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可亭:这个建筑很特殊,建个亭子少个角,但却大有深意

 梁园处士 2023-05-01 发布于上海

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的亭子不少。这些亭子,引起我们兴趣的不仅仅是它的名字,还有隐藏在背后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如醉翁亭、爱晚亭、沧浪亭、陶然亭,等等。缺角亭也是如此。

好端端的一个亭子,建设时故意少了一个角,这其中大有深意。

昨天是五一假期第一天,我来到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古镇,游览国家AAAA级景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的古猗园。

取自《诗经·淇奥》的:“绿竹猗猗”——“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淇奥》是《诗经》中“卫风”的一篇,是一首赞美男子形象的诗歌。猗猗,美盛的面貌。意思看那淇水弯弯,碧绿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又嵇康《琴赋》有“微风余音,靡靡猗猗,余音袅袅”。建园人将二者融为一体,取名“猗园”,既有对古人的称羡,也是以竹子喻品节、以琴声志高洁的心里表达。猗园建于明朝,清朝时称古猗园。

缺角亭就建在古猗园正中间的竹枝山上。

缺角亭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又名补阙亭1931日本侵略军在我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蹂躏我中华民族。对此,全国人民无不义愤填膺,南翔人民更是坐不住了。

19334月,由朱寿朋、陈少芸等爱国人士发起集资,在竹枝山顶建纪念亭亭子初名近勇,取知耻近乎勇”之意,以志国耻,义勇奋发。缺角亭是个四角亭,但东北一个角,意思是东北三省沦陷看看这个亭子的东北角就知道了。另三只翘角是完善的,每一个角上都安装上一只高高举起的拳头,表达了南翔人民抗战到底、收复失地的决心。

游历至此,此情此景,令我大为感动!大家知道,从1931年九一八开始,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了14年之久,犯下了滔天罪行。南翔人民缺角志耻、奋起爱国的这一特殊表达,标明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勇争胜利的光辉形象。

平时我们讲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来自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只要认同了中华文化,就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爆发力,就能形成无坚不摧的力量很明显,缺角亭是抗日战争史的真实记录,承载着中国人民饱受欺凌的苦难、民族危亡的呼号、不畏艰险的反抗、团结抗战的荣光,既是苦难辉煌的见证,又是团结奋进、再造中国的精神支点。

缺角亭的立柱上有一副对联: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盘游有度好乐无荒,为民国著名将领李烈钧所题。“居安思危”“励精图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功课

如今的缺角亭,巍巍然屹立在古猗园内,满载着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向往、对家国的情怀。那三只握紧的拳头仿佛永不屈服的卫士,护佑着中华儿女,护佑着我们的美好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