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策展人手记:V&A博物馆德化白瓷展,一场跨时空对话|退藏

 Find丨展陈策划 2023-04-30 发布于上海

前面的话|

去年12月,我在德化见到了策展人李晓欣。当时她正在为她工作的英国V&A博物馆筹备一场德化陶瓷展。今年秋季,展览如期开幕,中国陶瓷以传统与当代的碰撞和对话,再次走进西方艺术视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关注。本文即是退藏特邀V&A策展人李晓欣独家撰写的策展手记,解读是次展览的前因后果和特殊意义。 ——程香(退藏 主理人)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近日推出展览“德化白瓷:对话进行时”(Blanc de Chine, A Continuous Conversation)。

馆长Tristram Hunt形容展览为“古代与当代、手工艺与设计、工业生产与艺术灵感、东方与西方的一次高超结合”,很好地点出了展览的思路和特点。

德化白瓷:对话进行时

(Blanc de Chine, A Continuous Conversation)

这个展览缘起于V&A在2018年伦敦Collect手工艺博览会上收藏的两件当代白瓷作品。

一件为德化艺术家、蕴玉瓷庄第四代传人苏献忠的雕塑“纸”:

苏献忠|“纸”

这件作品以泥浆和纱布巧妙塑造出瓷质的“纸”的形态,又利用源于原德化第二瓷厂的窑砖制成底座,既是对德化产区传统的致敬,又是对德化最著名的白瓷材料的探索。

另一件作品“花”出自英国华裔设计师Peter Ting之手:

Peter Ting|“花”

在他的独出心裁下,德化手艺人查彩端制作的精美瓷花被包裹、收藏在圆柱形器皿中,平常染色后用于摆设的手工艺产品成为一件极致优雅的艺术品。

这两件作品在V&A的中国厅展出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它们体现的现代陶艺的实验性和当代审美颠覆了人们对德化瓷器固有的印象。

于是,笔者李晓欣开始与Ting-Ying画廊两位创办人Peter Ting、应健商量,做一个更完整、更能展现白瓷特点的展览。

2011年,V&A曾经举办“景德镇——陶瓷之城”(Jingdezhen: Porcelain City)展览,相隔8年再次推出以中国陶瓷产区为主题的展览,策展人希望向观众传达两个信息:作为产区,德化的产品多种多样、不只有白瓷塑像,而且对欧洲陶瓷工业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有其独特的传承;作为材料,白瓷的创作有很多技术上和审美上的可能性,跨越时空、跨越文化。

针对这个思路,策展人把展览分成两个区域:在博物馆一楼中国厅的古代区域,从品种、工艺、传播和传承四个主题入手,从博物馆亚洲部和欧洲部庞大的古代陶瓷收藏中挑选精品,结合部分当代产品介绍德化陶瓷的基本特点。

博物馆一楼中国厅,展示德化古代陶瓷

博物馆四楼陶瓷区展示六位当代艺术家作品

在博物馆四楼陶瓷区临时展厅的当代区域,展出六位艺术家Lucille Lewin(英国)、梁婉莹(中国)、Babs Haenen(荷兰)、Jeffry Mitchell(美国)、苏献忠(中国)、Peter Ting(英国)的作品,并结合古代藏品展现艺术家对德化白瓷这一主题的回应。

作为产区的德化:

产品、工艺、传播、传承

考古材料证明,德化的陶瓷生产发端于晚唐/五代。

得益于区域内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以及附近泉州的贸易便利,及至明代,德化瓷工制作出品种丰富的白瓷,以及青花和釉彩器等产品,并大量出口海外。其中,瓷质细密、洁白莹润的白瓷产品尤为出色,在欧洲被赋予“中国白”(Blanc de Chine)的美称。

当中面貌优雅、做工细腻精致的宗教塑像更是充分体现了德化陶瓷工艺的顶尖水平,以至于在当代收藏界似乎已成为德化瓷的唯一代表。然而,历史上德化窑的产品十分丰富,涵盖了饮食器皿、文房用品、祭祀仪式用品等日用瓷门类,还有为数众多的装饰品。

历史上德化窑的产品十分丰富

吸收了其他窑口和手工艺作坊的设计和工艺,德化瓷工创造出自己标志性的产品,例如脱胎于犀角雕的犀角杯、借鉴漳州窑特点的彩瓷等。

德化犀角杯、彩瓷等

当代德化依然是中国重要的陶瓷产区之一,这里的大规模工业生产为国内外品牌提供了稳定、高质的货源,2018年德化县陶瓷产值达到了328.46亿元。

自17世纪开始,德化瓷器大量进入欧洲市场,东亚陶瓷狂热的爱好者、著名的“大力王”奥古斯都二世便收藏了超过1000件德化白瓷,其中近半数仍然保存在德累斯顿的博物馆中。

在他的指令下,炼金术士根据东亚陶瓷的特点,通过实验生产出了欧洲最早的硬质白瓷,成为欧洲陶瓷工业发展的滥觞。许多著名生产商例如德国的Meissen、法国的St Cloud、英国的Bow等都有仿制德化白瓷的产品,其中一些产品的质量之高甚至能媲美中国“原装”。

许多著名生产商例如德国的Meissen、法国的St Cloud、英国的Bow等都有仿制德化白瓷

Meissen杯碟组

展览中的一套Meissen杯碟组就曾经骗过博物馆研究员的金睛火眼,一度被从博物馆的陶瓷部转到亚洲部。

展览古代区域其中一个亮点,是一场跨越300年的“对话”——苏献忠作品与馆藏“心墨子”款观音像在同一个展柜中,展现德化陶瓷的传承和创新。

苏献忠作品与“心墨子”款观音像

“心墨子”款观音像

“心墨子”款观音像是V&A馆藏德化瓷中的精品,其细腻、优雅体现了德化瓷塑在造型和工艺上的高超水平。继承了传统题材和形式,苏献忠的罗汉像模糊了瓷塑脸部和衣纹的细节,重点放在作品的整体气质和陶瓷材料的温润光泽上。

作为对展览当代部分的“引子”,中国厅正中展示了美国艺术家Jeffry Mitchell的纸本作品和旅美艺术家梁婉莹的陶瓷雕塑:

美国艺术家Jeffry Mitchell的纸本作品和旅美艺术家梁婉莹的陶瓷雕塑

Mitchell第一次看到德化白瓷是在1986年,震撼于古代德化瓷的魅力,他从此开始收集相关的著作和图册,并且在后来的陶瓷创作中融入了许多德化元素,包括器型、梅花纹、瓷塑形象等。

他为中国厅的展柜特别创作的这套纸本作品脱胎于P.J.Donnelly的《中国白》一书,这本出版于1969年的著作是英语世界第一本关于德化白瓷的专著。

根据书中的黑白图版,Mitchell创作出一系列充满幽默感的图像,其中不少图像能在展览的古代区域找到对应的器物,相映成趣。梁婉莹的雕塑从《山海经》等中国古代经典中寻找灵感,借用白瓷的形式创造出一个对话和联想的白色空间,这点在博物馆四楼陶瓷厅、展览的当代区域体现得更加明显。

作为材料的白瓷:

传承经典、立足当下

在策划这个展览的研究阶段,笔者读到来自于V&A亚洲部原部长、著名东方陶瓷学家John Ayers的文字:

德化的匠人“不仅能创造出极致精美,还能做出疯狂荒诞”(making not only the sublime, but also the ridiculous)。

作为对古代德化瓷的描述,这句话也完美概括了展览当代区域的理念——来自东西方不同文化和职业背景的六位创作者,在德化白瓷这一共同的主题下,以各自的理念、技法和关注点,从不同角度回应了德化的传统,更是以不同风格展现了白瓷作为材料的魅力和可能性。

他们的作品或典雅、或诗意、或诙谐、或荒诞,一边颠覆了人们对德化白瓷的固有想象,一边在V&A的天光展厅下共同组成了一个美而静谧的白色空间。

当代展区

Lucille Lewin原本是一位成功的服装设计师。2013年,Lewin毅然离开时尚行业,从就读文凭课程开始投入陶艺雕塑领域。2017年,她以近70岁高龄成为著名的 “年轻大师奖”(Young Master Prize)陶瓷类别的获奖者。

为了这次展览,Lewin于2019年5月特地到德化进行为期两周的驻地创作。德化的环境、泥土、老窑,让陶艺家有了“回家”的感觉,人与泥土的关系、泥土在高温下的转化和重生,构成雕塑装置 “豌豆的来生”的主题。

Lucille Lewin| “豌豆的来生”

这套作品延续了Lewin一贯的风格。一边是混沌,一边是诗意,由设计师生涯中锻炼出来的独到审美锻造出作品天然的视觉冲击力。

Lewin在作品中加入了镀金构件

十七世纪洛可可风“熏炉”

在作品中,Lewin加入了镀金构件,作为对德化瓷在欧洲的传播历史的呼应——十七世纪时,许多中国陶瓷被加上洛可可风格的金属构件以融入欧洲贵族大宅室内装饰。展览中展出的一件“熏炉”,其盖子和主体就分别来自不同的德化白瓷器皿。

另一位在德化进行驻地创作的艺术家是Jeffry Mitchell。

作为陶艺创作者,Mitchell把泥土看作一种能连结每个人的童年经验的神奇材料。而作为德化白瓷的热烈追随者,Mitchell对于传统德化产品中特有的天真诙谐尤为着意,并且完美地把这种气质融合在他的创作中。

他的“梅花树”系列借用了民国时期德化流行的样式,加入他一贯使用的动物、人物元素,使作品充满令人愉悦的童真意趣。

Jeffry Mitchell|“梅花树”

Jeffry Mitchell|“太师少师”

同场展出的还有Mitchell在美国创作的“太师少师”,这件作品的灵感来自德化瓷常见的佛教狮子形象,而艺术家在美国使用的材料相对粗糙的质感,更加凸显了德化瓷无与伦比的莹润质地。

苏献忠展出的作品主要是其“纸”系列:

苏献忠|“纸”系列

作为蕴玉瓷庄传人,苏献忠在观念性的创作以外,也制作不少德化传统风格的瓷塑。

笔者去德化参观艺术家的工作室时了解到瓷庄历史和艺术家传统的一面,便从馆藏中选出一件罗汉像,供艺术家作为V&A馆藏德化白瓷的参考。巧合的是,经艺术家提出和策展人辨认,这件罗汉像随后被确认为苏献忠的曾祖父、蕴玉瓷庄创始人苏学金的作品。

苏学金|罗汉像

罗汉像背后有一个极浅的“博及渔人”印可以证实这个观点。

苏学金的罗汉像与苏献忠的“纸”,是苏家相隔四代陶人的作品第一次在德化以外共同展出,他们血脉上的继承关系和呈现风格与创作理念上的巨大差异,正是德化陶瓷的传承与创新最好的证明。

展览中另外一位与德化关系密切的创作者是英籍华裔设计师Peter Ting。他与德化当地手艺人合作,致力于把德化瓷的一些经典元素转化为当代设计语言。

Peter Ting|“花”系列

除了本文开头提到的“花”系列,展览还展出了他与德化陈氏合作的“手印”杯碟组和最新的创作。

“手印”杯碟组的灵感来自于德化白瓷观音灵巧的手印,通过把这一经典元素重复堆叠于实用器皿上创造一种不可触碰的观感,艺术家希望尝试打破艺术与设计、实用与非实用之间的关系。

Peter Ting|“手印”杯碟组

“手印”与V&A馆藏“何朝宗”款观音像并置

展览中,这组作品与V&A馆藏的“何朝宗”款观音像并置,让观众直观地看到古代与当代之间的联系。

荷兰著名艺术家Babs Haenen是展览中唯一不直接使用白色这一元素的创作者。她的青白釉器皿和雕塑指向的是青白瓷——德化最早的出口瓷品种——现知最早进入欧洲的中国陶瓷是现藏于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件青白釉四系罐。一些学者认为,这件原产于德化的瓷器是马可波罗于1295年从中国带回欧洲的。

在青白釉基础之上,Haenen根据V&A馆藏的一件在荷兰后上彩的德化白瓷山子专门创作了一组雕塑“文人石”。

其中彩色的作品色调来源于V&A馆藏品,但上彩的技法十分独特——她把色料揉进泥中,通过堆叠等技法使色料在泥料中显现出来,为雕塑赋予了充满韵律感的绘画性。

V&A馆藏|德化白瓷山子

Babs Haenen|文人石

展览中最年轻的艺术家梁婉莹的两件雕塑立在展厅远端的两个角落,作品上方垂挂着白色纸雕,构成了展厅空间最具有戏剧性的部分:

梁婉莹|雕塑

一方面,白色的陶泥雕塑和状似悬浮在半空中的纸雕形成独特的安静气场;另一方面,作品张牙舞爪的形态、大胆丰富的图像元素又透露出作者华丽而荒诞的想象,强迫观众提出问题。

“白”是梁婉莹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语言。透过构筑大面积的纯白,艺术家希望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平静的、治愈的空间,同时在这个空间中通过共同观看进行跨越文化的交谈。

结语|

本次展览通过两个区域结合,全方位地介绍了德化这一陶瓷产区以及白瓷这种材料,跨越了古代陶瓷与现代陶艺之间的鸿沟,打破人们对德化只做佛教塑像的固定印象。

展览策展人李晓欣(右一)与本次参展艺术家在一起。

李晓欣是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亚洲部策展人/研究员,主要负责陶瓷、金工、玉器、家具等器物。曾经策划V&A日本艺术厅浮世绘陈列,以及杜伦东方博物馆中国艺术与考古厅。

展出的六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既从文脉、生产和传播历史、艺术语言等方面回应了古代德化的传统,充分表现出德化瓷最为重视的瓷质之美,又展现了现代工作室陶艺的审美和实验性。

一直以来,在中国陶艺界,“传统”与“当代”、“产业”与“创作”如何并存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问题。

这次展览除了展示德化白瓷的经典魅力和当代创作以外,也通过古代与当代的并置和分区,既点出两者的传承关系,又从视觉上审美上凸显两者各自的特点,尝试以策展实践的方式对上述问题作一个回应。

撰文|李晓欣

图片来源|V&A博物馆、Ting-Ying Gallery、John MacLean、李晓欣

编辑|程香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