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侍奉贾母的丫头派给宝玉后被改了名字,判词透露她还改了命运

 liuhuirong 2023-05-01 发布于湖北

贾府里丫头众多,而不同的主子给丫头取的名字也不尽相同,但丫头的名字却能从侧面反映出主子的情性和喜好。

像薛姨妈的丫头就叫同喜、同贵,一团热闹和喜气,倒是和薛姨妈这商人妇的角色很相宜。而王夫人的丫头彩云、彩霞、金钏儿、玉钏儿,名字简单好记,又不乏富贵气象,很符合王夫人老实木讷的性格特点及大富大贵的身份。

而贾母的丫头,名字或是和珠宝玉石有关,或是和鸟类有关。贾母是经历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最鼎盛时期的人,一生可谓是富贵无极,福寿禄俱全,她的丫头的名字也显得富贵喜气又热闹。贾母自小喜欢热闹,是个开朗活泼的女性,她性格里有热情好客的一面,因此丫头的名字也有和鸟类相关的。

贾母的大丫头叫鸳鸯、琥珀,曾服侍过贾母的丫头,后被贾母给了宝玉、黛玉使唤的丫头有珍珠、鹦哥、晴雯,可见,贾母使唤的丫头的名字,或是和鸟类有关,或是和珠宝有关。

贾母将珍珠给宝玉使唤后,宝玉因她姓花,因此更名为袭人,取陆游诗“花气袭人知昼暖”含义。而鹦哥跟着黛玉后,改名为紫鹃,虽然1987年拍的电视剧《红楼梦》里剧情所呈现的是这个名字是贾母改的,但更有可能是黛玉自己改的。黛玉从家里带来的丫头叫雪雁,将贾母给她的丫头改叫紫鹃,倒是挺合适。

那么这里有个问题,同样是贾母给到宝玉的丫头,晴雯的名字是贾母取的吗,如果不是,晴雯之前又叫什么名字呢?

按照贾母给丫头取名的习惯,贾母取名都是拣现成的鸟类或珠玉宝石的名字给丫头,无论是珍珠琥珀还是鸳鸯鹦哥,都是既好叫又好记,朗朗上口,符合贾母这位老年人的习惯。因此,晴雯这个名字,不像是贾母取的,更像是在给了宝玉之后,宝玉给这两个丫头改的。

那么晴雯在服侍贾母的时候,会叫什么名字呢?按贾母给丫头取名的习惯,她的名字可能和鸟类有关,比如叫画眉、孔雀等,也可能和珠宝玉石有关,比如叫珊瑚、玛瑙、琉璃、砗磲、玻璃等。但无论叫什么名字,改了名后的晴雯,名字和命运就有几分关联了。

在太虚幻境的判词里,晴雯的判词是这样的: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而册子上她的那幅画画的既不是人物,也不是山水,而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下面看看晴雯的判词是什么意思。“晴”字自然和天气有关,而“雯”字,是既有雨,又有“花纹”,看上去像是有复杂纹样的云彩。而云彩和晴天常不能同时出现,有云彩的时候,或是阴天,或是要下雨,再不然就是早上日出之前或晚上日出之后,因此,“晴雯”这二字出现在一起,是很矛盾的。

这矛盾,就和晴雯的性格一样,而晴雯正是死于她的性格悲剧,她的命运悲剧,说到底也还是性格悲剧。

判词说“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霁月指明月,明月确实难逢,总得有好天气,才能看到明月,而彩云在古代象征祥瑞,也不是容易遇到的。既然是明艳的天空,一般都是万里无云,很难看到美丽的云彩。

黄庭坚曾在《豫章集·濂溪诗序》中写过一句话:“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这句话是称赞周茂叔人品高洁胸怀洒脱的,像那光风霁月一样。判词开头就用这句话形容晴雯,可见是对她极大的称赞。

而后面的“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就突出晴雯名字、个性、身世的矛盾了。

前面说了晴天里难得看到美丽的云彩,同样,在阶级等级森严的古代,低卑的身世就不该有高傲的心气,可晴雯偏偏不是。她明明是个地位卑贱的丫头,是贾府奴才赖嬷嬷买来的奴才,可却偏偏有小姐一般高傲的性格,娇气起来连宝玉都骂。这样的丫头自然难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所容,因此,才造成“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的局面。

可以这么说,如果晴雯一直跟着贾母,她未必见得敢这么张扬放肆,目中无人,毕竟贾母身边一群老嬷嬷,还有鸳鸯琥珀等几个大丫头,多少能压制她管教她。

而一旦她被贾母派给宝玉,并成为一等大丫头,自然比那些原先在宝玉屋里服侍的丫头来头大,能和她公开叫板的,也只剩一个同时贾母派来的袭人了。而袭人又是个公认的贤良人,有贤良的名声在外,又自诩不会同人拌嘴,因此怡红院里每有纷争,袭人都以息事宁人的态度来消解矛盾,唯有一次,袭人震慑不住,而那次是晴雯以一敌二,连宝玉都被晴雯气到浑身发颤了。

被贾母派给宝玉使唤的晴雯,原本是可以以姨娘的身份留在宝玉身边终身侍候他,但却因这种机遇改了名字,同时也改了命运。

参考文献:《红楼梦脂汇本》,曹雪芹著,脂砚斋评,岳麓书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