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腔牙周病学资料.pdf

 新用户04261092 2023-05-01 发布于河南

第一章-绪论

1. 牙周病学(periodontology/periodontics ):前者是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的 学科;后者是研究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学科。

2. 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只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各种疾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 炎。

3. 第一位牙周专科医师:Riggs。

第二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1. 牙龈(gingival ):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咀嚼粘膜;由上皮及其下方

的结缔组织组成,包括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

2. 龈沟(gingival sulcus/crevice ):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牙完全萌出之后,龈沟

底部位于釉牙骨质界,健康龈沟组织学深度平均为1.8mm。

3. 牙周探诊深度:临床常用一个带有刻度的牙周探诊来探查龈沟的深度,称为牙周探诊深

度,正常不超过3mm;

4. 点彩(stippling ):40%成人的附着龈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点彩是功能强化或功

能适应性改变的表现,是健康牙龈的特征,牙龈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健康时又重新出现。

5. 膜龈联合(mucogingival junction ):附着龈根方为牙槽粘膜,两者间有明显的界限,

叫膜龈联合,其位置在人的一生中基本恒定。牵拉唇颊,观察粘膜移动度可确定其位置。

6. 附着龈宽度:膜龈联合至正常龈沟底的距离,范围1-9mm,,前牙唇侧最宽,后牙区较

窄,颊系带附着多位于第一前磨牙区,该区附着龈最窄。

7. 龈谷(gingival col ):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叫龈

谷,该处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的抵抗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8. 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 ):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叫结合上皮,靠

基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