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讲述贵族兴亡,为什么要写刘姥姥?曹雪芹的讽刺太辛辣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3-04-30 发布于北京

刘姥姥受惠于贾家,在贾府落难时能挺身而出,知恩图报。可谓是高风亮节,大仗义。

以至于刘姥姥的形象被拔高很多,也可爱起来。

那么,曹雪芹在贵族贾家之外,要写一个刘姥姥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说刘姥姥见证了贾家的兴亡,就太拔高她了。

刘姥姥的人物和见识,都注定她不是一个“历史”见证者,而只是一个适逢其会的参与者。

刘姥姥之于《红楼梦》既不是豪门兴亡的见证人,因为她不懂。也不是贾府罪行的目击者,因为她受了贾府的恩惠,贾府对她展现了善的一面。

刘姥姥的作用,是通过一个“局外人”去量化贾家的豪门生活。

比如她重走了贾政当初“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路,也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领会了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也尝尽了被心酸捉弄的人情世故。

这样一个人物没有那么重要。写刘姥姥更多还是正写贾家。

而与刘姥姥有相同作用的,其实从林黛玉开始,像薛宝钗,薛宝琴,净虚老尼姑,张道士,邢岫烟,李婶娘母女,包括那个乌进孝,还有农家女二丫头,他们的基本作用都与刘姥姥类似,是通过他们的“片面”去补全贾家的全面。

但刘姥姥又比其他人不一样。她又是重要的。只因作者在刘姥姥身上体现出了最朴实的人性,和底层老百姓的善良。

刘姥姥身上,最直接的写出了“因果报应”这一作者的思想。

我们看《红楼梦》的故事缘起,就建立在“因果”之上。

当初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正是因为神瑛侍者喜爱绛珠草,害怕它死了,便每日用甘露去灌溉。不想弄巧成拙使得绛珠草变化成人,反而连累神瑛侍者产生修行魔障,不得已才要下凡斩去因果。

曹雪芹一开始便种了因,再去求那个果。在刘姥姥的故事脉络上,体现的最清楚。

刘姥姥与王熙凤的缘分,便源于“阴司报应”和“阴骘”的说法。

王熙凤因不信阴司报应,不积阴骘,结果坏事做尽,导致报应加身。

而她只做了一件好事,就是偶然都不是主动发善心的帮助了“不怀好意”上门打抽丰的刘姥姥,结果为女儿巧姐留了余庆。

王熙凤帮刘姥姥,不是怜老惜贫的主动帮助而是打发上门打抽丰的“要债鬼”。

刘姥姥也不是要饿死才来贾家求帮助,只是腆着脸上门求“嗟来之食”。

刘姥姥和王熙凤两个人的初心,都是不正的。但恰恰是这样的两个初心,却得以积了善果。这就是曹雪芹相信的价值观:初心有错,结果不错,是为善。

看似封建迷信,但在《红楼梦》时代,人们是笃信因果报应之说的。

但其实刘姥姥身上,还是体现出了哲学和行为学的现实意义。

曹雪芹告诉世人,即便行事的初心不完全是好的,但所行之事是善的,最终结果是好的,就是会有善报。

王熙凤接济刘姥姥,就是这样的例子。

当然,远不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大善。王熙凤只是结了个善缘,并不是做了一件善事。是以她不得自救。

而刘姥姥这方面也有问题。她家贫,而不是穷。

贫是没钱,穷才是山穷水尽。

只因没钱就上有钱亲戚家厚颜乞讨,放着家里那些田地不劳而获,是人格的缺损。

所以,妙玉、黛玉、宝玉和宝钗他们瞧不起刘姥姥,就不过分的。

但刘姥姥之前的丑,却被她日后的善完全消除。

刘姥姥难得在知恩图报,这四个字考验的是赤裸裸的人性。

拿别人的真金白银是大满足。再掏出真金白银给人是大考验。

而像贾家抄家这种大罪,接近的人最容易受连累。是以那些亲朋故旧,无论与贾家有亲,受过贾家恩惠,还是曾经交情莫逆的都避之不及。

唯有刘姥姥迎难而上,不顾风险仗义收养了巧姐,报答了贾府的恩情。

与刘姥姥相比,狠舅王仁,就不是人(卜世仁)。

与刘姥姥相比,饱读诗书的贾雨村,等同于禽兽。

曹雪芹在借刘姥姥抨击的是“利害”当前人性的丑恶。血缘不能牵引,圣人不能教化,唯有良心不泯。

种善因得善果,才是刘姥姥存在的最大价值。

刘姥姥真正诠释了“仗义每多屠狗辈”。其人有瑕,其行至善!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