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始于极限》:给上野千鹤子老师的一封信

 周听陈说 2023-04-30 发布于江西

做个温暖的公众号,愿遇见更多温暖的人

《始于极限》

作者 : 洛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日】

评分 : 9.1

类型:社科/女性

感触:女性应成为自己价值的“主体”,而非依附男人的“客体”。

尊敬的上野千鹤子老师:

您好!与《始于极限》的缘分,开始于豆瓣热门图书榜单上的几面之缘,九点一的高分,常占据榜单第一,让我无法不好奇这本书好在哪里,了解后才发现这是一本关于女性主义的书籍。

得益于群聊共读书目的推荐,我开始拜读起《始于极限》,与其说这是您和铃木凉美女士合著的书,倒不如说是你们俩彼此往复的信。

我很喜欢书信的形式,有来有往,不长不短,既有与别人的对话,又有自己的思考。

每天晚上睡前选择看一个主题的互信,我的认知跟着你们的文字和观点在不断被刷新着。

关于女性主义,于我而言不能仅仅停留在尊重上,还要理解和认同。

合上书本那刻,内心五味杂陈,有很多想法欲表达,却不知从何说起。

于是突发奇想给您写封信,虽然这封信几乎不可能出现到您眼前,但我还是想借此缘分将读完此书的一点感受分享于斯。

关于恋爱,您说恋爱是谈了比不谈好,因为在恋爱的游戏场上,人能够深入学习自己和他人,会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欲望,嫉妒,控制欲,利己心,宽容和超脱。

阅读至此,我回顾自己的恋爱过程,会时常希望女友按照我的想法去说话去做事,甚至要求她去改变自己,对此我羞愧难当。

所以非常赞同您说的恋爱是关于自我的斗争。因为人都是天生的利己主义者,最看重自己,无关性别。

可您认为人活着就是孤独地面对自身的利己主义,只有建立起彼此自我对等的纠葛,男女之间才能有正经的恋爱。

孤独是人的常态,却并非是每时每刻的状态,在恋爱过程中,很多美好的时候都会让人觉得幸福,这种幸福是真实存在的,是与孤独隔绝的。

人之所以恋爱的原因之一也包括了要摆脱这种孤独,他们会跟自我进行斗争,在恋爱中学着去爱,不免会出现伤及彼此的情况,但也会存在相互成就,利人利己的状态。

对等的纠葛和正经的恋爱如果换成平等的交往和积极的恋爱,我会容易接受和理解这种说法。

此外我并不认为恋爱是场游戏,而是一次学习,是一次需要终身进行的学习。通过自主和相互学习,都能够遇见最好的彼此,我想那才是恋爱最好的结果。

——选自书籍第60-67页

高群逸枝说婚姻是至死不渝的恋爱的完满,而您也认为婚姻不仅仅是浪漫爱意识形态的终点,也是家庭的开端。

这算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更文艺和委婉的表达,你说的也是大多数现实的真实写照,但我更赞同你后半句,对于浪漫的终点我持反对态度。

浪漫因人而异,不会随着婚姻的开始和持续而止。

也许初遇他在雨中为她撑起那般伞是我们所认为在恋爱中的浪漫,但我们也不习以为常地觉得在生活里几十年的晴雨中一起撑起彼此的家的日常只能算作平淡。

您确实毫不忌讳地道出了人性,却好像太低估了爱情和浪漫。

当然不婚主义的您也会祝福结婚的学生,毕竟人活一辈子,能遇到一个合适的人,心甘情愿与之构筑稳定的关系,愿意让对象参与自己的人生,也愿意卷入对方的人生,这样的机会屈指可数。

——选自书籍第90-91页

您所主张女性主义是不需要男人的认可也能做好我自己,自己的价值由自我创造。

所以您眼看着年轻女性研读“斩男妆”和“斩男穿搭”指南,直到今天还无法靠自己的力量获得认可感到可悲。

女性应成为自己价值的“主体”,而非依附男人的“客体”,对此我深以为然。

女悦己者容,最应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先愉悦自己。

因此我理解的女性主义是基于普世价值之上,源于自我肯定的一种自由自信的生存状态。

在关于女性团结的主题里,您谈到女性友谊比男性更容易因婚姻变质。

如果社会能够纠正家庭内部事务的分担比例,减轻养育子女的压力,女性就更容易通过相互扶持来缓解孤独感。

这是特别能让我共情的地方,我虽是男性,却从自己的母亲、爱人以及身边已成家的女性朋友身上感受到这种变化,为了家庭不惜牺牲全部的自己。

正如您所言:与结婚相比生育对女性人生的改变更为剧烈。

——选自书籍第227页

最后您用自己的人生体会告诉正在创造的铃木凉美女士:

现在无名的年轻人一旦意识到有人需要自己,便会心生欢喜,要是自己的作品引起了别人关注或得到赞赏,就会得意忘形。作品要是能换来金钱,那就更不用说了。编辑总在寻找有走红潜力的人才,年轻人很容易被这样的编辑唆使,信以为真,甚至刻意迎合。可他们一旦过气,编辑便弃之如敝屣。

所以人要脚踏实地,积淀出不受时代和潮流影响的东西,要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吧,别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迎合媒体(外界)的需求,扮演某种角色。

您的这番经验之谈让我备受鼓舞,信已至此,一开始的受触动发酵成了现在心中那份油然而生的感谢。

感谢你让我更加理解了何为女性主义,更加懂得要去尊重女性群体。我不能代表男性,故仅能为自己发声。

我希望您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不然女性会更加对这个世界“恐弱”,会更加对男人感到失望。

但我更希望您的愿望能够成真:

女性可以真正地做自己,它不再是一种女性单向倡导的主义,而是一种人人认同和践行的普世价值。

——选自书籍第283页

书影随行

栏目简介:

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

像到了另一个世界,又过了一生

在快时代里慢读书,除短视频外看经典

保持输入,坚持输出,人生漫漫,书影随行

生活

一半“杜甫”,一半“李白”

把前一半努力过好

把后一半写成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