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那些与“小蝌蚪”相伴的日子

 昵称65946143 2023-04-30 发布于陕西


——我与汉语拼音

“a,a,a--”我有点无措,却并未停止。

事实上,我挺懊恼的。从教20多年,我一直都在小学高段来回循环,猝不及防,学校把我安排在小学一年级,更甚者,是“零起点”的一年级。这不,我正给他们教学拼音呢,这一大把“小蝌蚪”游来蹦去和这一群毫无规矩的“零起点”何等相似啊。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如期完成教学任务。

我的“aoe”是在一所乡下小学学的。柴老师是个年轻人,戴着一顶那个年代流行的军黄帽子,帽檐发软,向下耷拉着。柴老师当时是怎样教我们的呢?我努力回想。似乎每一课的教法都相同,黑板上是白粉笔打好的四线三格,拼音字母写进去,一遍又一遍,用教棍指着教,我们跟着他的教棍读,然后就是抄写。教学手段单一,可大家的学习劲头都很足。

生于陕西北部的我,初中上学时随家迁到关中地区,汉语拼音相关的考试并没难倒过我,然而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口语交际却不是那么回事了。

“我瓮(问)你个题啊?”学习委员抬头看着我,目光中一片茫然。“这个题你给我讲一讲吧?”我赶紧换一种表达,好歹她明白了。这浓重的口音提醒了我——这是我想要融入当地同学之中的最大阻碍!陕北方言鼻音浓重,前鼻音和后鼻音基本不能区分。怎么办呢?课上听那些普通话极为出色的老师讲,课后听同学们聊天,回家后通过电视和录音机听和学,慢慢我发现“an-ang,en-eng,in-ing,un-ong……”应是我学习和练习的重点。关于带鼻音的字,字典和词典里有更为标准的注解,就让字典和词典也来“教”我!用这样的方法,我渐渐把绝大多数鼻韵母区分清楚了。初中毕业的时候,普通话逐渐达到了“醋溜”水平。

我考上的是一所师范学校。学校规模不大校规甚严,管理得井井有条,对“三字一话”尤为重视,每学期都要组织全校性的基本功考核过关活动。普通话的训练几乎从一入学就有计划地开始了。班里成立了“推普”小组,由于学校主要面向农村地区招生,我这个刚刚“甩掉”浓重鼻音的新同学竟糊里糊涂成了其中的主力队员。

陕西方言由陕北话、关中话和陕南话三块构成。关中方言又分为陕西西府方言(宝鸡、咸阳西部)和东府方言(西安、咸阳大部、渭南、铜川)。我“包抓”的两名同学讲的一口浓郁的东府方言,我们之间对话并不顺利。我说“wēi xiὰo”(微笑),他们念“wēn  xiὰo”。和陕北方言不同,竟然这样出错!“pó”(婆),他们咬牙努力半天,一张嘴念出的竟是“fó”,我始料不及。每天下午吃过饭我们就找一块僻静之处,列出重点逐一练习。利用《普通话学习手册》和专用的记录本,我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示范和纠正。将来我们都是要当老师的,老师的普通话怎能不过关呢?虽是赶着鸭子上架,但我包抓的这一段时间内,自己的普通话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还学习了不少关中方言。

毕业后走上了三尺讲台,却没有从“a o e”开始教起。当时,同办公室一位前辈一直在小学高段循环,突然被调整到一年级。我清楚地记得她说:“我不会教拼音,嘴巴张得那么大,我就是念不出来!”但她是责任心极强的老师,学生中有学前班时拼音学得很出色的几个,她就让这些孩子当小老师,她负责组织和“把关”以及考核验收,结果孩子们学得出奇的好。这位前辈早已仙逝,但现在想来,她的方法却是极科学的,似乎与“不教却偏偏达到了教的目的”不谋而合。

只要肯想办法,还能教不了这些“蛤蟆蝌蚪”?!想到那位前辈,再看看如今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我有了信心。富有经验的同行们告诉我,没有经过学前阶段训练的孩子们首先要能“坐得住”,其次才是“学得了”。赶紧恶补幼儿心理学常识,同时研究教法:短时间内怎样吸引孩子们?除了基本的读和写,尽可能多运用有趣又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同行们传授给我很多拼音教学的口诀,我和孩子们一起拍手诵读,孩子们学得开心,记得牢固,而我也渐渐松开了紧锁的双眉:

ao ao ao  a+o 阿姨爱穿花棉袄。

  ou ou ou  o+u  大海上空飞海鸥。

  iu iu iu   i+u   邮筒前面把信邮。

  ie ie ie   i+e   野鹅早餐吃树叶。

  üe üe üe ü+e  小鱼骑鹅去访月。

er er er  e+r    野鹅有对小小耳。

渐渐的,这群“零起点”的小可爱们养成了拼读的习惯,凡是拼音出现之处,他们都会凑上前去尝试拼读。我在教室墙壁上张贴了好几张拼音字母表,下课后,他们便会凑上前去逗留一会儿。此情此景此时节,正是引导孩子们进行拼音读物阅读起步的好时候啊!语文课上,我们学习词语和句子的拼读,自习课上,我们练习小短文的拼读,有时候我把小故事讲给大家,告诉他们,借助拼音,这样的小故事你也可以读,故事就藏在一本本的“儿童故事”“童话故事”和“幼儿画报”里。我从孩子们欣欣然的眼神里读出了某种跃跃欲试——我想,我迈出了新的一步!

正如学习辅音字母“f”时候的顺口溜“拐棍拐棍f f f ”一样,孩子们要开始语文课的学习,要走上人生的阅读之旅,汉语拼音无疑是他们最可宝贵的小拐棍。而我的使命,就是将这根“小拐棍”的使用方法教给他们。如此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