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问的“秘密”:这就是清华》:水木清华,人文日新

 在山清泉水 2023-05-01 发布于湖北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这八个字取自梁启超曾在清华的一场演讲——《君子》:他激励清华师生奋发图强,“为社会之表率”“作中流之砥柱”。

清华,从一所由“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成长为如今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知名高校,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鸿学硕儒的艰苦奋进和无私的奉献。

本书编撰于,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收录了11位各个领域的“大先生”的访谈。为读者揭示了清华成功的奥秘,阐释了清华人的人文内涵。

这部访谈录并不是随意的回忆,而是突出焦点、精心铺陈的叙事。

邱勇、杨振宁、丘成桐、姚期智、常沙娜、薛澜、陈来、阎学通、胡显章、戴琼海、白重恩——大先生们真情流露,字字珠玑。他们具有令人顿悟的力量,以坦诚和热情传达了,何谓民族脊梁、何谓人品、学品和文品。

虽然,大先生们的个人成长与研究领域各不相同,但在他们叙事中都彰显着“自强不息,厚得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

这是清华的传统文化、精神底色和基因,这也成为清华人做人做事的一贯的准则和追求。穿越百年风雨的清华大学,早已成为了国家栋梁的熔炉和工程师的摇篮。

面对未来,大先生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忧虑,并对青年学子纷纷寄语:

党委书记邱勇说,要持续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用更高的标准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并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谈到, “水木清华,人文日新”。他期待在未来建校120周年的时候,清华师生更幸福,学校愈人文。

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寄语青年人:“要有一个高雅的志愿,为了你的好奇心拼命向前,去完成你一辈子最重要的好奇心,不要放弃。要像清华校训所说的'自强不息’。”

…….

这是一部大先生的访谈录,更是一部清华大学的发展史。“立足中国,领跑世界”莘莘学子们正怀揣着初心,为祖国的更加强大继续奋发努力,守正创新。

大先生们的智慧亦能给读者带来认知上的突破与启发,这即是对“开卷有益”的诠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