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绩进步,父母奖励超市60秒购物,你怎么看?

 左语右文 2023-05-01 发布于河北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河南郑州某家庭,三年级的儿子平时学习很认真,考试成绩比较好,爸爸决定给他奖励:“想要什么?”儿子说: “想买好吃的。”爸爸说:“给你60秒,在超市随便买!”事后,爸爸说:“想给儿子放松一下心情,主要是鼓励一下,他拿了很多平时喜欢吃的零食,觉得特别好玩和开心,最后结账时花了不到300元。”
网友纷纷点赞这个爸爸的做法,称是“很好的教育方式”“也教会了孩子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也有网友认为,不应该给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结合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来阐述你的观点。要求:(1)角度自选,文体自选,立意自定;(2)不得抄袭或套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构思导引】
这是一篇有两则材料组成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第一段材料,是儿子学习认真,爸爸给与自由购物60秒“买好吃的”奖励,事件令人感慨;第二段材料,是网友对待此事的不同态度。在审题立意,要对此材料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见仁见智,阐明观点。为此,我们可从以下方面来立意:
点赞家长,教育有方。爸爸激励勤奋好学的儿子,给与60秒的购物奖励,这对孩子来说,是对努力学习的肯定。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做法,对孩子的付出给与不同的物质奖励,这是常见的,只是奖励的多少有别。
教育方式,与时俱进。“60秒”购物奖励,来自于综艺节目,爸爸利用时尚的方式,来激励儿子,做法新颖,贴近时代。这对当今家长来说,根据大众喜欢、熟知的程序,来引导子女成长,令人耳目一新,是教必有方。
利益诱惑,不利成长。古人说,凡事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子女教育,以60秒购物的利益来激励,这不利于健康成长。读书,是为着将来更好服务时代,不能为着利益而学习,应当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学生佳作】
因利而往不可取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高二(11)班   王宁平
子女读书,父母期待。如何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成了一个新的难题。家长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很多人用玩具、零食作为奖励,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60秒奖励,也就顺应潮流而出现。我认为,这些手段只能激励一时,因利而学会让孩子早早看见功利,是不可取的。
因利而学,会使孩子对事物的价值造成错误的判断。当孩子为了奖励而去努力时,虽然会让他们在那一时全力以赴的学习,但会让孩子产生只要有奖励才去学习的不好想法。如果之后的学习中没有奖励,那么这种依靠奖励激发的学习兴趣很快就会消退。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孩子对学习的憧憬、对时代的责任,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向往学习,才能让他们的学习兴趣长久的保持下去。
读书不应该贴上功利化的标签。学习文化知识是充实内心,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途径,不应该成为追逐功利的工具。读书时一味的追求功利,会丢失了学习文化知识的初衷,这是舍本逐末的。物质上的奖励不利于学习,不断的追求物质的奖励而去学习,到最后反而什么也没学到。学生也不能用功利的眼光去看待学习,这将导致过犹不及,竹篮打水一场空。
学习不仅只是为了文化知识,更应该是为了心中的“义”而学。古代的士人是为“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而读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周总理在少年时代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了明确而崇高的理想,学习起来会精神抖擞,有了出发点才会有坚持的动力。学习不仅是为自己学,更是为国家的需要而学。读书之后回报社会,奉献祖国,这样的学习更能体现学习的价值。为“义”而读书,才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的理由。
读书为利,利尽而心散,故而不可取。学习是精神上的追求,作为学习应该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过度物质的学习使学习变了味,“义”能凸显学习的价值,利则会毁灭学习的意义。学习当以“义”字为先,有了“义”作为学习的基石,成为使学习长久持续下去的动力,那么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学生读书不能功利化,60秒购物之类的事情,是因利而往不值得社会推崇。我们要为“义”而读。以利而读,可用一时;以义而读,可用一世。读书不可以利诱之,否则将不能成事。
【教师点评】
本文辩证分析60秒购物的弊端,旗帜鲜明指出因利而往不可取。作者侧重分析学生为“利”读书的不良现象,提出为“义”而读书的主张,引用古代士人和周恩来读书的理想,进行阐述和论证,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文末点题,呼应前文。
【学生佳作二】
奖励应有度,共赴好未来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高二(5)班 张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考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教育。河南郑州的一位爸爸看到读三年级的儿子考试进步,允许他在超市任意购物60秒。这样一种新颖的奖励方式很快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表示很赞同,表明其可行性。也有人认为,孩子尚未健全价值观,物质奖励机制或许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在我看来,奖或罚,褒或贬,都是引导孩子的一种方法,适当即可,孩子学习有动力,父母少操心,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这个话题的热度只增不减。人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愈发重视,物质奖励法更是受众多家长追捧,但欢迎的同时总是夹带着质疑,这种奖励方式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内驱力,导致孩子以后“无物质,不学习”。这种担心完全可以忽略,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常会选择激励机制。
大家熟知的著名钢琴家朗朗,他的父亲当年就是物质奖励法。童年的朗朗特别爱动,在钢琴前总是坐不住。郎爸为了能够让朗朗能够一动不动的坐在钢琴前,拿出各种糖果玩具来吸引奖励朗朗。朗爸的奖励手段千奇百怪,每次的奖励都不一样,这对小小年纪朗朗来说,根本毫无招架之力,终于能够安分得坐在钢琴前好好练琴。也正是这种教育方法,才让朗朗慢慢了解钢琴并爱上钢琴。
寒窗苦读,接受教育的过程本漫长枯燥。家长的适当奖赏与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调节孩子的情绪,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基本兴趣,采取这样一个寓教于乐方法又有何不可呢?幼儿园里的小红花,进学校以后的荣誉证书和奖金,不也是激励学子成长的方式?
在这其中, 问题的出现同样不可忽视。就像有些人所担心的,会不会影响孩子日后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所有的奖罚机制都应做到赏罚有度。在奖励的同时应该明确,为什么要奖励,让孩子明白不是在为父母学习这一观点,惩罚时同样也是如此。最重要的一点,家长或教育者要量力而行,面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的奖励手段,应该及时制止并说明理由,培养其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奖励和惩罚,表扬与批评,都是教育孩子的手段,奖励应有度,适当的奖励惩罚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前进。方法本身并没有对错,在于使用方法的形式和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处置。合理即可,适当即可,这样方能与孩子共同奔赴美好未来。
【教师点评】
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是本文的显著特点。作者针对60秒奖励的情况,在首段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个人观点。在论证中,选用众人熟知的朗朗以及小红花、荣誉证书等,进行阐述和论证,更好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文末呼应标题,升华全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