孩子则是拿碎布做毽子,还是根据布头的大小来制作毽子的大小,也就是说毽子大小直接取决于布头大小。大毽子其实不如小毽子,当然不大不小最好。大毽子装的玉米谷子多,踢起来费力,说不定还会踢疼脚踝。所以小一点好。谁手里都会有几个大小毽子,来证明自己会缝制,是自己亲手完成。

碎布除了制作毽子,哪儿破了补补,还用来做鞋,做鞋是大人们的事,千层底是由碎布一层一层叠加,然后纳成。那个娴熟的动作是她们多年做鞋养成的习惯。现在想想,没有谁不会的,冥冥之中注定和安排她们必须会,也是啊,不会做鞋,穿什么。所以环境造就人。这也是大环境下的影响。当时我们家有个低低的小柜子,盖子已经走形,估计是掀得多了,因为要去里面拿鞋,尤其一到年前那几天就会不停地掀开看看,看看那双条绒布鞋,等着过年穿呢。

如果说八九十年代的碎布都做成了鞋子,那么后来的碎布全部做成了门帘儿。你任意走进一家,都是挂着这种布门帘,有的是简单的梯形块,有的是各种图案组合,给人一种厚实,可遮风挡雨的感觉。深色做底色,在上面添加亮色图案,比如喜鹊登枝,年年有余,或山水相依。等等。我就特别喜欢俺娘给屋门做的那个宽大门帘,上面简单却不单调,颜色不突兀,深色中透出一点亮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碎布给了她们灵感,有了对生活的激情。布门帘之前是用纸张卷起,后来用油纸做门帘,再后来布门帘。

有天,我翻出一块深色的碎布头,心想,现在的人巧得很,做这做那,做得像模像样,我笨手笨脚什么都不会,要是一剪子剪成小包包多好,这块布适合做个小布包,可我只能想想,如果真的一剪子下去,估计就变成了废布。还是先留着吧。

零碎布头,还让我想到了零碎时间。把零碎时间比作零碎布头再恰当不过。用零碎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就如用零碎布头拼凑出的有用。挤出时间,闲暇之余,得空,抽空,忙里偷闲,半日闲,这些都是说时间的珍贵。时间的确很珍贵,的确不等人,时间看似不紧不慢滴答着,却是以坚持不懈在走下去。人家慢慢滴答着,人却在紧紧张张失急慌忙着。既然时间不够用,就得利用起零碎时间。古人把冬天,雨天,夜晚比作“三闲”,用这些时间来读书学习。当然,这个不能绝对,凡事因人而异。你用你的所谓的“闲暇时间”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就可。我想了一下,夜晚,冬天,雨天,拿到现在也可称之为“闲”,当然这个指庄稼人,当然这个上引号的闲不是真正的闲,而是忙里偷闲,是另一种忙。比如庄稼人雨天有雨天的事情,冬天有冬天的事情,夜晚也不闲着,从就着煤油灯做生活到就着大灯泡做生活,这些都是实情。我认为在冬天雨天夜晚中,再加一个“闲”,那就是午间或者是午后,这个时间同样可以拿来做自己的事情,尤其夏天午后时间很长,和上下午好有一比。我所有的文字都是在早早间或是午后完成的(不论文章优劣)。

那天,我从小区走过,有个阿姨在拆一件过去织的全是正针织法的红色毛衣。一边拆一边和她身边的人说,计划织成凳子垫儿。你看,这就是在利用闲暇时间让已经无用的东西变成有用。前些年,倒是兴起一阵织沙发垫的热潮,我记得俺娘和婶婶们以及街坊四邻都在织,用两种或几种颜色的线织出或简单或多样针的沙发垫,顿时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毛线本身就带着暖,加上她们的用心,一进屋暖暖的。

零碎时间,零碎布头,看着零碎,听着零碎,却可拼成整块。

鸟儿再次在窗上啁啾,这是每天清晨的画面,这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惊喜和启发。这也是鸟儿在用自己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对于它们,也有把零碎时间利用起来的可能。

零碎时间很多,比如有人利用坐车时间看书,利用睡觉前时间看枕边书,利用排队时间看新闻,听歌。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每天都是二十四个小时。就看你是如何对待。

在一日难再晨中,时间来到了上午,阳光照着小窗,阳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从东到西,慢慢移动。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从早到晚…

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又会是新的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