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于明白驻村非得住村的原因了 驻村文件中要求驻村

 lccdclzw 2023-05-01 发布于云南
终于明白驻村非得住村的原因了。
        驻村文件中要求驻村干部必须在村里吃住,五天四夜。有不少村离县城很近,完全不用在村里吃住啊!但政策这么要求的,不得不执行。住这两年,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文件这么要求了。
      在村里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吃饭,得有7、8个小时的空闲时间。这些时间干什么呢,只好去老百姓家闲聊,换个名词叫入户访谈。天长日久,就和老百姓混熟了。谁家几亩地,谁家多少收入,谁家几个孩子,孩子在哪里就业,谁家的儿子快50岁了还没有结婚,谁家的女儿快40岁了还没出嫁,慢慢了解的一清二楚。
      全村子400多户人家,种地的农民最低年令45岁了。1978年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他们是最后一批多子女政策的那一拨人。那一代人还没受到父母过多的娇惯,上学时也没被要求必须考大学。从小跟着父母种地,一直也就留在了农村,始终保持着又土地为主的习惯。在后来的独生子女,父母舍不得让他们挨累,上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或在城市打工为生。常住的60、70岁的老头老太太居多,他们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已离不开这一方土地。
     前一段时间,有个企业要在村里建酸菜厂。利用本地种植白菜较多,在市、县交界处交通便利的优势,结合乡村振兴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我感觉这是好事啊!企业建起来,费弃的学校也得到有效利用,老百姓种白菜高产还高价,我们也有了政绩,一举几得的事啊!后来跟农民谈起来。他们直摇头,不符合民情。当地种白菜的是少数,不适合大面积种植,因为这个地方缺水,十年九旱,地势不平,无法灌溉,只适宜种玉米。玉米抗旱。我了解了实际情况,也就不再坚持。
    两年的住村,我已习惯了农村生活。农民淳朴的人生观治愈我的抑郁。这两年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干就完了,干出个未来让梦想开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