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扶正药物?选错了,会适得其反

 朱永林548cr9af 2023-05-01 发布于湖南

在癌症患者的治疗中扶正药物是必不可少的。但扶正药物的选择却非常讲究。一般而言,只有在患者进入终末期时才会持续使用大量的竣猛补剂,如红参,鹿茸等。一般情况下以补患者中焦脾胃之气或肝肾之阴为主。为什么要这样扶正呢?

因为肿瘤患者无论在疾病进程中的哪一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正气亏虚。而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加之癌症术后应用化疗药物,更易损伤脾胃,影响运化,造成纳食不和,气血无所生,精无所化,而复原无力。

文章图片1

故无论在肿瘤发病的任何时期都应注重调理脾胃。所以治疗癌病,强调无论何期,均需时时顾护胃气,注重调理脾胃气机,恢复气血生化之源,扶助正气。参、茸之类药物补益之性峻猛,而癌病术后多见脾胃虚弱,虚不受补,峻用补虚药,反而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还有,癌症患者多见阴阳两虚,过用补气、补阳等温燥药物,易致阴液损伤,而阳气亦无以化生。我们通过一个病例可以更直观的了解。

陈某60岁。2018年7月初,体检发现乳腺恶性肿瘤当月行乳腺切除手术,术后进行化疗。因副反应较重来诊。刻诊:患者化疗后精神较差,情绪低落,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差,寐差,大便2日1次。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曾服中药汤剂治疗,恶心反而加重来诊。分析患者的症状,主要有脾胃不和症候群:如纳呆、呕吐恶心等症状。此外还有气血虚弱的症候群:如头晕,乏力等等。所以治疗以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为主。患者原来服用汤剂也以此为治则。因患者曾有拒药情况,所以嘱咐其少量频饮,半月后复诊反映:呕吐减轻,每天可以进食些杂粮粥和菜糊。此后患者每于化疗时即服用中药以减轻化疗副作用,化疗后亦服中药调理。15年初来诊时观其面色有光泽,精神良好,无明显不适症状,已经完成全部化疗指标平稳。

文章图片2

这位患者是一位比较典型的虚不受补的例子,鉴于这个情况扶正药物换用红景天、黄精为主。红景天健脾益气养血,《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药中上品,说它: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本草纲目》也说它是本经上品,祛邪恶气,补诸不足”,是“已知补益药中所罕见”。黄精补气养阴,健脾益肾,可以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强坚。本案由于正确选择了扶正药从而提高了患者肿瘤术后、化疗后的生活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