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述百练:信息史学建构的跨学科探索

 一中大语文 2023-04-30 发布于福建

所谓“信息史学”是指,将历史和历史认知及阐释,解构到信息层面,系统地综合运用信息化应用之相关理念、方法和技术支持及实现手段,来探讨并深入研究历史学领域的诸种问题的一门新兴学问,或历史学门下的正在形成中的交叉/分支学科。

在21世纪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史学首先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性理论研究及方法论研究,其次则是依赖于历史学领域具体问题探讨的应用研究,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学术规范及实证方法的基础上推进历史学的科学化。

由信息史学的定义可见,其重点在于用“信息”变革“史学”。两者当中,“信息”是实现变革的视角或切入点、手段和途径,“史学”则是变革的作用对象或达到革新目的之主体。

从历史学角度看,发生在20世纪并延续至今的当代社会信息化历史进程,存在着互为表里的两条重要发展轨迹。其一是外在的和物质或物理的,即从计算机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其二则是内在的和思想认知或理论的,即从申农(ClaudeElwoodShannon)信息理论的提出,到信息科学的确立,再到21世纪头10年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形成。中农信息理论的问世,具有开辟新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他的信息理论开启了20世纪人类社会思维和表达的转换,亦为信息史学的立论及理论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统观历史学在20世纪下半叶的历程,不难发现它也在发生着突破传统束缚而实现自身思维和表达的转换。总体上看,这种转换是同历史学界关注且参与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尝试凭借信息化应用技术的发展来努力追寻自身现代化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21世纪初,历史学领域从“计算机化转向”到“数字化转向”再到“网络化/自媒体化转向”的探索和实践,已引发历史学界新的理论思考。严格意义上讲,历史学的“计算机化转向”,探讨和解决的仅是工具或手段的现代化问题。而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却将探讨和解决问题的重点从工具转到内容,并涵盖两个方面:其一是内容存在形式的现代化;其二是内容承载方式的现代化。这种改变及改变所成就的客观现实的存在,自然要引发对历史学本身做出突破原有局限的进一步理论思考,思考究竟是什么在历史学背后对其内容起着支撑作用。从信息的角度来重新认知历史;以信息化应用技术和手段提供的表达方式或方法用于历史内容的表述,据此建构一个全新的历史学阐释学体系,也就形成“历史学的信息转向”。信息转向,为古老的历史学和先进的信息科学之间的融合,提供了理论贴合面和可供实际操作的通道。

提出和建构21世纪的新史学——信息史学,并非只是基于以上关于历史学要素层级之间逻辑结构的分析,同时还具有源自现实的科学探索实践所构成的新认知依据。历史的本原就是信息,历史的认知或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处理过程,那么,我们也就为历史学与信息科学的“无缝对接”找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词——“信息”。正是“信息”这个关键词,成为实现历史学同信息科学或信息化应用技术科学两类原本截然不同的话语体系之间的沟通、交汇或交融的衔接点或贴合面。有了这样的衔接点或贴合面,就为我们将信息化应用技术科学导入历史学领域并据此改造史学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提供了依据。

(摘编自王旭东《信息史学建构的跨学科探索》)

1.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信息史学是一门新兴学问,它把历史和历史认知及阐释解构到信息层面,来研究历史学及相关领域的问题。

B.信息史学是历史学门下正在形成中的交叉或分支学科,它既属于综合性理论及方法论研究,也属于应用研究。

C.信息史学要用“信息”变革“史学”,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学术规范及实证方法的基础上,推进历史学的科学化。

D.20世纪下半叶,历史学界关注且参与社会信息化进程,试图凭借信息化应用技术的发展来追寻自身现代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念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信息史学是历史研究的一次变革,其中“信息”是实现变革的切入点、手段和途径,“史学”是变革的作用对象。

B.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历史有两条重要发展轨迹,一是思想认知或理论的,一是物质或物理的,两者表里相依。

C.历史学的“计算机化转向”,是针对现代化的研究工具和手段;而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则指向研究内容。

D.信息史学是历史学同信息科学或信息化应用科学两类不同的话语体系之间沟通、交汇或交融的衔接点。

3.下列选项,不属于“信息史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    )

A.将数字化应用在历史的书写、研究、教学和传播过程中,努力发掘数字化应用技巧。

B.研究天然和人工系统中的信息之表达、处理和通讯等问题在历史学科里的具体应用。

C.通过对电子信息的调查研究、分析、综合和表达,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媒体来影响人文学科。

D.立足于“信息转向”来进一步审视、发掘、思考历史和深入研究历史学中的诸种问题。

4.文章在论述思路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5.请结合文本材料简要概括信息史学的立论和建构依据。(4分)

【参考答案】

1.A(“历史学及相关领域的问题”错,扩大了研究范围,原文是“历史学领域的诸种问题”。)

2.A(B项,“一是思想认知或理论的,一是物质或物理的,两者表里相依”错,根据原文可知,“思想认知或理论的”与“物质或物理的”两项谁为“表”谁为“里”的顺序搞反了。C项,曲解文意,原文是“严格意义上讲,历史学的'计算机化转向’,探讨和解决的仅是工具或手段的现代化问题。而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却将探讨和解决问题的重点从工具转到内容”。D项,“信息史学”偷换概念,原文指的是“信息”这个概念。)

3.C(C项是有关“数字人文”的表述,其他三项都与信息史学相关。)

4.①文章逻辑严谨。先对“信息史学”下定义,接着阐释其特点,然后论述信息史学立论建构依据。②文章思路清晰,陈说观点时使用“首先”“其次”“其一”“其二”等词语,体现了论述的条理性。(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5.①申农信息理论的问世为信息史学的立论及理论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或答:关于历史学要素层级之间逻辑结构的分析)②历史学的信息转向,为古老的历史学和先进的信息科学之间的融合,提供了理论贴合面和可供实际操作的通道。③提出和建构信息史学具有源自现实的科学探索实践所构成的新认知依据。(每点2分,答出两点意对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