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医案:厥阴阴虚风动,误诊为心阳不足——误治病案一则

 毓秀书童 2023-05-01 发布于广东

晚上读书。

今晚我读的是刘渡舟医案,受益匪浅,看到这一案,发来与大家共赏。

综观此案,一开始是误治明显的,所幸之后改弦易张,换方及时,疗效显著。

医生看病,有时真是走钢丝,中医的辨证更是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即便是名医如刘老也不可避免有失手之时,故我等临证之时,更需如履薄冰。

Image
Image

此案为高血压型冠心病,首诊患者已经显现出阴虚证,比如口干,少寐,手足震颤乃阴虚而肝风之像,舌麻也是一种肝风之像。

首诊处方苓桂术甘汤不对证,桂之辛温发散,术之苦温燥,均可加重阴虚风动。

此方吃了14副,果然,舌麻加重,血压升高、头眩、失眠、心悸、口干,手足颤动都全部加重。舌红少苔 ,更进一步呈现了阴虚之象。

后面改为三甲复脉汤,滋阴潜阳熄风,稍加太子参、桂枝,诸症好转,服到30多剂,舌麻的症状才痊愈。

这也足可以见:阴虚难复,疾病难疗。

此案,对我们辨别心阳不足以及阴虚风动,很有借鉴意义。

舌胖大苔白滑,未必就没有阴虚,特别到了心脏病的阶段,其实病机绝非一端。

阳损及阴,

阴损及阳,

阴阳互根,

所以,两者往往一损俱损。

早前,我有个病案也是雷同,《她说:心慌气顶,我太难受了——经方切不可乱用

这个患者其实是虚劳,阴阳两虚导致心悸,结果也是自己用了苓桂术甘汤后,心悸加重,皆因处方有阳无阴,拔肾根、损阴血。

同时,也敬佩刘老的实事求是,如实记录病案,才颇能启迪后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