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读书人心系天下

 读书人心系天下 2023-05-01 发布于山东

</p> </a>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李白.读书人心系天下

<h3><a href="https://www./renwu/libai/" title="…"> … </h3></div>

<!--第一屏左1End--><span id="vote"></span><!--列表-->

</a>李白(701年-762年)唐朝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先世于隋末流寓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今苏联吉尔吉斯北托马克附近),李白诞生于此。五岁时,隋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白少有俊逸之才,博览群书,诗赋出众,任侠好剑,立志济世安民。20岁前后游历成都、峨眉山,结交隐者道士,道家、纵横家的思想和任侠作风都直接哺育了他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奔放飘逸诗风的形成。他不屑于走科举入仕之途,而是希望通过隐居学道、交游名士,壮大自己的声誉,以求干谒直取高位,实现其“安黎元”、“济苍生”、“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宏愿。约在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游洞庭,东游金陵、扬州,后至湖北安陆,与故相许圉师孙女结婚。此后约10年,以安陆为中心,北游洛阳、太原,东游齐鲁,寓居任城,与孔巢父、裴政等隐居徂徕山,纵酒狂歌,号“竹溪六逸”。后南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郯中。天宝元年(742),经吴筠举荐,被玄宗征召入京,又由太子宾客贺知章荐为供奉翰林。因不受重用,且自负傲岸,又为权贵谗谤,于天宝三年(744)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此后12年,以开封为中心,再度漫游,足迹遍齐鲁、江浙、燕赵,后隐居庐山屏风叠。安禄山叛乱第二年(756),怀着平叛安国的热忱,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璘与肃宗争帝后败,受累入狱浔阳,次年,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困苦漂泊于武昌、浔阳、宣城。上元二年(761),李光弼追歼史朝义,他仍从军效国,因病中途折回。至当涂,投靠族叔李阳冰。代宗宝应元年(762),诏命李白为左拾遗,但诗人已病重垂危,是年冬病逝于当涂,卒年62岁。李白一生在政治上一无所成,他那满腔热忱与社会黑暗的䃥击,迸发出光焰万丈的诗篇。他热爱祖国,胸怀宏愿;傲岸不屈,视权贵为粪土;狂放不羁,追求个人自由。这些特性熔铸成了他的浪漫主义精神,灌注在他的创作中,成为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对黑暗和不合理的现实的批判,对盛唐之际恢复和发展诗歌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出身富商和经历的特殊,他的诗歌也明显含有消极因素。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瑰丽清新,题材丰富多彩。他长于乐府歌行和七古、五七言绝句,凝结着他向民歌和前人学习的结晶,体现了他大胆创新的精神。杜甫称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辉煌的艺术珍品。他的诗今存有990余首。有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较详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