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九龄五言古诗《感遇 • 其二》田楷集字字帖

 书之欲出 2023-05-01 发布于广东

张九龄五言古诗《感遇 · 其二》田楷集字字帖。

今天,分享张九龄五言古诗《感遇》中的第二首,田楷回米格字帖及描红,供书友们参考学习。

诗词原文:

感遇 · 其二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张九龄,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其积极发展五言古诗,诗风淡雅,以质朴素练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著有《感遇》、《望月怀远》等千古传颂之诗,更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感遇 · 其二》与《其一》一样,依然是一首托物言志诗,通过歌颂丹橘来表达作者遭受排挤的愤懑和坚贞不屈的节操。多数树木深秋时都已落叶凋零,而丹橘却经冬犹绿。继而后面用一问一答,一纵一收的形式表明这是丹橘与松柏一样具有忍受严寒的节操,而并非依靠着地理环境。如此优良的树木、果实本应向宾客推荐,无奈却被山重水深而阻碍!最后作者再用反问的形式结尾:世人都只说栽种桃李,难道橘树就不能遮阴、没有功用?全诗不事雕琢却浑然天成,通过描写橘树的特点而隐喻自身的遭遇,他本可以将贤者推荐给朝廷,可惜道路被阻塞,表现了封建社会一个忠君爱国的知识分子在遭贬谪的情况下依然关心着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可贵品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