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鲶鱼效应和主政之道

 张灿君 2023-05-01 发布于北京

我在某公司主持全面生产工作时,一位行将退休的老兄担任安全管理领导。此人人品一般,甚喜幸灾乐祸,如看到各单位领导工作稍有懈怠,就明里暗里向我甚至董事长汇报,并常以此炫耀要挟。各个单位的领导对其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因为我从不因为他的告状所动,反倒总是训斥他的心胸狭窄,也使大家相安无事,直到他退休,都称赞我胸怀大度,明察是非。 一位刚毕业参加工作就在一起的同事,也是一下属单位领导,对此深为不解,几次问我,“你不听他告状,反对他无理挑刺,却为何不把他换掉?” 如此,够问者多了,我总是笑而不语…… 直到有一天…… 他到了退休年龄。 几位下属单位领导在给他置办的欢送酒开席以前,大家释怀畅谈的时候,我才说出了答案。 既然大家好奇,我就把该说不该说的,说出来。希望你们也练达为政之道,当个好领导。 先说说中国历史上几个典型的皇帝: 第一位是伟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唐帝国是当时世界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就像今天的美国纽约一样,但其在当时的影响力,远胜现在世界上所有世界级大都市的总和。各个种族与信仰不同的人都能在此和睦相处,这与当日欧洲因人种、宗教残酷争端对比明显。高度发展的文化,使来到唐帝国的各国人民,多以成为唐帝国人为荣。全国各地都有来自国外的“侨民”在当地定居,尤其是新兴的商业城市,仅广州一城的西洋侨民就有20万人以上。贞观年代,是中国历史上可能惟一没有贪腐的时期。 这样辉煌时代的描画者,伟大过了头。他疾恶如仇,自己也毫无居高临下、君临天下的、让臣民颤栗的“虎威”。可以让大臣的老婆在大殿上怒骂“吃醋”;可以跑到大臣家同吃“四菜一汤”的夜宵;可以让宰相吓得在袖里闷死心爱的小鸟…… 然而,他的世界上,缺少了一个让人紧张的“鲶鱼”,致使身后他的大臣们没有应对奸佞的历练,无法应对潜在的敌对势力,要不是又出了伟大的武曌,怕是安史之乱要提前上演。 鲶鱼效应,你们自然会这样想。 但是,我为什么充耳不闻、听而不从呢? 不想多说鲶鱼效应,只想问一句,运送沙丁鱼的水箱里为什么只放一条鲶鱼?而且,你们也明白,鲶鱼是渔夫有意而为之。 不说缘故,先说几位拥有鲶鱼的皇帝。 第一位是宋徽宗赵佶,一位伟大的书画家,宫廷工笔花鸟画的巨匠,瘦金体的创造者。然而,就是他,让高俅、张邦昌等等一群奸佞小人当道,成为亡国之君,客死他乡。 他的问题是,鲶鱼在他的水箱里结了群,沙丁鱼反倒被吃光了。 再一位是明朝万历皇帝朱由校,他好像没他的大臣出名,那就是太监李进忠,还不熟悉的话,我告诉你,当了太监后取名魏忠贤。 朱由校就这一个奸臣,鲶鱼不多,为什么成就了中国最黑暗的一段历史之一呢? 因为,他在水箱里放的鲶鱼太大,统治了他的水箱。 这个度真难把握,那么,我们再看看聪明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他用和珅,只要一个和珅,整天收拾和珅,身后还要让和珅“留全尸”而死。一个和珅,使大臣们勤奋工作,对乾隆却因为他不相信和珅的谗言而感恩戴德。 我给你们总结一下乾隆的聪明之处: 首先,乾隆知道和珅是弄臣,这与历史上所有因奸臣弄权施奸祸国不同,那些皇帝实际上说白了,都是把弄臣,甚至奸臣当忠臣使用了! 其次,既然知道和珅是弄臣,知道和珅会造谣中伤同僚,可乾隆从来就没有相信过和珅,只是把他当成一个棋子。乾隆从没有因和珅而枉杀一位大臣,从没有让和珅做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和珅也最终没有做成奸臣。 再者,乾隆容忍和珅弄权诬陷,但却收放自如,为那些被和珅冤枉打击的大臣普施恩惠,让他们觉得和珅虽然坏,但皇帝太好了。甚至让他们忘了,和珅是乾隆的宠臣(——不,不是忘了,而是和珅根本就没资格从真心里受宠——乾隆用他的那一天,就为他掘好了坟墓。注:此非原话)。 第四,也是乾隆的手段,不让和珅在朝中形成真正的体系,不让鲶鱼结群。 说到这里,我想说咱这老哥,他的毛病爱看别人的窘相,心底里有一种喜欢幸灾乐祸的灰暗。我把这当成他的特点,比方说刀子锋利,能伤人,厨妇用它切菜,用的正是它的锋利。 我并未感觉对不起老兄,因为我让他的毛病变成了可以为一个集体服务的特点、甚至亮点。 我更对得起老兄,因为我没有让他的缺点酿成错误。虽然,你们不理解,但是他分管安全监督,监督你们各个专业。他的习惯性的攻击性骚扰,使你们避免了好多的懈怠,他找茬,促使了你们自己找隐患、定措施,唯恐谋划在他之后,使你们的业务飞速提高;他找事,我却保护你们,限制他的攻击性,使你们更加感恩这个团队,感恩于我们团队的宽容,和对你们工作的理解,实现了凝聚力的本源——吸引力的提升。 学习历史,非为看热闹,实为以史为鉴,让自己踩着古代先贤的高大的臂膀,看得更高更远。 现在,如同我讲过的那个暴牙的故事,老兄行将退休,顾虑便多了起来,已经不再具有尖锐犀利的暴牙,于是,我们在此恭送他退休,同时,我希望你们也感谢他,作为一个工作中吹毛求疵的对手,从反面帮助了你们的工作。 我呢,感谢老兄,让我在团队中树立了更高的威信,而这又是建立在我对老兄弱点的理解、抑制、利用和升华。 唯一要对老兄说对不起的,是我从没有一次听老兄的告状。不管对的还是错的——因为信任,是我用人之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凝聚力的心理内核!而且,不越级管理是管理秩序的基础,我要是听了,会毁掉整个管理体系,遇事都找我拍板决策,会大大拉低组织的效能。我们好多人抱怨下属上推下卸,不知道你是否检讨过,你是否偏听过什么,干扰过他们。 或许今天的推心置腹,会让你们觉得无语,可我要告诉你们,这一课,你们非上不可,因为好多时候,人性的弱点决定了,你可能没有这种胸怀境界,和从容处置的淡定,更多的是人云亦云的暴怒,然后是团队人心的疏远。所以,管理者的担当,先要对下担当,才能组织好团队,对上为组织、为领导担当! 说起胸怀,我让你们看过我写的文章《从曹操袁绍看成功的管理者应有的胸怀》, 可以说曹操和袁绍的气度、胸怀,决定了官渡之战的成败。 先说袁绍,好大喜功,自感良好,养宾客三千,都是为了吹捧自己,没几个人才。原因很简单,袁绍自幼聪慧,很聪明,自我感觉我养宾客为的是有信陵、吕不韦遗风,简言之为了作秀。他无需宾客献计,只要歌功颂德,因为他既聪明,又有军队财力地盘。田丰因为袁绍攻击曹操,说这场战争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在我方,此战必败,劝袁绍不要发动这场战争,被袁绍关到监狱里,等袁绍战败归来,竟然迁怒田丰,立即诛杀田丰,说明袁绍太要面子,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偏听偏信,听不到忠诚于自己的建议。结果家破人亡一败涂地。 再看曹操,不管是谁,只要是说的对自己有利,曹操总是大加赞赏。打完了胜仗,曹操的习惯用语是,“此战全赖XX之功!”打了败仗,曹操不去追究出错了主意的人,而是顿首垂足,“悔不听XX之言,以致今日之败!”没人劝阻自己的时候,他也只是说,“若是郭嘉在世,必无今日之败!”也就是说,曹操总是把功劳推给下属,这就给下属一个相当宽松的工作思想环境。 最令人敬仰莫过于曹操在战胜袁绍以后表现出的博大胸怀--曹操战胜袁绍,在袁绍内府发现两大箱曹操手下人写的秘信,那些官员气急败坏地把这些秘信抬到曹操面前,曹操一看命令立即全部烧掉,不留痕迹。这就告诉手下人,你们谁通敌了,那时候袁绍比我强大,我不追究了,你要死心塌地跟我干,因为我已经把通敌的证据看都不看就烧掉了,你跟着我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而无徒。现在好多的企业、部门使用各种监视工具和各种举报箱等等,鼓励对自己的下属监视、探查,造成下属人人自危,更不敢得罪被管理人员,怕被举报监视,这样做只会孤立自己。 现在,你们该尝试自己去做,让管理更有效! …… 看了以前的管理心得,想起父亲给我选择读书的一段话:迈进社会,可以读读《鬼谷子》、《三国志》,那里边写得都是阳谋,不要读《三国演义》,那里边编的都是阴谋,要以史为鉴,不要以书为鉴。 我多么希望,更多的人以史为鉴,让人们心中的灰暗,变成给企业勾画蓝图的色彩! 【文:张灿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