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国展拒绝瘦金体?并非如此,原因有两点

 云中公子 2023-05-01 发布于山西
有书友参观完书法国展之后心中有个疑惑,为什么国展之上很难看到瘦金体?难道书法国展拒绝瘦金体这种书体吗?
我们知道瘦金体是北宋皇帝宋徽宗创造的一种书体,原来这种书体被称作“瘦筋书”,后来宋徽宗自号其为“瘦金书”。所以“瘦金书”为什么没有被叫做“宋体”或“赵体”这都是宋徽宗自己的意愿,所以后来人也很尊重宋徽宗这位原创者的意愿。宋徽宗称其为“瘦金书”大概是遵循古人“书贵瘦硬始通神”的理念吧,然后他自己经常作画的时候,画风“瘦不剩肉”“抛筋露骨”是其特征,因此自号“瘦金书”。
书法国展之上瘦金体的作品确实很少,这是事实。但这不是说国展拒绝瘦金书,毕竟这是全国范围的书展,瘦金体也是传统书法中的一朵奇葩,那为何见不到瘦金书呢?我想这里面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相比于其它名家的书体,瘦金体学的人少
作品能被国展选中的,大多数都是童子功,从小学习书法的。我家孩子现在三年级,也是业余时间在学书法。一般初学书法的时候,往往都是“楷书四大家”入门,几乎没有哪个书法老师会一上手就让你练瘦金书的。
而练习瘦金书的人,多半是有一定基础之后,因为个人的喜好才去学的瘦金书。而瘦金书本身是宋徽宗创造的,宋徽宗的瘦金书和他所擅长的工笔花鸟的用笔非常契合,细瘦如筋的长笔画,在首尾处加重提按顿挫,再取黄庭坚中宫紧结四面伸展的结构之法,颇有瘦劲奇崛之妙。
但也正是瘦金书这种“瘦劲奇崛”的特点太突出了,这种书体很难进行变通和融合,与其他书家的书体难有互通之处。不像其他书体之间都是互有联系的,例如米芾的行书中就有二王、颜真卿行书的风格,赵孟的书法中有二王、李邕、柳公权的影子等等。
因此,因为瘦金体的特点限制了它的发展,所以喜欢瘦金体的人自然就不多了,而愿意下功夫练的就更少了,最后能把它发扬光大的又少之又少了。
第二,瘦金体的特点不利于创新
很多书友都抱怨说,国展不喜欢临摹的作品,只是强调不断地创新。事实也的确是,但这并不是国展的问题,自古以来,中国的书法都是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写出自我面貌而不是接古人之脚踵。古人学书法也强调要“师古而不泥古”,所以国展作为全国最高水平的书法展,当然是以创新为风向标了。
前面我们介绍了瘦金体的特点,知道瘦金体特点过于鲜明、另类,而且笔法跟其他书体不尽相通。如果说你写瘦金书,写得不像吧,那就有点四不像,太像了吧又没有创新,真的是太难了。
还有一点,就是书法最高境界是看作品的神韵,王僧虔说过:“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而瘦金体这种书体因为是宋徽宗创造的,本身就是有一种帝王之气,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魄,有一种皇家贵胄之气,一般人写是很难写出这种精气神的。
除此之外还有人说,瘦金体铿锵有力、笔笔如刀,锋芒毕露,用笔太瘦、太薄、太硬、太尖利,这种书法与传统书法中讲求的蕴含、稳重、刚柔并济的中和之美相悖,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温柔敦厚之德背道而驰,所以学习的人少。
综上所述,瘦金体学的人就少,而在少数人中,再能对瘦金书进行创新的人更是没有。因此,瘦金体难入国展也是正常不过了。

在历届书法国展中,瘦金体几乎很难有存在感,甚至有说法认为:瘦金体不能入国展。这其中原因何在?

个人感觉,瘦金体无法在国展中取得一席之地,原因在于学习者基数太小,而基数小的原因在于:

瘦金魔咒

瘦金体的身世,导致了瘦金体有了一种特殊的“原罪”。

瘦金体的创立者,是北宋著名的道君皇帝——宋徽宗。宋徽宗是一位书画大家,同时北宋王朝也是在他的折腾之下亡国。因此,瘦金体书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宋徽宗,进而想到这是亡国、破家之书法。因此这种不吉利的联想,导致自古以来,乐于研习瘦金体书法的人很少。

君臣大义

在古代,古人受君臣大义的思想影响,认为瘦金体是宋徽宗的御用书法,作为臣民,不能擅用这种书法,否则有乱了君臣大义的嫌疑,并且,可以选择的书法:比如颜体、魏碑数不胜数,因此,瘦金体逐步沦为一种“观赏书法”,很少有人敢于担着扰乱君臣大义的嫌疑去研习瘦金体。这也是自古以来,瘦金体的研习者很少的原因之一。

学习成本

此外,瘦金体之所以小众,还在于其学习成本太过巨大。

前文提过,瘦金体的创立者系宋徽宗。宋徽宗擅长工笔花鸟。宋徽宗在创立瘦金体的时候,将书法的精要和工笔画的精要合二为一,衍生出瘦金体。这就要求瘦金体书法的研习者,在明白书法艺术的内涵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工笔画功底。这就意味着掌握瘦金体的条件太过苛刻,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也是瘦金体研习者基数较低的原因之一。

历史演变因素

因为上文提到的三大原因,导致历史上,瘦金体的研习者始终处于少数状态,而这少数瘦金体研习者里面,在书法史上有一定造诣的不多,倚仗瘦金体成名的更是寥寥无几。

随着历史的发展,瘦金体的研习者也由此越来越少,在当代,由于中国进入后工业时代,996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常态,这种状态下,有空闲和心情去钻研书法绘画的人少之又少,而这少数的书画爱好者里面,会想到专攻瘦金体的爱好者更少,即便个别有打算标新立异专攻瘦金体书法的,有时候也会因为局限于可供学习的资料太少而不得不中途放弃。

因此,在当代的书法国展中,其他书法流派占据了书法界的主流席位,瘦金体“无处安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