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殇

 高骏森 2023-04-30 发布于浙江

夏     殇

 文/鑫垚

不知不觉中,又一年的夏天快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在慢慢煎熬中感觉到有些猝不及防,我想是因为我所处的东北地区气候实在太特别。虽然立冬时节都是在每年公历的十一月初,但十月下旬的时候便开始提前下雪了,当然那时的雪是积不住的,只是早早的下过一两场而已,貌似打个前奏,重头戏其实还在后面。不管这一年什么时候立春、什么时候过春节,一直持续到清明之前,东北人都会把这几个月看作是冬天。因为冰还没有化透、雪还没有融尽,冬装都还没有脱去。从清明到立夏,虽然地面上已不见了冰层和积雪,杨柳枝开始陆续的抽芽,但温度始终忽高忽低,有时二十几度,有时还不到十度,有时还会下起雨夹雪,所以,这里的人们都说,东北春天的天气你的衣服永远没有办法配合,昨天放进箱子底层的棉袄和毛衣,今早上班之前又掏了出来,如此反反复复。

所以,在我的概念里,到了六月才算是夏天。那时的草似乎一下子长得很高,花仿佛一夜之间全都开了,穿的衣服也可以将胳膊和小腿露在外面了,冬衣也可以彻底的收起来了。紧接着,你会看到满眼的绿色,从柳叶到花茎,燕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不再只有麻雀和乌鸦作为耐寒的鸟留在这里。

我先前在乡村工作了很多年,那里的春夏来得更慢。我的办公室的后窗外是一片草地,花草自然生长,也没有谁刻意去打理。再往远一点是一些并不十分高大的树木,枝干参差自然的伸长。每年从十一月到第二年的四月,我一扭头看到的都是它们枯萎成棕色、缺乏水分和鲜嫩的样子。等到它们有了颜色,活了起来,那已经是夏天来了有些时日了。平时住在单位宿舍,一到休息回家的时候,一路上的景象让我有种从一个世界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感觉,越往市里走,越能体会到夏的意味,绿色越多,也能看到村民们在陆陆续续的种地。等到后窗外的那一片草地彻底茂盛的时候,就是七月的盛夏了,时常见到蝴蝶在那里翩翩起舞,蒲公英鲜黄的花瓣衬着翠绿的颜色格外地耀眼,勿忘我深情的紫色仿佛在诉说着关于夏天的故事。

最有趣的还要数乡村的夏夜。东北的农村以种植玉米为主,也有一些水稻和黄豆,在深夏时节那些浓郁的叶丛梗林里,充斥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蛙声,还有四周枝繁叶茂的大树里连天扯地的蝉鸣。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这声音犹如乡村小夜曲,有时它们集体合奏,有时分阵营的对唱。蛙声是“咕咕咕”“咯咯咯”“呱呱呱”的交替,蝉鸣是“嘶嘶嘘嘘嘻嘻”的杂糅,赶上个大晴天,还有萤火虫和飞蛾成群结队的伴舞,天上的月亮和星星是最好的灯光师。躺下闭上眼睛的时候,你会感觉那声音不受控制的萦绕在你额前,温柔的钻进你的耳道,可你若是出去想寻找它们,却又从不知道它们究竟在哪里。真是像极了辛弃疾的词中所写:“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如今,回到了市里工作,虽然盛夏的夜晚也会有蝉鸣,但总感觉那味道淡了许多,没有乡村的那样浓郁,那田地里的蛙声也听不到了。就是那些个声音,伴随着我,在每一个夏夜里,或是读书写作,或是加班,或是躺在床上冥想,或是失眠,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我现在有时还是会疑惑,在家里听到的蝉鸣,是不是还是当年乡村的那些蝉来到了这里。

然而,东北这气候,夏天实在太短了,总是感觉一眨眼就过去了,裙子还没有穿够,冰淇淋还没有吃够,坐在那里不动都会出一身汗的日子还没有过够,秋冬时节就又要来了。

作者简介

鑫垚,女,原名吴琼,吉林省蛟河市人。2003年起发表作品。吉林市诗词学会会员,现就职于蛟河市统计局。

爱晴柔

濯缨泉,照我思索

济南味道

最后一笔遗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