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折五大型“双柱五铢”钱考

 天府源泉 2023-05-01 发布于四川

  目前发现并被业界认同的东汉“两柱五铢”钱均指直径2.3厘米、重2.4克左右,一以当十,并与女钱、鹅眼钱等并行的“两柱五铢”。 有许多前人考证系南朝梁元帝萧绎于承圣年间(552—554年)铸造。面文“五铢”篆书,钱小孔大,铜色灰暗。特点是钱面穿上、下各有一粒完整突起之星号,形同柱石,故称“两柱五铢”。

      它与“梁大样五铢”有上下双星钱之区别,在于大样五铢面有穿廓,而“两柱五铢”因粗制而面无穿廓。

     “梁大样五铢”系南北朝时期铸造。钱径2.5厘米,穿径0.8厘米,重2.3克,铜质,形态完整。此钱为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始铸,又称为“大样五铢”。其制作工整,铸造工艺精良,正面背面内外都有郭,钱文字体端庄。


  梁元帝铸有二柱五铢钱。钱文'五铢',币面穿上及穿下各铸有一星点,以一当十用。

     而我说的是另一种五铢钱。它直径大到36mm以上,面有双柱。这种大型厚重的双柱五铢钱,未见史料记载。

      当下,能查到的文字信息说有一种大型厚重的五铢钱,其直径在 28毫米以上,有的甚至达30毫米以上,重量5克。币值为青铜,制作颇整。重八铢,以一当两行用,世称“当两五铢”。

      这种大型厚重“五铢”钱(也叫半两五铢)是谁在猴年马月铸造的,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是由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间(公元447-448年)铸造;

      二是说系西汉郡国大五铢。

      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乃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我查阅了大量宋文帝在位时的铸钱史,仅有他曾经铸造过五铢钱的后又在“元嘉”年间把五铢钱改为外形轮廓保持了五铢钱样式的四铢钱。“元嘉年间,铸四铢钱,轮廓形制,与五铢同。”于元嘉七年(430年)始铸。形仿五铢而略小,肉薄孔大,面无内廓,篆书“四铢”二字笔画分明,重如其文,系首次出现之文,重相符四铢钱。径2.2厘米,重约2.4克。后期减重至1.2克上下,并出现盗铸,减边等混乱现象。少数四铢钱饰有星号,亦有错范重文者。后来,还发现还有穿上下各有一星的,有称“两柱四铢”钱。

      但就是未查见宋文帝在位时曾经铸造过大型五铢钱的记录,更没有他铸造过大型“双柱五铢钱”的记载。

      所以,令前述第一种说法的证据不足,无法令人信服!

      然第二种“由西汉郡国铸大五铢”的说法也无依据。哪怕是西汉时期最官方滴“三官五铢”都无直径超过26mm,重量超过5克的铢钱。“郡国五铢”的直径也只有25mm左右,重仅2.5克。虽然最多也发现重量有达到7.5克的,但平均重量也就仅约3.5-4克。

       如此一来,所谓“大型厚重双柱五铢钱”的铸造历史和背景成秘,必需继续考证。

      但这种钱币确实有存世。

      我唯在《360图书馆》查见“猎鹰个人图书馆 《珍泉共赏》”展示有一枚,直径36毫米,余不多见。



  我自藏一枚。

     面穿上下星,径37mm,厚2.5mm,穿10.5mm,币文高1.0 mm,重14.38g.

从用材,铸工和存世包浆看,应该是有历史的物件。




  根据藏家研究成果,从“铢”一的左边部首书写特征看“人”字成三角。

“金”下几点成竖笔等长,右边“朱”

字篆书,笔画折弯以及“五”字的写法,均与东汉五铢的书写一致,以及面穿上、下完整突起之星号,形同柱石,铜色也是灰暗的,它应是东汉铸钱。但与史料支持,铸这样大的双柱五铢,与普通行用五铢小钱是何关系?都是未解之谜。





  藏界对于“两柱五铢”钱的归属有多种说法,或说源自南朝萧梁;或说为其后的陈朝铸行;或认为应归于出土量较多的蜀地。大概都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该钱的显著特点在于面背均有精整挺拔且规矩的穿廓,面穿上下各有一颗凸起星点,形同柱石,应是官铸币无疑。

      结合元帝萧绎承圣年间(552~555年)重启铜钱时所铸“两柱五铢”钱的特征:

1.径不超23毫米,重不过2.4克;无内廓,体薄,穿孔大;

2.两颗星点偏小,多见于钱背穿上下或左右,也有在面穿上下者,不甚规矩;

3.钱文平夷,笔画较细弱;

4.铜色灰暗,工艺简单,制作较粗糙;

5.币值仍当10枚“女钱”“鹅眼”钱行用,只是减重不足值。

      这种折五型大型双柱五铢是否是元帝萧绎承圣年间铸钱的一种放大尺寸的样钱?但它的穿口有廓,又被一眼否定!

      再观此钱钱文粗实、沉稳、有神,端庄典雅,书体类玉箸篆。穿郭上下居中有星柱,穿口干净整齐。地章光平,厚肉轮圆,形制几乎与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始铸的“大样五铢”的制币风格相符。

      另观钱体表层附着牢固的黑褐,墨绿和暗黄厚重包浆并与铸体融为一体,呈现熟旧熟坑体态,像是经持有者把玩,一眼看老的珍藏之物。另外,此文

“铢”,“五”和穿廓,外缘凸起部份,似有明显的鎏金残存物。此钱一定铸制不多,且系流传于宫内和达官权贵等上层社会,所以,世间留存盛寡。估计系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特别铸造的另一种大钱,也有可能。

      孰是孰非,当是藏家研究的话题,值得继续探索未知。

            2023年5月1日撰稿于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